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90後,自出生以來一直處於被標籤的輿論風口。事實上,已全部成年的“90後一代”青年藝術家正悄然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新力量。為此,雅昌藝術網面向出生於1985年至1995年的藝術家,發起【藝術90後】系列,試圖用專訪的形式,走近他們的藝術世界。與前輩大不相同的時代背景成長起來的他們,正在發現、思考什麼?正在嘗試哪些藝術實踐?如何打開自己的藝術市場,甚至創造自己的藝術影響力?

這雙在琴鍵上舞蹈的雙手,每個自指尖流淌而出的音符穿越時空,撥動心絃。樂聲也如同春分日的陽光一樣撥散了凝重的冬雲,輕靈的迎接和風細雨的到來。音樂又是90後藝術家管昕然開啟視覺藝術之門的鑰匙。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藝術家管昕然與愛犬

管昕然,1992年生於北京, 現居住工作在紐約布魯克林,美國巴德學院與哥倫比亞大學藝術與工程雙學士,美國馬里蘭藝術學院繪畫專業藝術碩士、優秀學生獎金獲得者。2017年其作品入選今日美術館《第四屆中國油畫展—中國精神(非具象部分)》。近三年間,她分別受邀參加了“紐約正得藝術畫廊”開幕展、巴爾的摩市政廳“風與海藝術展”、紐約韓國駐美文化協會“亞洲青年藝術家群展”等多藝術展。

40多年前,中國人在經歷了不同於其他民族的傷痕經驗以及文化斷裂,之後在社會轉型的巨大變化中,幾代人在不同社會經驗背景下產生了種種的價值判斷、認識的差異,從而產生了強烈的代際意識,以及對不同代際人群間差異的討論。我們在談及中國當代藝術發展變化的時候會以傷痕美術、85新潮、玩世現實主義、豔俗藝術等等藝術潮流現象來呈現藝術家與時代之間的關聯。或以70後、80後乃至現在已經開始顯露崢嶸的90後一代來表達不同代際的藝術家在生存體驗、知識結構差異之下,產生對生活和藝術的不同態度和方式。

在國外生活、學習、創作的這些年,管昕然習慣了和二十歲到四十歲不同年齡段的朋友們相處交流。他們都在完整的知識型和藝術史譜系中,尋找到個人經驗的表達方式以及藝術創作的思考,倒也沒有讓她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大概這也是在海外留學的90後一代不同與前幾代人的特點吧。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藝術家管昕然(左三)研究生院全班同學合影

目前,管昕然的作品語言是具有表現性的抽象作品,受後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瓊·米切爾Joan Mitchell(作品由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 Gallery獨家代理)的影響,但在美國巴德學院讀本科之前還沒有任何繪畫的經驗。而自幼學習鋼琴,聽大量西方經典音樂,培養了她對音樂的敏感,也為她之後的繪畫學習、創作埋下伏筆。

兒時的管昕然常常在樂聲裡體驗到色彩、空間,甚至仿若有精靈在其間舞蹈的童話世界。在她的回憶裡:“我很喜歡晚上看外面,看樹的影子(那時候我家樓後的學校有一片小樹林),天黑後路上沒有了人,周圍的靜物也都消失在夜幕裡,僅剩下天空和樹的剪影,對於我是個理想的世界。因為沒有了人的存在,因此才會有神奇的生物誕生。”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你是另外一邊的閃電之一 60x72 英寸 布面油畫 2019

封存在抽象繪畫中的自由意志

“由於另一位學生臨時選擇了另一門課,我巧合的拿到了最後一個名額。Lisa Sanditz是我的油畫啟蒙老師,也是我成為藝術專業學生之後的導師。”對於一直是理科生的管昕然而言,最初進入文藝氛圍濃厚以“反傳統和理智主義堡壘”著稱的巴德學院選修了油畫課程,也是命運使然。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藝術家管昕然美國巴德學院畢業照(圖片藝術家提供)

管昕然之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的藝術與工程專業學習,理性的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對她之後的抽象作品創作非常有意義。自抽象藝術誕生始,便是西方工業文明時代人本主義世界觀和理性主義思維方式,以符合數學、物理學和心理學原理的視覺語言,揭示宇宙和生命本質的藝術。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藝術家管昕然哥倫比亞大學藝術與工程專業畢業照

在她看來:“藝術雖然是感性的表達,但是並不是放縱的感性,相反需要理性的支撐。而且需要很強的思考和邏輯約束,包涵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就像剋制反而更能激發畫面的張力和情感的力量。”

