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駐英大使接受採訪的內容,來看小留學生回國問題該如何解決?

新文化街男孩


留學生問題這幾天比較熱,我的看法如下:

(1)怒懟網友的家長極為不智

有些留學生家長怒懟網友,只能說平時撒潑慣了,這種情況,你再與民意為敵,說明你的腦子有問題。在我國許多有錢人,並非因為智商、努力而獲得財富;有些人在“應試教育”下,形成了“高人一等”等思維。

所以,在面對網民意見的時候往往就是一種高人一等的思維。但問題是,現在所有國人都受到了損害都有怨氣,你還在“趾高氣揚”只會讓問題越來越複雜。

(2)兒童留學的目的是什麼,留學生家長心知肚明

留學生家長心知肚明,捫心自問一下,你拿著在中國賺的錢,把幾歲的孩子送入英國等國家,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為了移民、全家移民,那麼,你做出的選擇,我們不可能給你全部買單。

(3)99%的人的憤怒與1%人的危害

99%這個數字,只是我為了說明我的觀點胡亂加的數字,其本質就是在說多數人的利益。多數人的利益當然不能侵害1%民眾的正當利益。

但1%民意也要知道99%的人反對的原因是什麼。國內許多人已經不習慣超國民待遇,也不習慣為自己的未來培養敵人。某市的黑衣人的背後就是兩個國家的挑唆,你培育的、我們幫助的只是我們的敵人。正如在朝鮮戰場上,有華人利用自己的面孔不斷做出傷害我們的事情。

(4)我的終極觀點就是:他們還是我們的花朵,我們應該盡全力把願意回來的人弄回來

既然1%的人沒有說清楚兒童留學的目的,他們也還沒有把自己的真實目的付諸實踐。那麼,他們就還是我們的花朵兒。即使明知其中有些人註定會數典忘祖,這也沒辦法。我們連外國人都去援助,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國人扔在外面!

所以,無論是99%還是1%,都要捫心自問一下。前者我們不能失去理智,讓我們輿論戰背後的國家得利;後者也要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到底是什麼心腸。


坐古談今


近段時間,大家都很關注一位在英國留學的小學生媽媽,她向中國駐英大使館提出,讓政府包機接英國留學的小學生回國。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回應了三點,我認為很有道理。

劉曉明大使表示,英國是中國小學生留學人數最多的國家,人數大約在1.5萬人。這些小學生絕大多數是借住在英國的各個家庭。國外疫情形勢十分嚴峻,國內眾多家長關心、擔憂。

劉曉明大使說:要盡一切力量保護好孩子!現在正在與英國相關部門協調,爭取加開商業航班或者包機,將孩子們接回國。


有些網友發起了對國外留學生回國的討論,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支持將孩子接回國的認為,孩子現在太小,獨自在海外生活令家人擔心,尤其是疫情在國外爆發這段時間,很多留學生的父母心急如焚,恨不得馬上就飛到孩子身邊去,或者讓孩子包機回來,一起共同抗擊疫情。

不支持留學生回國的理由是,國內疫情持續向好,很多地方的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現在國內本土疫情連續多日出現新增確診人數為0的情況。近日出現的確診病例都是境外輸入疫情,國內防疫的重點是防境外疫情輸入。如果大量的留學生回國,境外輸入疫情也會越來越多,給國內的防疫防控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可能會導致疫情的二次爆發。

近段時間能不回國就不回國,好好呆在家裡,不要出門走動,更不要到人流量大的地方去扎堆。注意個人的安全防護工作,出門一定記得戴口罩。

如果大使館能夠想辦法通過包機的形式把孩子接回國,當然是最好的辦法。這些留學生回國後,都要按照當地的防疫政策進行集中隔離,隔離期間所產生的所有費用由學生家長承擔,留學生要如實申報相關信息,不得刻意隱瞞身體狀況,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Lance課堂


