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烈士父母,他對女兒說:以後我們常回家看看

|每一個個體生命都值得被銘記|

看完烈士父母,他对女儿说:以后我们常回家看看

截至2020年3月20日,在陝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和各地退役軍人事務局支持指導下,志願者團隊、團省委大學生志願者、大學生村官志願者、退役軍人志願者、中學生志願者等聯合組成的志願者隊伍,已經陸續在西安、寶雞、榆林、韓城、渭南、銅川、咸陽、楊凌、商洛、漢中、安康、西鹹新區、延安等地區開始了溫暖人心的慰問活動,目前已將慰問物資送達282戶烈士父母家中。

本次慰問活動仍在持續進行。

看完烈士父母,他对女儿说:以后我们常回家看看

|我和英雄的故事|

“烈士”這個詞,志願者蒲元並不陌生。

他在武警部隊某軍校任職。在課堂上,他曾給一屆又一屆學員講述過人民軍隊歷史上那些感人至深的英烈事蹟。

7年前,蒲元和妻子耿小喬就開始參與關懷抗戰老兵的公益活動。2020年春節前夕,因與“陝西省關愛烈士父母項目”結緣,作為志願者的他們又走進英雄父母的家。

蒲元說,這次探訪烈士家庭,他是與自己的家人、好友一同前往的,就好像“回家”一樣。

01

“你們不吃包子就見外了,我要生氣了。”

西安市鄠邑區草堂鎮,因關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煙霧”而得名,烈士溫對對的家就在這個流傳著古老故事的地方。

臘月裡的一個清晨,蒲元與耿小喬帶著一雙兒女,邀約同學老劉一家,向著草堂鎮出發了。幾經輾轉,一行人找到英雄的家,見到了烈士母親陳秋芳老人。

82歲的陳秋芳見到大夥兒,熱情地招呼著,每一道皺紋裡似乎都藏著笑意。“陳媽媽身體看起來不錯,不停地呵呵笑著。雖說我們是初次相見,但我總覺得很親切。”蒲元說。

看完烈士父母,他对女儿说:以后我们常回家看看

△後備箱中堆滿了關愛烈士父母的新春禮物(年曆、春聯、棉衣和米麵油等)

一群人進了屋,圍坐在老人身邊,老人的兒女們也都湊過來,大人們嘮嗑聊著生活的光景,孩子們則在其間穿梭著追逐嬉鬧。冬日裡的北方農村,原本是冷的,這一刻,蒲元卻感覺屋裡有一股濃濃的暖意,似乎把那寒涼都驅散了。

陳秋芳老人言語不多,只是笑盈盈地看著這些年輕的志願者和“更年輕”的小志願者們。提起溫對對烈士的事蹟,老人的眼睛裡似是充滿對往昔歲月的回憶,她說:“那是44年前的事兒了,我兒在陝西華山腳下的一支炮兵部隊當兵,後來……因為事故犧牲了。”

大家沉默下來,這時,老人的兒女端來一大盤包子,剛剛出爐,熱騰騰的,老人轉而招呼起來。參加龍越關懷抗戰老兵公益活動多年,蒲元和耿小喬早已將“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志願者之規”奉為圭臬,幾乎沒有在老兵家中吃過飯,下意識地就想推辭。

陳秋芳老人癟了癟嘴,“快過年啦,家裡也沒什麼好東西,你們不吃就見外了,我要生氣了。”臉上卻始終漾著慈愛的笑意。

看完烈士父母,他对女儿说:以后我们常回家看看

蒲元和妻子耿小喬對視一眼後,默契地笑起來。屋子裡的氛圍瞬間“鬧騰”了,每個人手裡都抓著一個冒著熱氣的白胖包子,大口大口地吃著。

“包子是什麼餡兒的?我記不清了,就是覺得透著一股子質樸的農家味兒,香!”蒲元說,就是這股家裡才有的香味,令他惦念至今。

“臨別前,我向烈士溫對對的牌位敬了軍禮!”蒲元對生命永遠定格在19歲的這位前輩軍人說,您放心,為國付出的英雄家人,我們代您守護……

看完烈士父母,他对女儿说:以后我们常回家看看

02

“媽媽看見你,高興得很!”