“在創作內容、理念清晰的基礎上,配合自己的心境,一邊感受線條,一邊理性的分析,兩者要不停的交替,互相約束,同時互相配合慢慢的把畫面的內容表達出來。”因此在她的創作經驗中,很少畫手稿,而是選擇在創作過程中的即興發揮。

如德勒茲的思想中Pure(純粹的我)這個概念,可以理解為‘忘我’。約翰-凱奇曾經描述自己的創作經歷,他說自己每天早晨到工作室去工作的時候:我都要帶著我的父母、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所認識的所有人,我讀過的所有的書,帶著這些步入我的工作室,當我開始工作的時候,這些人便悄悄的一個一個都離去了,等到我狀態特別好的時候我自己也離去了,也就是進入‘忘我’狀態。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藝術家管昕然第一次個展海報

“我很少會用筆來畫畫,非常的依賴於刷子給我的自由。”直接感受、觀察油畫顏料在畫布上的反應和變化對管昕然的創作、思考是至關重要的。當刷子與畫布相互摩擦作用時,物理感覺與精神表達相互交融,包括肢體的行動。

“這是理性思考和感性心理情緒共同做出的決定,無形的思想由行動轉化為視覺,封存在繪畫中。”

她的多數作品尺幅相同或較大於兩臂展開的寬度,手臂劃過畫面以及從直立到蹲下,或者從一端走到另外一端時身體控制顏料的感受,同時線條的輕重緩急,速度的變化。

在管昕然對創作狀態的描述中,我彷彿已經目睹了她忘我的排刷飛舞,顏料飛濺的創作現場......

以音樂切入抽象創作

“我早期的作品完全是因音樂為靈感而畫出來的。”2016年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畢業後,管昕然重新理清思路,以音樂的引領切入抽象創作。

在早期,她試圖去探索無法進去的抽象空間時,一首首樂曲成為開啟的鑰匙。

“是否有個同樣真實的平行於現實物質世界的形而上的世界?”自幼養成的音樂修養自然的成為她探索與表現的通道。在2016年創作的《亙古的旅者》中,貝多芬鋼琴曲《月光》緩緩的旋律就像穿越時間和空間的一種旅行,雖然沒有實體,卻讓她感受到明媚、和平的情緒,像小溪的流水一樣不緩不慢的遊走於一個個地方。這一時期的作品線條、色塊相互作用產生了繁複的節奏和空間變化。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亙古的旅者 48x48英寸 布面油畫 2016

隱喻意味的“生命體”

神和人的融合,需要這樣才成——這迷霧,障隔著人和神,消融為一片純潔的空明。

Whene’er the mist, which stands between God and thee. Defecates to pure transparency.

——英國詩人 柯勒律治 Coleridge

(錢鍾書譯《論不隔》)

“沒有人存在的空間,我會覺得正是因為沒有人的存在,有神性的生命才可以生存。”在2019年她創作的作品《迷霧》、《你是另外一邊的閃電》中試圖在凡塵與神聖之間找到即不同於“人物”的生命體,但又充滿了人性的情感和記憶。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迷霧 72x96英寸 布面油畫 2019

這一時期,管昕然在經歷了來自現實與創作的雙重痛苦和掙扎。創作上也結束了與音樂之間的直接關聯,而開始了對非物質空間、悲劇、中國古典藝術的理性思考與繪畫。

“2017年,為了表達超越形象之外的‘靈魂’。我畫了包括《烏鴉》和《冰棍皇帝》的一系列抽象繪畫。”她開始嘗試在畫面中帶有隱喻意味的“生命體”。她以隱約恍惚的形態產生的色彩與線條形狀隱喻生命狀態的存在。逐漸形成了個人化的語言系統。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The Emperor of popsicle 冰棍兒皇帝 48x60 布面油畫 2017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烏鴉 48x60英寸 布面油畫 2017

在新的系列作品形成的過程中,作品中強烈的線條和色塊逐漸變的內斂而含蓄。如管昕然所講:“2019的作品《你是另外一邊的閃電(二)》,整體是平靜而美好的藍色調,深入到局部時隱隱約約的人影在表面的色層之下顯現,會穿過畫面的光色變化和多重情緒的細節,逐漸一層層的進入感官的體驗。”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你是另外一邊的閃電(二) 96x144英寸 布面油畫 2019

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枝裕和執導的《小偷家族》言說人性和現實的複雜灰度的邊緣地帶,管昕然與好友觀影后心情無法平復,良久無言。

