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女第一次做包子

對平時愛刷美食視頻的我來說,視頻中那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讓我心馳神往,想象一下,各種工具齊全,材料豐富的廚房,熱愛生活熱愛美食的我站在它們中間,揮斥方遒,從無到有,做出一道道讓自己滿意的美食,盡情享受,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刻。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乖乖女第一次做包子,就體會到了別人家的美食廚房和自己家的區別。別人家的美食廚房,那都是經驗堆出來的,當然買廚具的money 也是必備的。

做包子這個決定很突然,昨天才看到母上大人買好材料,今天中午母上大人就提出做包子了,而且下午母上大人沒空,意思就是讓我自己做,作為乖乖女的我,即使不會,硬著頭皮也要上。

下午2點10分開始準備材料,一斤麵粉,一包乾酵母5克,白糖,椰絲。先和麵,我之前並不知道怎樣做包子,看過做麵包的,但畢竟做麵包和做包子不一樣。加上上午頭暈暈的,沒有搜好教程就直接上了,看看我的錯誤吧:

1 乾酵母沒有用溫水化開,直接倒進麵粉裡。

2 和麵的水不夠,只加了兩碗水,家裡的碗比較小,活出來的面黏黏的,沾手。

3 沒有二次醒面,發了一小時就直接把氣泡揉出來了,知道要二次醒面,但時間不夠,有點緊張,直接再等10分鐘就上手包包子了。

4 工具不足,沒有擀麵杖,每一個劑子都是用手拉開的,後來用湯匙分開,麵皮是直接用手捏的,大小,形狀,厚薄不一。

5 直接開水上鍋,一大錯誤,正確方法是做好包子後要二次醒發20~30分鐘,涼水上鍋,讓包子有充分醒發的時間。

6 包子一熟就拿了出來,正確做法是關火再燜5~10分鐘。

成品出來,我是誰?我在哪?這是我做的包子嗎?趕快把醜醜的幾個吃掉。

包子全部蒸熟了,熱得我不知今夕何夕。和買的包子有些差別,促使我重新認真查了做法,才發現不該犯的我全犯了

雖然乖乖女第一次做包子沒有很完美,但這是一次難得的經歷,下次再做新菜的時候我會先過一遍流程,做到成品儘量接近預期。

附上我查到的小技巧

1 選擇麵粉,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由高到低分別是: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一般來說,筋度越高,做出的麵食越有韌性,筋度越低則越鬆軟。

2 發麵,酵母發酵,麵粉500克+5克酵母粉。也有用老面發酵的,但那個很麻煩,所以我就不考慮了。酵母要先用溫水化開,再加到麵粉裡,

3 和麵要用溫水,30度左右,手背試水不燙即可。

4 麵粉和水比例要適當,一般500克麵粉+250溫水,約2:1的比例。

5 醒面的溼度和溫度很重要。可以放一碗熱水在麵糰旁邊,用一個蓋子同時把熱水和麵團蓋住。

6 二次醒發。醒好的面做成包子,裝在相對密封的容器中,再發酵20~30分鐘。

7 涼水上鍋蒸。

8 蒸好的麵食不要立即出鍋,關火燜5~10分鐘,防止突然遇冷變軟,塌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