前幾天看到一張圖片,飛機上坐的小留學生們,全都戴著口罩,有的還戴著護目鏡,黑壓壓一片。

有的孩子的眼神中,透露著驚恐,有的孩子,似乎還不知道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事,在座位上比著剪刀手。

也許,當他們落地後,就會知道,他們的迴歸,引起了多少的爭議啊。



到底要不要接他們回國呢?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做了才知道。

想起曾經看到過很多關於貧困地區的孩子的照片,特別是非洲地區的有些黑人小孩,他們因為營養不良,瘦瘦的身體,眼神無精打采。

每當這個時候,我相信每一個看到照片或者視頻的人,都難免動惻隱之心。雖然我們不是救世主,但是人的共性一定有:保護弱小,無關國界。

根據駐英大使劉曉明的採訪,在英留學生達到22萬人,其中小留學生有1.5萬人。這些小留學生們,有的初中就出去了,有的高中時出去的。

這些家庭,難道全部都是非富即貴的嗎?未見得。



想起前幾年的電視劇《小別離》中的幾對父母,有的條件好,想要把女兒弄出國,有的條件一般,但是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惜要賣房。

把孩子送出國,每一對父母的願望是,讓孩子將來有出息。他們可能也沒有想到,孩子是否會在價值觀上,與國內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

這也許是許多人反對接這些小留學生們回國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覺得這就是背叛。

但是我想說,孩子是無辜的。也許他們就是懵懵懂懂地,被父母送了出去。他們在前段時間,一定也為國內的人們積極奔走,去買口罩寄回來。



綜上,我相信我們國家,有這樣的實力,去保護孩子們的安全。


英語老師Minnie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對於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滯留英國的大約15000名未成年的中國小留學生的父母們的求助,表現了非常積極和關心的態度!

他強調說,這麼多的中國小留學生借住在英國人的家庭,這些英國家庭基本上都是老人家庭,屬於新冠病毒易感人群。所以,那些小留學生就得儘快回國!

這說明,劉大使對那些小留學生的處境非常瞭解和關心!

對於那些小留學生在國內的父母的請求幫助,劉大使代表國家政府予以了明確的表態:

劉大使這一番代表政府,有擔當和負責任的,非常人道主義的表態,猶如一道暖流,溫暖了所有小留學生父母的心!

此時此刻,聽了劉大使的表態,相信那些吃了“定心丸”的小留學生的父母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

耐心的等待,積極的配合駐英大使館的協調和安排。並同時充分做好心理準備。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就必須做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樣做,既是為了自己的兒女能夠順利回國與父母團聚,也是為了感恩國家的關懷,力所能及的減輕國家的負擔!因為,中國政府在這次全國上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花費巨大,這些在經濟上,相對富裕的小留學生父母,也應該自覺自願的自掏腰包,承擔一切費用。

相信包機把那些滯留英國的小留學生接回國,應該是最有可能實施的措施!

雖然包機花費巨大,但是,經濟狀況相對富裕的小留學生父母是可以承擔,願意接受的。

其實,若有餘力,這15000小留學生的眾多父母,還可以“眾籌”資金,捐獻給國內的慈善機構,回饋社會才是!

飲水思源是中國社會文化的優良傳統,小留學生的父母能夠這樣做慈善,既是感恩,也是給自己的兒女做表率,讓這批小留學生通過這次事件,在幼小的心靈裡,獲得了一種寶貴的愛國主義的教育: 即有國才有家!


顏二哥有言23


剛才看到一個博主視頻,是英國留學生回國以後的視頻。看她資料信息是在英國讀碩士,然後這幾天回國,回國以後先是落地集中隔離,然後很不幸,沒過幾天,疾控中心給她打電話,告訴她離她飛機座位不遠的地方有人確診了。然後那個確診人員前後三排位置的乘客都需要在疾控中心安排下再做隔離觀察,她本人已經被救護車拉走了。

從視頻來看,當時飛機乘客基本上都是回國的英國留學生,而他們一個個包裹的都十分嚴實,口罩護目鏡塑料雨衣等等一應俱全。不過即便這樣,有人確診,他們仍然要到疾控中心隔離。實際上也說明一個問題,這個時候回國未必就真的可以保證安全,因為迴歸途中還是會有被感染的可能性。

