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釣淺灘都釣不到魚?弄懂“淺水”和淺灘的區別,連竿就不難了

在這個黃金釣魚季前段時間收到疫情的影響很大釣魚不能出去釣魚心裡癢癢的,但是疫情被控制住以後很多地方就可以釣魚了。但是怎麼釣呢?其實任何季節釣魚最主要的就是一個好天氣和一個好釣位,天氣今天就不說了,咱們今天主要聊釣位。說起選釣位相信很多釣友把“春釣灘”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但是自己去釣淺灘的時候卻一條魚都釣不到,這是為什麼呢?我想你可能在選釣位的時候選的是淺水而不是淺灘。

為啥釣淺灘都釣不到魚?弄懂“淺水”和淺灘的區別,連竿就不難了

之所以春天要釣淺灘,主要是因為淺灘處溫度比其他地方略高,在整體溫度還不是特別高的情況下淺灘處的水溫會略高一些,有利於各種水生昆蟲,青苔,藻類的復甦,這些地方也給魚兒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春天的魚急需補充食物恢復體力和繁衍下一代,所以魚兒喜歡在這裡活動,這也是春釣淺灘最合理的理由。但是問題來了,既然春天的魚靠岸,為啥很多釣友用3.6或者4.5的魚竿釣淺灘卻釣不到魚呢?

為啥釣淺灘都釣不到魚?弄懂“淺水”和淺灘的區別,連竿就不難了

首先你選的淺灘要有障礙物

淺水雖然水溫更高但是給魚兒的安全感卻不夠,為啥很多時候我們釣大魚都用長竿,磯竿,拋竿?還不就是大魚警惕性太高不願意靠岸。所以淺水雖然溫度高,但如果你選的地方障礙物不夠多,水不夠渾濁,大魚也是不會輕易靠岸的。其實在一些有障礙物的地方大魚也會躲得比較遠。今天我去釣魚的時候去一個野塘釣魚,發現釣得好的釣友全都是用長竿,因為這個野塘很特殊,中間長滿了蘆葦和其它水草,岸邊卻是光禿禿的。所以光看淺還不夠,還要有足夠多的障礙物,不然魚沒膽子靠岸,有食物吃也不敢靠岸。

為啥釣淺灘都釣不到魚?弄懂“淺水”和淺灘的區別,連竿就不難了

地形要符合

前面說了很多人釣淺水釣不到魚,主要是選的淺水而不是淺灘。比如說你用個4.5米的魚竿,釣1米深,這夠淺了吧,但你前面就是個深溝,有3米深,這樣的地形還能算淺灘嗎?所謂的淺灘,一定是那種緩坡,水深逐漸上升的地形,水底相對平坦,要麼就是這一帶的地形整體比較淺,這才是淺灘。比如說這個水庫右側水深4米,地形還比較陡峭,釣3.6或者4.5米水深一米多,但釣5.4就有3-4米深,這種地方就不算真正意義的淺灘。同樣這個水庫,左側一帶地形比較平緩,但整體比較淺,從岸邊慢慢向裡逐漸加深,這就屬於真正的淺灘。這種地形有利於魚兒從深水慢慢向淺水轉移(春天的魚是一個慢慢從深轉淺的過程)。

為啥釣淺灘都釣不到魚?弄懂“淺水”和淺灘的區別,連竿就不難了

釣淺灘不一定釣很近

有些釣友對淺灘有個誤區,總覺得釣得近就是淺灘,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除了前面說的太近了容易引起魚的警惕性以外,實際上很多時候即使你用6.3也算淺灘。因為從地形上來看就是這樣啊,6.3米的魚竿也不過2米深,難道還叫深水區?特別是有些湖泊水庫的地形真的比較平緩,水域面積又比較大,離岸十來米遠的地方怎麼也算不上釣遠吧。所以咱們說到春釣灘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你選的釣位一定要有足夠的食物,足夠舒適的水溫以及足夠的安全感,這些條件可以說是缺一不可,不然沒魚咬鉤真的很正常。

為啥釣淺灘都釣不到魚?弄懂“淺水”和淺灘的區別,連竿就不難了

結束語:春釣灘算是一個流傳了很多年的諺語,道理也已經說得很透徹了,但是咱們根據諺語選釣位的時候不能只從字面上理解,還要結合魚情來考慮。比如說有的地方電魚的比較多,釣得太近了很容易被電魚人騷擾,那還真就只能釣遠一點。所以釣魚千萬不要太教條,否則吃虧的還是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