烈士母親張玉梅老人的家在西安市雁塔區農林巷。蒲元一行提著大包小包的禮品走進老人住的臥室,房間的齊整吸引了大家目光,“子女很孝順,屋裡收拾得乾乾淨淨。”蒲元心想。

已經90歲的張玉梅老人精神狀態不錯,只是腿腳不便,日常坐臥在床上休養,不方便下地活動。見到孩子們到來,老人開心地招著手說:“快坐到跟前來。”

說起自己的長子任佔本,張玉梅忍不住翻出精心收藏的相冊。年歲已高的她手指已不太靈活,翻找了好一陣子,終於挑出一張照片給大家看。

“很多年前,我兒在內蒙古當兵提幹……”老人的神情既自豪又難過,因為在一次手榴彈實彈訓練中發生意外,任佔本為了救身邊的戰友,壯烈犧牲,後被追立一等功。

看完烈士父母,他对女儿说:以后我们常回家看看

照片中,身穿軍裝的任佔本烈士,年輕的面龐上滿是堅毅。“如果他還活著,到今天也快到當爺爺的年紀了。”浦元心中感慨,“母親早已滿頭白髮,這張照片,卻讓兒子在媽媽心裡,永遠都是那年少的模樣。”

可能是看到蒲元也穿著軍裝,張玉梅老人有些激動,摸了摸蒲元的頭說:“麻麻看見你,高興得很!”在陝西方言裡,“媽媽”要發二聲“麻麻”的音,通常是指比母親年長而又像母親一樣親近的人。

老人像是忽然想起了什麼,執著地追問著大家的身份。耿小喬細心地趴在老人身前解釋著,但老人家實在弄不清楚志願者是怎麼回事。“最後我們只好說是烈士生前服役部隊的人,張媽媽聽著,一面撫著我的頭,眼角有些溼潤。”

臨行前,蒲元望著英雄母親,那一刻,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軍人身上的責任與作為烈屬的不易。

看完烈士父母,他对女儿说:以后我们常回家看看

03 “爸爸,烈士犧牲了,人們會不會就忘了他們?”

日過正午,一行人又趕去看望家住咸陽市涇陽縣的烈士父母程景彥、張玉芹。路過陝西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涇惠渠,蒲元心情有些許複雜,因為這不僅僅是灌溉面積達六個縣之多、“養育”著八百里秦川關中糧倉的一座水利工程,也是烈士犧牲的地方。

2004年5月,程景彥和張玉芹的長子,年僅22歲的程雷見有兒童不慎落入渠中遇險,來不及考慮自己不會游泳,便毅然下水救人,不幸遇難。沒有想到的是,一天之後,他們的小兒子程剛在打撈落水兒童和哥哥的遺體時,竟也被無情的渠水吞沒。

看完烈士父母,他对女儿说:以后我们常回家看看

△蒲元和烈士父親程景彥

“16年過去了,談起往事,張媽媽仍然忍不住落淚。”蒲元心底沉重,“儘管烈士父親程叔說國家每個月對他們都有補助,基本生活沒有問題,但他眼神裡,失去孩子的孤寂與落寞一眼就能看出來。”

還有西安市鄠邑區的烈士父母魏耕民、韓錦霞。他們的兒子,空軍中校魏相超,2018年1月在貴州執行任務時因戰機失事壯烈犧牲。“我和魏相超烈士都是軍人,也可以說是戰友,我比他……還要大1歲。”

韓錦霞和蒲元的母親同歲,看到韓媽媽抹淚的那一刻,他的眼眶也忍不住淌出淚來,“怕老人難受,我只能偷偷拭去。”

看完烈士父母,他对女儿说:以后我们常回家看看

看到蒲元、耿小喬夫婦帶著一雙兒女來看望他們,英雄父母就像見到自己的孩子們一樣,慈愛地不停給孩子們拿吃的拿喝的。孩子們還不能理解大人們言語間的哀傷,只是在院子裡無憂地玩耍,老人們見著,也漸漸歡喜起來。

看完烈士父母,他对女儿说:以后我们常回家看看

△蒲元一家與烈士父母合影

臨別時刻,兩位老人執意把蒲元一行送到村口,“車開出好遠,我回頭一看,他們還在原地遠遠地望著,不時揮動手臂。”

看完烈士父母,他对女儿说:以后我们常回家看看

有一天探望行動結束時,已是滿天星斗。

蒲元一直記得,在回程路上,讀四年級的女兒蒲有喬木突然問他:“爸爸,烈士犧牲了,人們會不會就忘了他們?”

他頓了一下,輕聲回答:“不會的,從今天開始,我們會永遠記住這些英雄。以後我們要常回家看看,看看這些可愛的親人。”

· END ·

圖文素材:蒲元

品牌傳播小組

看完烈士父母,他对女儿说:以后我们常回家看看

老兵回家

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以“撫慰戰爭創傷,倡導人性關懷”為使命,源起於2008年“老兵回家”公益行動,2011年在深圳市民政局註冊成立。

基金會致力於為戰爭背景下的個體生命提供人性關懷。

看完烈士父母,他对女儿说:以后我们常回家看看

↑掃二維碼,加入我們的守護行動

除春節前上門探訪烈士父母,疫情期間,基金會一直密切跟進爺爺奶奶們的健康情況。

3月處於防疫鞏固期,基金會正式啟動抗疫物資採購。

期待您和我們一起,在特殊時期對可愛的老人們送去溫暖和關懷!

看完烈士父母,他对女儿说:以后我们常回家看看

為烈士父母送去保護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