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枕頭為何是瓷器做的?夫妻同床共枕也是如此,不難受嗎?

lingzisea


枕頭是人們最常見的床上用品,陪著我們度過一個個美好夜晚。現代人的枕頭一般以棉布做套,裡面填充棉花、蕎麥、茶等,其目的就是保證枕頭軟、舒服。太硬的枕頭會讓人睡覺很不舒服。


但令人奇怪的是,古代人用的枕頭並不是這樣軟和的,而是堅硬的瓷器枕頭。瓷器枕頭很硬,人枕在瓷器枕頭,後腦勺不痛嗎?頸椎能舒服嗎?枕著這樣的枕頭睡覺不會落枕嗎?現代人表示看不懂。

那麼古人為何用瓷器做枕頭呢?既然瓷枕這麼硬,古代人為什麼還喜歡用它呢,瓷枕有什麼好處呢?


一、消暑納涼


古代沒有空調,在炎熱的夏天,枕著瓷枕睡覺,可以給古人帶來涼爽的感覺。而且瓷枕上有小孔,以保持通氣。躺在竹蓆上,配個瓷枕或者竹枕才比較舒適。如果是棉枕,那還不得一頭汗。

二、方便古人的長髮


中國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是不會輕易剪頭髮的。古代的女性一般都留著長長的頭髮。因此為了方便打理,長髮要要梳成各種造型。如果枕一般的枕頭,很可能就會將自己的頭髮弄亂打結。而瓷枕頭就不一樣,它的造型是兩邊高,中間低,符合人體工程學,光滑堅硬不容易弄壞髮型,這也是瓷枕在中國古代深受人們喜歡的原因。

三、具有警醒作用

古代文人都比較喜歡瓷枕,因為瓷枕可以使他們保持清醒。古人讀書比較刻苦,提倡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因此,為了讓自己去刻苦學習,文人都會選擇這種瓷枕,雖然睡的時間長了會不舒服,但是小睡一會還是可以的。這樣一來,就能讓自己擁有清醒的大腦去學習。

古代還有一種警枕的說法。用一小段圓形的木頭做成圓枕,當人們一熟睡,因為翻身頭很容易從上面滑落下來,因此就警醒了,這種圓枕稱為警枕,也有的說法叫醒枕。


相傳,司馬光著《 資治通鑑》時,天天努力到深夜,凌晨又伏案提筆,十九年如一日。他怕因睏乏睡過了頭,就睡在一個光滑的圓木枕上,只要一翻身,頭便落枕,即被驚醒,繼續伏案,故名曰“警枕”。

至於夫妻同床共枕,,則是說明夫妻恩愛,同甘共苦。


歷史員外郎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說到這個瓷枕,我不陌生。因為我們家就有一個瓷枕,是呈硃紅色,空心的,雕刻成一個小娃娃的樣子。小時候我躺過這個枕頭,很硬,不太舒服,而且只能平躺。唯一一點就是涼快,在夏天躺在上面很涼快。我姥姥跟我說這個枕頭是人們為了避暑才發明的。小時候我也頗信這種說法。後來發現瓷枕沒有那麼簡單。

大家睡覺的時候會發現,有個東西枕著睡覺總是舒服一些,在遠古時代,人類沒有枕頭髮明,因此就枕著一塊石頭睡覺。後面漸漸發展,人們開始打磨這塊石頭讓它變得平整一些,大小合適一些用來睡覺。後來材料不斷豐富,枕頭的材質也變得豐富起來。瓷枕應該是從石枕不斷髮展而來的。

瓷枕的用處之一就是消夏避暑。瓷枕比較普及的時候是在宋代,可能是當時是夏天納涼避暑時候使用的,李清照也有寫“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而且根據我的切身經驗,瓷枕躺起來確實冰冰涼涼的很舒服,因此有消夏避暑的作用。

