中 國 古 代 風 骨——漢 服

漢服全稱為"漢民族傳統服飾"。

漢服,又稱漢衣冠、華夏衣冠、漢裝、華服,是漢族傳統民族服飾。那麼,在這其中,漢服有哪些屬於它的文化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 國 古 代 風 骨——漢 服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漢族是眾多民族中數量最多的一族。五十六個民族各有各的民族服飾,單就知名度而言,漢服遠超其他少數民族。可惜,如今漢服沒落,更多的人只知道漢服這一詞彙,卻不知道它的研究價值,這裡就給大家百科下漢服知識。

中 國 古 代 風 骨——漢 服

它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定型於周朝、興盛於明朝,經手繪紋飾、裁剪、縫製、熨燙等工藝,集獨特的染、織、繡於一身,以交領右衽、繫帶隱扣等為主要特徵,是"華夏文明""禮儀之邦"在服飾上的投射,呈現出中國風和東方美學。從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開始,一直到清以前的漢民族服裝。雖歷經變化,但其最主要的形制"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的特點始終未變。

中 國 古 代 風 骨——漢 服

隨著傳統文化迴歸潮漸盛,漢服婚禮、漢服開筆禮、漢服祭祀大典等形式多樣的漢服"秀"在中國內地頻頻上演。"漢服"熱折射出民眾對文化傳統關注度的提高,但無論是羽扇綸巾、峨冠博帶的"穿越"體驗,抑或是對傳統文化的喚醒,文化傳承中"形"與"質"之爭日益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中 國 古 代 風 骨——漢 服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漢服早已從小眾青年群體的文化表達符號逐步走入大眾的審美視野。在審美變化的背後,迴避不開的是蘊含在漢服中綿延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正在推動青年群體走向潮流前沿。

漢服中交領既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既人道,既方與正;而袖子,其實都是圓袂,既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所以,領是交領(從一開始的方形的矩領演化過來)右衽;袖是圓袂收祛,都是像一種圖騰一樣體現了文化的。漢服發展悠悠4000餘載,上啟炎黃,下至明末,謹承周禮,延續道統,是世界少有的傳承時間最長的民族服飾。

中 國 古 代 風 骨——漢 服

你喜歡漢服嗎?或者漢服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