在英國除了這種成年人留學生以外,還有大量的小留學生,這些小留學生有多小呢,很多是些初中生,只有十多歲。比起那些成年留學生,他們無論是處世經驗還是性格習慣,都明顯幼稚,現在遇到這種情況,他們的健康安全的確是家長們著急的。



小留學生跟大留學生不一樣,由於年紀太小,他們基本都是在英國寄宿家庭生活,國內的父母幫他們支付高昂的生活費。本來,這是一個你情我願的事情。可是現在英國的疫情很不明朗,從數據上來看,英國似乎比意大利、西班牙等國要好很多,但是英國是率先提出群體免疫概念的人。雖然後來有衛生大臣說這只是個概念,不是措施,但是英國的抗疫的確不夠積極,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大留學生趕緊往回跑了。如果這些小留學生寄宿的家庭都是佛系對待疫情,說實話被感染的幾率還是很大的。而小留學生顯然不具備大留學生那樣的活動能力,所以他們家長著急倒是理所當然的了。

不過這時候著急也沒用,實際上出國留學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這麼小就出去留學真的是一件好事情嗎。就連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都讚賞我國的基礎教育,為啥要讓那麼小的孩子出國留學呢。實際上真正要到國外學習知識,最早也是該上大學再出國留學,或者等到研究生的時候出去。初中就跑出去,不但花費大量的金錢,而且遠離父母家人,造成親情淡漠,思想也很容易西方化。這樣的小孩長大以後,實際上很難適應在國內的生活。那麼即便有這麼多缺點,為何那些家長還要這麼小就把孩子送出去呢,那麼就只有一個解釋,就是大多數這樣的家庭,都是希望小孩以後就留在留學國家,成為當地國民的。只有這樣,他們才會願意從小就讓孩子接受西化教育和思想,甚至可能是為以後全家移民鋪路。

既然已經有這個打算了,實際上就要接受留學國家的一切,好的地方要接受,不好的地方也應該接受。

我同事朋友家裡有小孩也在英國留學,本來也打算回來的,後來那邊學校說,四月中旬必須報道,不然就取消學籍,所以也不敢回來了。估計有很多滯留在英國的學生可能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就好像之前意大利的問題一樣,你可以走,但是走了以後短期之內不準回去,而有些人工作學習都在那邊,所以就不敢回國。現在英國這些小留學生,具體情況肯定不會完全一樣,各個家庭都會有各自的問題,其實無法統一安排。但是孩子是家長自己送出去的,如果他們現在想自己照顧孩子,要麼就自己想辦法接回來,要麼就自己飛過去,這事別人還真的是插不上手,因為每個孩子面臨的問題都不一樣。

經過這次事情,可能有些家庭的留學觀念會改變了,如果說真的是為了孩子的學習發展,真的沒必要從小學初中就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真的有本事的孩子想出國,實際上可以在高中、大學以後憑自己本事考過去。當然了,那些別有用心送孩子出國的就另說了。總而言之,這是個人家庭行為,需要他們自己解決。


一覽眾河小


劉大使可以算是一個地道的“英國通”了,他長年在英國工作,對英國的疫情情況和英國的防疫政策是很瞭解的。

因此,聽從劉大使的意見是可行的。
(劉大使慰問在英留學生)


劉大使在英國出現新冠病毒疫情後,多次看望和慰問了在英國的留學生和其他華僑。他在3月20日接受《新聞1+1》採訪時談到了中國留學生在英國的問題。他表示,中國有22萬留學生在英國,而在這其中有許多未成年留學生是與許多英國老年人住在一起的,大使對這樣的情況有點擔憂。

他表示會盡全力為這些未成年留學生提供幫助和保護。如果遇到他們所居住的家庭需要隔離,使領館會幫他們尋找託管機構。
(劉大使)