另外,大家都聽過一個故事,就是司馬光的“警枕”的故事,裡面說司馬光用木頭做成的圓枕頭,睡覺的時候一旦睡熟,警枕一滾,人就驚醒了,然後趕緊起來學習,為了表示珍惜光陰,不耽誤學習之意。我們試想,這個瓷枕非常硬,睡起來很不舒服,因此當你有睏意之時,睡一會就會因為枕頭不舒服然後起來了,這樣就可以節約時間起床學習,取的是一個學習之時不能太過安逸,要有危機意識。因此瓷枕的作用之二就是督促人們去學習,減少睡眠時間。

當然,如果想睡個好覺怎麼辦?那就可以在枕頭上墊一塊布,這樣睡起來會舒服不少。

還有一種瓷枕是用來把脈的,叫做脈枕。古代中醫把脈之時,都把一個瓷做的枕頭墊在手腕之下,然後進行把脈。瓷枕的作用之三就是用於中醫把脈。

另外,瓷枕還常常被作為冥器陪葬在墓中,在一些宋墓中比較多見。

另外,從瓷枕上,我們還可以一窺古人的思想文化。我見過的瓷枕,一般都不是孤零零的,上面必然還要寫幾句話,寫幾句詩,畫幾幅畫。瓷枕一般都是中下層人民用的,我們從上面的詩句和畫中可以一窺古人的志趣。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看過古裝電視劇的,我們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古人的枕頭為什麼是陶瓷做的呢?感覺陶瓷又硬又高,睡起來肯定不舒服,難道古人就不覺得難受嗎?古代人都是用陶瓷做枕頭嗎。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陶瓷枕頭的場景是夏天很熱一個貴婦人,頭枕在陶瓷枕頭上,侍女在一旁輕輕的扇著扇子,我當時就問媽媽了,媽媽說古代人枕陶瓷枕的都是有錢人家,你看陶瓷枕上還有各種各樣的花紋和詩句呢?而且陶瓷枕高高的有“高枕無憂”的寓意是個好彩頭喔!心裡不由的佩服我媽媽的博學嘍!

其實古人的枕頭不都是陶瓷的,要知道陶瓷是宋朝的時候才大量製作的,宋朝之前人們枕的枕頭,大多都是繡花枕頭,木頭或者石頭打磨更有更有富裕的還用玉石做枕頭呢!

陶瓷枕第一:是因為當時文人雅客的一種推崇,因為陶瓷上可以刻各種花紋,還有詩句,顯得非常雅緻,深受喜愛!

第二:古時候沒有風扇,更沒有空調,當然連涼蓆都沒有,而陶瓷質地冰涼,枕在頭下可以提神醒腦,很適合在夏天用!

第三:古代人為何要使用枕頭?為了保護頸椎,枕上一個硬枕頭,硬硬的陶瓷枕對頸椎有保護作用,不想軟枕頭那樣把脖子窩在裡面。而且硬枕頭還能防止駝背,古代人都重視身量,要挺拔,要背直,而陶瓷枕正好能滿足這一需求。

第四:陶瓷枕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是一種福音!古代人的頭飾繁雜,一個頭發得弄很久,很是費時,睡上一覺發髻就鬆了很是麻煩,而陶瓷枕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睡陶瓷枕雖然硬硬的,不會弄亂髮型,可以一天都美美噠,女性自然求之不得!

對於男性來說陶瓷枕也有好處,我們都知道古代人都是留長頭髮的,不管男女頭髮都是不能隨便剪的,那就只能留著,陶瓷枕光滑又堅硬,不像軟枕頭那麼愛出汗,自然也不用那麼勤洗頭髮,要知道古人洗一次頭髮很費事,所以也就深受人們喜愛!

既然陶瓷枕這麼多優點,所以夫妻同床共枕時用也就順理成章了!


一史千金


枕頭是人們最常見的床上用品,現在枕頭一般都用棉花、腈綸製作,其目的就是保證舒適度。因為大家都明白,太硬的枕頭會讓人睡覺都不舒服。但令人驚訝的是,古代竟然出現了瓷器枕頭,瓷器硬度是非常大的,人躺在床上,枕在瓷器枕頭,能夠舒服嗎?現代人都會不由自主的搖頭。那麼古代為何用瓷器做枕頭呢?

