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旁的鄭州,竟然屬於淮河流域,如今市區裡也用上了黃河水


黃河旁的鄭州,竟然屬於淮河流域,如今市區裡也用上了黃河水

花園口

鄭州位於黃河南岸,境內有伊洛河、汜水河和枯河等黃河的支流。但是鄭州市區的金水河、賈魯河、索須河卻是屬於淮河流域。

鄭州北郊的桃花峪是黃河中游與下游的分界。過了桃花峪,黃河從第二階梯到了第三階梯,進入到華北平原。黃河下游河道內每年大約淤積了4億噸泥沙,導致河床逐年升高,形成地上"懸河",河床灘面高出背河地面一般3~5米。

黃河旁的鄭州,竟然屬於淮河流域,如今市區裡也用上了黃河水

黃河南岸的桃花峪

因此,由於兩岸地勢平坦,大部分河流無法注入地上河,導致全長786千米的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3%。

南水北調工程總乾渠也以隧道的形式從鄭州城西穿越黃河。

黃河旁的鄭州,竟然屬於淮河流域,如今市區裡也用上了黃河水

南水北調工程

黃河下游被約束在大堤內,反而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了山東的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因此,黃河南岸的鄭州市區也被限制在淮河流域,賈魯河、索須河等從城市西南邊的伏牛山脈發源,自西向東經過城市,注入到淮河的支流潁河之中。

黃河旁的鄭州,竟然屬於淮河流域,如今市區裡也用上了黃河水

黃淮分水嶺,沒有一條河注入了黃河

鄭州西邊下轄的鞏義市、滎陽市等則大部分屬於黃河中游流域。

黃河下游航運價值不大,哪怕是在古代。隋唐時期開挖了通濟渠,沿著黃河南岸,一路至開封(汴州),最後進入到淮河。現在通濟渠基本上已經消失了,據考證索須河曾經是其一段。

黃河旁的鄭州,竟然屬於淮河流域,如今市區裡也用上了黃河水

大運河

鄭州在近現代崛起,成為河南省的省會,也主要歸因於黃河。因為盧漢鐵路在河南,選擇了現在的鄭州過黃河。後來鄭州因此成為京廣鐵路與隴海鐵路交匯的樞紐。

雖然鄭州市區不屬於黃河流域,但是黃河水一直是鄭州人民生產與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38年,鄭州的花園口大堤被炸開,形成了"黃泛區"。黃河改回故道後,"黃泛區"出現了土地沙化鹽鹼化、旱澇災害頻繁、生態環境惡化、耕種灌溉艱難的諸多問題。

因此,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鄭州東風渠開挖,引用黃河水來灌溉。中牟縣也建設了楊橋、三劉寨等灌區,通過控制利用黃河水的水沙資源、發展引黃灌溉,徹底改善了灌區的土壤結構和農業耕作條件,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善。

黃河旁的鄭州,竟然屬於淮河流域,如今市區裡也用上了黃河水

楊橋灌區總乾渠

如今,東風渠經過的地區幾乎都建成了城市,成為了城市的內河,早已完成引黃灌溉的使命。在很長一段內,東風渠水質被城市汙水汙染,成為了臭水渠。

在如今,為了提升城市景觀,提高水系的水質,東風渠轉型為城市水系,引黃河水為鄭州供水。鄭州新區開挖了許多人工湖,都是通過東風渠引來的黃河水。

黃河旁的鄭州,竟然屬於淮河流域,如今市區裡也用上了黃河水

鄭州東風渠

邙山渠是另一條引黃河水的輸水乾渠,將黃河水引到西流湖中,在通過柿園水廠提水到西南郊區的尖崗水庫。鄭州地勢西高東低,水就可以自流到市區各條河流中。

黃河旁的鄭州,竟然屬於淮河流域,如今市區裡也用上了黃河水

邙山輸水

儘管鄭州市區不屬於黃河流域,但是隨著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越來越大的鄭州與黃河的聯繫會愈加密切。未來,鄭州還要北跨黃河,中原都市圈正在形成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