人性中的悲劇意味,同時也伴隨著人性的光輝。管昕然新系列作品的產生也包含他對東西方文化中對悲劇的不同呈現。在她看來東方的悲劇藝術,並不關注於事件本身,而是在過程中瞭解人生中無法迴避的痛苦與掙扎,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但同時懂得如何與他和解並繼續生活下去。中國的悲劇美學中,悲憫於世間生靈的輪迴之苦。“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凡塵中的生靈所經歷的死亡、離別之苦同樣都是悲劇。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Prelude Melancholia 憂鬱的前奏 36x36英寸 布面油畫 2017

管昕然說:“我表現的悲劇,看上去卻很溫柔,很美。把心理、肉體的痛苦轉化為柔和的色彩和線條,形成與內容反差和張力。”她不選擇誇張激烈的色彩來表達痛苦、掙扎,卻在時光流逝中逐漸顯現悲劇意識。

在她看來,悲劇是生活的一部分,悲喜互為存在的意義,用美而優雅的方式去描繪悲劇不僅是一種和解,也是一種敢於接受與面對他們的決心。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我能否將你比作夏日的微風 60x84英寸 布面油畫 2019

在“空間”與“留白”間轉換

《傳道書》有寫道:“萬物滿有睏乏,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留出時間、空間才是萬物生生不息的所在。畫中留白同理,也是給看畫的人留出徜徉其間,得以呼吸、想象的餘地。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留白意涵禪意的智慧,也是傳達意境空靈的重要方式。

“我尤其喜歡八大山人朱耷的作品以及牧溪的禪畫。上面提到了簡潔。我早期的作品會比較繁複,不管是在色彩上還是內容上,之後就越來越精簡。”雖然,管昕然一直以來以油畫為媒介,但與傳統文化的血緣卻是無法割捨的思考。在她看來,在油畫裡講的“空間”與中國傳統繪畫中重視的“留白”有共通之初,都是讓觀者有呼吸、想象的餘地。

近階段,管昕然在探索如何以當代油畫的方式轉換中國傳統詩詞中的意境。希望以個人的方式嘗試連接中國傳統與當代藝術。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無題 8x10英寸 木板油畫 2019

如何以當代方式轉換傳統

“中國的古詩詞、繪畫,非常簡約的就能營造出強烈的感受,是千年來文化、歷史、哲學、宗教互相影響傳承而形成的,我想以西方藝術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傳統文化,在保留其精神的前提下,賦予其當代的形態。雖然是西方當代油畫,但卻有著東方的lineage和靈魂。”2019年的她作品《你是另外一邊的閃電》不斷簡化的結果,同時也是轉折,他們裡面沒有人物,但是卻是我最個人的一組作品。畫的都是我個人的感情,記憶,雖然沒有人物,但是卻處處充滿著人性。之後開始探索用含蓄婉轉的方式表現人,同時開始關注中國傳統畫並且作為自己創作的方向。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無題 8x10英寸 木板油畫 2019

最近,她畫了一組8x10英寸的小畫。正在開始的畫的一組新作品也是自己非常期待的,探索個人語言的當代油畫,表達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簡約、哲思、意境,東方lineage和靈魂。

對於中國藝術家如何在全球化的當代藝術語境下呈現個體的獨立性,中國抽象藝術家何為?在與著名策展人、批評家黃篤的交流中瞭解到:中國抽象藝術並不具有像日本、韓國藝術那樣統一或一致的美學調性,而是流露出中國抽象繪畫的“超逸”表徵——不以風格化界定,不受限制,自由奔放。既不同於西方抽象藝術的絕對理性精神,又不同於日韓抽象藝術的禪意或純粹質樸感,而是表現出基於中國文化語境的個體存在感,既彰顯出不拘泥於規矩或法度的活力,又呈現與中國藝術美學內核相關的敘事,集含蓄而內斂自然意象、自由而超越逸興而為或隨意揮灑書寫的動感及隱晦而悟性於一體的詩意語言。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Night Wish 48x108 英寸 布面油畫 2019

未來計劃

今年三月底和四月,管昕然在北京將有兩個個展,展出從2017年至2019年的作品,可以完整的呈現其創作發展的脈絡變化。如果疫情好轉之後,今年也會在紐約和巴爾的摩的工作室有兩個小型的藝術活動,展出最新作品,包括那一組8x10英寸的小畫。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免責聲明:本文發表之圖文,均出於非商業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鑑賞之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在十日內來電或來函聯繫,我們將酌情對相關內容予以修改或刪除處理。

管昕然:以優雅的方式與悲劇和解

微藝術館 | 更專業的網絡展覽館

我們專於網絡高清圖文發佈,正是你要追隨的:

有料的天涯藝術、更補的傳媒聯盟、終端的投資夥伴!

天涯藝術網總編於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