此外,劉大使告訴外界,中英正在就開通商業航線進行商討,通過增加商業航班和包機在必要的時刻將那些留在英國的未成年留學生和一部分華僑撤回國內。

英國的疫情狀況雖然沒有西班牙,意大利那麼嚴重。但也有累計5067人確診,234人死亡。我們確實沒有辦法讓22萬留學生儘快送回國內,但通過增加航線的方式可以緩解壓力。因此,有必要與英國政府進行溝通,希望他們允許中英之間保留商業航線。

至於有些人因為民族主義情緒作崇,攻擊在外華人,詆譭留學生實在是不應該。英國的高等教育確實做的很優秀,全世界很多國家的民眾都願意把孩子送到英國上學,這沒什麼錯。何必因為留學就說人家“崇洋媚外”呢?


朱興子


劉大使的做法比較合適

因為世界疫情爆發,有在英國留學的1.5萬名小留學生,想回國,但因英國停飛了許多航班,導致英國機票難買。有166名家長,聯名給中國駐英大使館寫信要求國家派包機把這1.5名小留學生接回國內。

對此,駐英國大使劉曉明給出了明確的答覆:第一,和英國有關部門協商增加商業包機;第二,和國內有關部門聯繫增開商業包機;第三,僅一切可能保護還孩子。

我認為,劉曉明大使的答覆用商業包機的方法把孩子接回來是比較合適的做法。既然是商業包機,價格就要貴一些,費用就由家長負擔。

如果國家派包機去接孩子,迴帶來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英國的小留學生接回來了,在英國的大留學生的家長也聯名寫信怎麼辦?大留學生接回來了,在英國的打工人員怎麼辦?

還有法國的、德國的、意大利的、美國的等等,都有小留學生、大留學生、打工人員。中國人遍佈全世界,不能只接英國小留學生,而不顧其他中國人。在世界各地的中國人,都是祖國的兒女,怎麼能厚此薄彼呢?

所以,英國小留學生的回國問題必須通過商業途徑去解決,我贊同劉大使的處理辦法。


閆老師教作文


1.5萬小留學生被滯留在英國,無法住宿,家長非常著急,提出想要中國政府組織包機把這些孩子們能夠接回去,家長肯定擔心孩子的安全但是也不能提出過分的要求,不能因為一些其他原因就想讓祖國兜底。

1.很多人說提出包機請求是因為機票一票難求?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一些家長看似很正直說,我們提出包機是因為機票買不到,幾萬甚至幾十萬都買不到機票,如果能夠安排班機回國要求的話我們費用自理、回去主動隔離等等,但是真實情況就是倫敦到北京3月23日的機票明明還有,價格8000多對於送孩子到英國留學一年花費30萬以上的人來說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吧!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這些人提出包機請求目的可能就是方便自己吧!因為現在還要直飛的沒有了,只能轉機才行,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並且旅途時間長必然會增加感染風險,這個算盤打的還是很好的!

2.人多了真的就可以提出一些不正當的請求。

只要人多真的就可以提出一些不正當的請求,把情況誇張化,之前可能確實存在機票一票難求的情況,但是一些航空公司肯定會加開飛機的,畢竟賺錢的時機不加白不加!

3.駐英大使回應還是會幫忙!

駐英大使回應了留學生回國情況,會和國內部門進行溝通解決他們的困難,沒辦法,這麼多中國人在海外受到困難,不管怎麼樣還是要幫忙的,具體怎麼辦,且看接下來的新聞吧!

你認為應該怎麼幫助這些海外中國人?有什麼問題歡迎關注和私信我!