其實枕頭從瓷器到棉花、腈綸的變化,在人類發展中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

在遠古時期,為了使睡覺舒服,因此發明了枕頭。最早的枕頭都是石頭做的,硬度更大,但是能夠抬升人的頭部,因此人睡覺還是比較舒服。但是不久石頭硬度大的弊端就暴露出來,後來人發明了用毛髮、麻等做枕頭,雖然這些物質比較鬆軟,舒適度大大提高,但是也有致命的不足,就是容易腐爛。人在睡覺之後,頭髮比較散亂亂,並且頭髮因為與腐爛物質靠著太緊,常常帶著一股難聞的味道。而古代沒有洗髮水等,異味是非常難以去除的,這使得古人感到非常的煩惱,因此用毛髮、麻等物質做枕頭,就逐漸地被淘汰了。

到了封建社會,瓷器已經進入了尋常百姓家,不僅喝茶、喝酒等杯具是以瓷器為材料,而且枕頭也是瓷器的。那麼人在瓷器枕頭上睡覺舒服嗎?以現在人眼光,當然不舒服。但在古代,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頭髮都是比較長的,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隨意裁剪,因此頭髮正好可以作為人的頭部與瓷器枕頭之間緩衝物,使得人頭枕在頭髮上,而不是瓷器上。

古代人對於睡姿也是有要求的,一般端正平躺,而現在人喜歡側臥,其實側臥在古代是不被允許的,如果被發現了側臥等睡覺姿勢,會受到懲罰。在古代人心目中,端正平躺代表著正直,代表著端正大方,因此睡覺姿勢在古代也是一種學問。較之側臥,平躺在枕頭上,即便枕頭較硬,也不會那麼難受。

除此以外,睡瓷枕頭也有許多好處。

一是瓷器枕頭造型,可以保持人的髮型。

古代人頭髮都是比較長的,尤其是對於女人來講髮髻非常的多。如果頭型變亂了就非常難以收拾,而瓷器枕頭的造型,能夠保證女人的髮髻不發生散亂,因此有人認為瓷器枕頭是專門為女人設計的。當然其實古代男人也是用瓷器枕頭的,甚至夫妻共同使用同一個瓷器枕頭。因此,瓷器枕頭髮明其實是為了人的生活。

二是瓷器枕頭可以糾正睡姿

通過上文分析可以知道,正確睡姿對於古代人來說非常重要。而瓷器枕頭的造型與硬度,決定人一旦沒有正確的睡姿,就會被驚醒。例如,人在熟睡的時候,突然潛意識的想要側臥,而瓷器的造型與硬度定然使你驚醒。從而使人使人糾正睡姿,並使人養成“良好”的睡姿習慣。

三是瓷器代表著生活品質。

人枕在瓷器枕頭上,會有一種高質量生活的感覺。而且古代文人,以瓷器枕頭來勉勵自己,古代人都講究三更燈火五更雞。但是在深更半夜,人會容易發睏,讀書人為了珍惜自己寶貴的時間,就躺在瓷器枕頭上看書。每當自己想要睡覺的時候,頭會發生偏移,因此會被瓷器枕頭弄醒,然後醒了之後接著讀書。瓷器枕頭對於讀書人來講,頗有點頭懸梁錐刺股的味道。因此瓷器枕頭在讀書人中是一種勤學品質的象徵,非常受到歡迎。

雖然現代人對於瓷器枕頭不敢認同,因為硬度實在是太大了。無論男人或者女人都接受不了,但是在古代對於瓷器枕頭是非常歡迎,作為一種文化,我們要辯證的看待瓷器枕頭的歷史意義和實用意義!


日慕鄉關


序言:在注重生活質量的當下,如果在路上隨便拉住一個人問“枕頭軟的好,還是硬的好”,估計對方會用一種異色的眼神盯著你,畢竟這種生活常識,就連小學生都知道,當然是軟的好了。然而,在各種古籍以及出土的歷代文物中,卻發現了一個問題,古人的枕頭所用材質,竟然是邦邦硬的陶瓷或者玉石,難道不硌腦袋嗎?