高校研究生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從最初英國抵抗疫情實行達爾文進化論原則,就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到最近我們發現留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高達1.5萬人次,且年齡相對較小。

到目前為止由於國際航班取消,導致滯留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不能按時回國,引起了國內留學生家長的情緒,甚至有家長表示大眾屬於仇富心態。

英國留學生情況

3月18日,英國宣佈自20日起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的中小學校將全部關閉,而北愛爾蘭的中小學則從18日開始就已經停課。

截止2020年3月23日下午3:22,英國累計確診人數為5683人,相比昨天新增665例,累計死亡人數為281人。

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國內大部分網友表示不太接受外國入境,避免疫情入侵,主要原因是境外輸入病例為353例,相比昨天新增39例。

但部分留學生家長表示,希望國家能夠包機將滯留在英國的留學生接回國,一時之間愛恨情仇引起了網絡熱議。

小留學生回國問題該如何解決?

首先我們來看,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新聞1+1》欄目中給予了正面回應,劉大使表示:

1、在英留學生如考慮近期回國,可以向中國大使館尋求必要的幫助,我們將積極協調國內的相關部門;

2、對於1.5萬小學生,大使館正在努力幫他們尋找託管單位,目前已聯繫了一些機構;

3、駐英大使館將積極與英國衛生、警務、移民和防疫部門溝通,保證留學生在遇到救治困難的時候為他們提供及時的救治。

大眾疑問?

在此事件之前,大部分讀者並沒有想象到,我國竟然有1.5萬人的留學生在英國,據網絡數據顯示在英國留學的費用是,一年下來最低消費都得30萬元人民幣!著實讓人難以想象。

英國留學費用?

英國一學年有3個學期,在寄宿小學讀書一年的費用大概是20-30萬人民幣,包含學費、住宿費、餐食費等,馬術、小提琴等才藝課不包括在內。此外,英國的小學還需要繳納一筆註冊費,費用為50-500英鎊(注:1英鎊=8.27元人民幣)不等,該筆費用不予退還。

往返英國的單程機票淡季經濟艙一般在6000元左右,而旺季經濟艙則要1萬元左右。

英國法律規定,18歲以下在英就讀的留學生必須要有英國公民作為監護人,每年費用在2000-4000英鎊之間。此外,學校放假期間如果學生要留在英國,需要額為支付一筆監護人費用。

綜合來看:首先是龐大的英國小留學生數量引發了網友熱議,其次是英國留學費用引發了大眾熱議,大部分網友表示這筆費用是他們不敢想象的!

而對於部分家長表示大眾有仇富心態,純屬無稽之談,因為你的錢是你的錢你不會給別人花,在一群相對比較嚴重的情況之下,還是要妥善安排。


社長財經


其實,駐英大使也比較難,這是166位留英幼童家長的聯名請求,也代表了一部分現實的情況,目前這些小留學生們,真的到了生死存亡之際。真的需要一個諸葛亮來續命,在個人包機不方便的情況下,家長們只能求助大使館和外交部了。

英國是達爾文的老家,社會進化論,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這也是英國政府實施“群體免疫”的倫理基礎。於是,在感染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學校關閉,留學生們無法繼續住宿,回國的機票一票難求,有的寄宿家庭已明確拒絕接收中國留學生。留學生家長呼籲政府組織包機,接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回國。

對於這些小留學生們的出國,其實我們大多數人,一開始,也不太懂,都覺得這是家裡有礦,是讓錢燒的嗎?家裡父母就不心疼嗎?年紀輕輕就出國,這是效仿當年容閎組織的留美幼童嗎?

深扒一點,明白了“十年永居”,原來在英國住滿十年,就可以自動獲得英國國籍,明白了“東食西宿”的現實應用,明白了這個世界的貧富差距,明白了相比於九年義務教育,還是十年留英的天價教育,更可以讓這些富二代們,實現贏在起跑線上和彎道超車的雙重紅利。

於是,我們心理不平衡了,本來就擔心輸入性病例的傳染性問題,這下,更受刺激了,更找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理論依據了。


說的直白一些,包機讓這些小留學生們回國,不太可行,英國如果飛回來,那德法美的包機嗎?那些大留學生包機嗎?

客觀來說,我們能做的,還是在國外的留學生,就地安置,避免被直接感染,也不會回國造成二次暴發,至於這個費用,還是算在留學家庭的身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