後來查閱了不少關於這方面的古籍,出土的這些瓷枕或玉枕,是專門為古代女性打造的,因為古人不論男女都會留長髮,從而更加方便梳理各式各樣的髮型。男人還好一些,只需要稍微打理下就行。可女人就不一樣了,所編織的髮型往往很“複雜”,但是古人往往也會睡午覺,那麼尷尬的事情就出現了!

柔軟的枕頭會讓髮型凌亂,這是很多女生都知道的常識,可中午就眯一小會,總不能還將頭髮解開吧?打理起來怪費事的。於是乎瓷枕出現了,這類材質的枕頭由於表面光滑,硬度較高,會大大的減少對髮型的損害,到了夏天甚至還非常的清涼。所以一出現,便受到了不少古代女子的推崇。有人說那用這樣的枕頭睡覺,脖子不累嗎?

實際上古代女性也只是在午休的時候,會用瓷枕,避免頭髮凌亂。至於晚上睡覺,還是會枕軟一些的,枕頭的發展史堪稱豐富多彩,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提到過:

“苦蕎皮、黑豆皮、綠豆皮、決明子……作枕頭,至老明目。

這便是俗稱的“藥枕”,至今仍然又大部分百姓家裡,用的就是這類枕頭。

像古代的一些有錢人家裡,甚至還會用金絲楠木為框,然後女子待字閨中的時候,會繡一些鴛鴦之類的刺繡,待完成後,與木框一起做成“鴛鴦枕”,寓意著芳心暗投。不過古人顯然也感覺到了瓷枕或玉枕太硬,睡起來不舒服,所以這類枕頭漸漸的成為了收藏品、身份的象徵。最直接的便是高陽公主贈送和尚辯機的金寶神枕,代表的便是皇權,因此和尚辯機最後的下場已然註定,不提也罷。


文史瀟湘閣


古人的枕頭確實是有用瓷器做的,這個在博物館,在墓室當中,都是有發現過的。但是,需要注意到是瓷器做的枕頭,僅僅是所有枕頭中的一種而已。

在我們想來瓷器是很硬的,這樣的枕頭真的能用嗎?

不得不說這樣的枕頭,不但能用而且還很涼爽。當然了這種瓷器做的枕頭,主要是用在夏天。

夏天用瓷器的枕頭的好處如下:

  • 瓷器的保溫性比較差,這也就意味著它的散熱比較快,夏天的話用這樣的枕頭比較涼爽。

  • 瓷器做的東西比較美觀,光滑。夏天枕著它睡覺更舒服。若是想要睡的更舒服,瓷器上也是可以搭上一塊布的。

  • 瓷器的枕頭,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用的起的,一般只有大戶人家才用得起這種枕頭,可以說這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這就是古人為何要用瓷器枕頭的原因。

那麼,即便是這種瓷器做的枕頭,也是夫妻共同枕的嗎?

當然不是了,瓷器的枕頭本來就小,畢竟這是燒製而成的。一般都是男女各自擁有一個,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享受到瓷器枕頭給自己帶來的涼爽。

所以說瓷器僅僅是用在夏天的。

畢竟夏天沒有空調,室內的溫度比較高。瓷器的散熱性比較好,用它們燒製成枕頭當然是很有必要的了。

冬天的時候,就是令外一種棉布做的枕頭了。


不才講史


導語:以前小時候經常看電視劇,在古裝片裡面基本都會看到劇裡的人在他們睡覺的時候床上放的枕頭都特別的高,還是瓷器做的,梆梆硬,搞不好晚上有人偷襲的時候還能用來砸人,就我現在睡得海綿枕頭有時候都會落枕,難道他們就不會嗎?

什麼是瓷枕

古時候的枕頭一般都有兩種。

一種是軟枕,這樣的枕頭都是由絲綢、布之類很柔軟的料子來做成的,跟我們現在的區別也不大,當然在古代勞動生產力低下的時候,絲綢這些華美物料,尋常百姓肯定也用不上,棉花傳到中國之前,麻布可能是更常用的布料。

相比之下,另外一種硬枕就非常普及了,這種枕頭最開始是由木質演變而來的,先是過渡到玉枕,後來因為瓷器的發展,就有了我們看到的一些瓷枕。

其實在古代,像這種硬枕頭有很多的材質,瓷器是非常常見的。如果要說玉枕的話,他就是比較昂貴金貴的東西了。現如今,雖然瓷器枕頭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是它成了我們中國的一種文化。他最早的時期,最早出現的枕頭是石頭做的。然後在新石器時期,古人都已經想到要用枕頭睡覺了。從那以後,枕頭的材質越來越多,最早是起到墊子的作用,古人他們會用乾草,石頭,獸骨,或者一些皮毛做枕頭。可以說枕頭的款式越來越多,而且材質也越來越不同了。同時這也體現了古人的經濟在發展。他們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由於時代久遠之前,用皮毛,乾草這些東西做的枕頭大部分都已經腐化了,我們很少有記錄。

那麼為何要使用瓷枕呢

在古代這種瓷質枕頭最為普遍,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用,當然也有一些有錢人比如有錢的商人,有權的官員或者皇室之中的人,會選擇比較珍貴的玉枕,但不管是瓷質的還是玉的都是特別硬的,但古代人依舊習慣用。

其實人們之所以是用這樣的枕頭有一個特別的原因,跟當時的社會條件有很大的關係。那個時候沒有電扇更沒有空調,但是夏天的天氣跟現在一樣炎熱,人們能依靠的就只有手搖扇了,在皇宮當中還有冰塊用來消消暑,偶爾還可以吃些冰鎮的水果。但是對於普通人家來講就沒有這麼好的條件了。白天太熱了就只能在涼水裡泡泡,但是晚上要睡覺,在水裡泡著肯定睡不著啊,所以就得想其他的辦法了,古人還是很聰明的,他們想到了用瓷枕來消暑。

而且瓷枕頭還有一個很好的好處。在古代,我們都知道他們女子的髮簪比較多。這種瓷器枕頭他可以保證自己的髮型不亂。

這種枕頭古代的讀書人會用,在古代考取一個功名太難,沒有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有那麼多擴招大學可隨意選擇。當時才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很多讀書人讀了大半輩子窮經皓首還是一事無成,但還是有很多讀書人前赴後繼的去考取功名,往大了說光耀門楣,往小的說就是自己一生富貴,所以他們就需要寒窗苦讀,背誦古文,研究學問。

所以偷懶對於他們肯定是不行的,他們就想到了很多的方法來讓自己靜下心學習,頭懸梁錐刺股那太誇張,還有一些人為了讓自己有個更清淨的學習環境,乾脆將自己的書房搬到了遠山古剎裡面。

假如有一個獨特造型的硬枕,也是他們的一個不錯的選擇,這種硬枕稍微一翻身就會醒,睡大長覺應該不太舒服,偶爾小憩十分合適,這對讀書人來說,基本也能當鬧鐘用。

總結:古人的智慧真的是無窮無盡啊,瓷器枕頭也代表了我們中國悠久的歷史,也體現了我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個枕頭貫穿了古人兩大重要時刻:金榜題名,洞房花燭。時刻鞭策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嗎?並且瓷枕從花紋還是形狀上看,確實是蠻有文化氣息的,可惜我沒有親身體驗過,不能帶來更多實質性的分享,不過我們睡慣了軟枕的人,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的好,你們覺得呢~


野袍子仙女


古人的枕頭並不都是瓷器做的。只是瓷器做的目前發現的比較多

過去的枕頭分為硬枕頭和軟枕頭。前者的製作材料就包括問題中的瓷器,此外還有木頭、石頭,銀、最講究的是玉做的枕頭。而後者的材料則是絲綢和布等等。

過去普通人家普遍不富裕,不可能用絲綢當枕頭。而布當枕頭,填充物又是個問題,而且過去的人都扎頭髮,躺在布枕頭上,時間長了,頭髮就亂了。一早醒來,一看頭髮全亂,光整理頭髮就要一個時辰。還怎麼幹活啊。所以在那種條件下,布枕頭並不實用。

玉枕頭是達官顯貴才用的起的,一般人家能用的起玉佩的就很不錯了,誰有錢弄那麼大一塊玉放腦袋底下枕著啊。同理銀的也不普遍。而石頭的在冬天太冷,人枕後會生病,除了露宿野外沒辦法的,在家裡是沒人用石頭的。

所以把這些都排除了,就只有瓷器材質的最合適了。首先,瓷器枕頭冬不冷夏不熱,一年四季都能用。硬枕頭也不存在把髮型弄亂的情況。早上起床,簡單的梳理梳理亂絲,用不了幾分鐘就可以出門了。

其次,硬質的枕頭其實對血液循環和頸椎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人的頸椎是有一定幅度的彎曲的,我們正常站立時,頸椎是稍微前傾的。睡覺時,用硬質的枕頭能夠保證頸椎和白天一樣的略微前傾。而躺軟質的枕頭,頸椎會略微後仰,這也是現代人得頸椎病多的一個原因。本來是前傾的,活生生掰成了後仰,不符合人體力學,當然會得病了。所以古人在很多方面的智慧並不比現代人低,有些事他們早就發現了,只是被他們否定了而已。


妙音淨香居




古人的枕頭有石枕、木枕、磁枕、玉枕等等,也有類似現代人用的軟枕,能看出來中國古代枕頭文化的一種歷史演變。不過夫妻同床共枕是用軟枕的,當然就不會覺得難受了。

01

♦️古人用瓷器做枕頭是有原因的。

古人當然也知道睡軟枕舒服,但是那個時候農業生產力低下,棉花很少,用棉花填充枕頭,那得是家境好的人家才能用的起。



窮人家還是用木枕和石枕的較多,因為材質結實經久耐用,價格便宜。硬枕頭還有多種材質,因為木枕、石枕都是實心的,非常重,搬挪起來不方便。瓷枕因為是空心兒的,相對重量輕,被古人所喜愛。所以瓷器最常見,玉枕就比較金貴了。

瓷枕不僅硬而且還高,古人為什麼還喜歡用呢?瓷枕一大功能是消暑納涼。古代沒有空調電風扇,所以熱的時候這種瓷枕就能派上用場,能睡個舒服覺。這種材質就躺上去涼涼的,非常適合春夏秋季節使用。




瓷枕還有另外一個功效,就是保持髮型不變。

古代不論男女都會束髮,特別是女子,頭髮會梳成髮髻,梳髮髻非常複雜,如果為了午睡還要拆掉的話,那就太麻煩了,而這種瓷枕就可以很好地保證髮髻不亂。

02

♦️夫妻同床共枕用軟枕。

因為古代農業生產力比較低下,棉花是很金貴的,沒有人捨得用棉花做枕芯,有人就用乾草做枕芯。



枕套有布料的、獸皮的、絲綢的等等。在古代勞動生產力低下的時候,絲綢這些材質,也就富貴人家用得起,棉花傳到中國之前,麻布可能是更常用的布料。

所以,古代的枕頭文化歷史淵源流長,也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瓷枕在相當一段歷史時期內都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瓷枕上精美的圖案、雕刻無不展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文化底蘊。


妖百慧1


一是為尊貴

二是為了健康(有些材料確實對健康有好處)

三是為風俗傳統,古人用玉石、陶瓷、木頭等特殊材料做枕頭。

四是為髮型(那種枕是為了適應古人髮型)

五是為了矯正頭型的缺點。是用來整容的。

在我國最古老的枕頭是天然石塊,後來開始使用初步加工過的石塊作為枕頭。以後逐步擴大到使用其他材料來製作枕頭,例如竹枕、銅枕等等。瓷器枕頭據說最初是作為陪葬的出現的,以後逐漸成為臥室的寢具和治病的工具。不足請指正,喜歡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