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天上雷公,天下海陸豐”?

三希正


“天上雷公,天下海陸豐”,咋一聽有如雷貫耳的感覺!為什麼會把海陸豐與天上的雷公聯繫到一起呢?請看:

一、海陸豐地處粵東沿海地區,這裡下雨前、後都會轟隆隆的打雷,有時候不下雨也會幹打半天雷。所以海陸豐人對雷公有敬畏的心理,“天上雷公”是他們心中揚善懲惡的正義之神。

二、海陸豐地勢空曠,又靠近海邊,平時說話不大聲,恐怕只能聽到風聲了。久而久之,海陸豐人說話的聲音都很大聲了。

三、明嘉靖年間,盜賊四起,倭寇乘機入侵南方沿海掠奪。都御史吳桂芳發動地方官府聯絡當他土著兵力,共同抗擊倭寇,因土著習水性,知地形,碣石一戰大獲全勝也,喜報捷達,龍顏大悅,皇帝曰:有如春雷貫耳,海豐也!

四、海陸豐人正直剛強、嫉惡如恨、敢幹人先。1922年,廣東海豐縣海城鎮人、青年革命家彭湃開始組織發動海陸豐農民運動,組織成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民協會——六人農會,建立了革命聖地:紅宮,彭湃被毛澤東譽為“農民運動大王”。

五、1921年,陳炯明第二次主政廣東,任廣東省長兼粵軍總司令。廣東的發展舉世矚目,中外輿論譽陳炯明為最偉大的領袖人物。海陸豐人民引以為榮,在外謀生的海陸人自覺面上有光。大家相約嚴身律己,不能給海陸豐丟瞼,不能給老總丟臉。活躍各行各業的海陸人,無不一身正氣。特別是粵、港的三輪車工人,幾乎都是海陸豐籍的退伍軍人,大多懂點拳腳,一身俠義豪氣。他們公平交易,從不欺詐。路見不平,總會出面相助,動輒大吼一聲:我是海陸豐人!恃強凌弱者總會退避三舍,稱:“天上雷公,地上海陸豐” !一句響亮的俗語,瞬間在粵港兩地落土生根。

這,就是“天上雷公,天下海陸豐”這名話的由來!


揚生解史


很多人都知道“天上雷公,天下海陸豐”這句話,可對於“天上雷公,天下海陸豐”的內涵、外延是什麼,真正瞭解的人卻少之又少,包括了自己海陸豐人。造成對這句話各人有各人的理解,甚至誤解。最為典型的是1988年法制日報有一篇《雷區裡的,無雷區》的文章,文章主要是說當時的海豐縣一個邊防派出所,反走私的事蹟。該文章引用了“天上雷公,天下海陸豐”這句,但他錯誤的將他理解為天上最惡的是雷公,天下最野蠻的是海陸豐,造成了許多外界人士不瞭解海陸豐歷史的誤解。

是貶是褒?

答:海陸豐地區的人,祖先基本是福建人,宋朝時遷至海陸豐,因受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的影響,形成了閩南人一種新的文化,即既有傳統的閩南文化,又有潮汕、客家文化的特殊的汕尾文化,使海陸豐人既不是閩南人,也不是潮汕人、客家人的汕尾人。汕尾的自然環境是海、沙、石,海陸豐人對大自的恩賜充滿希望和愛護。但因時代和環境的原因,舊時海陸豐人相信因果報應,因而對神產生親近、崇拜、畏懼的心態,這三種心態最典型的體現是對“雷公神”,在海陸豐人的心目中“雷公神”是宣揚善德,除棄惡行的揚善抑惡的神。所以,因各自的原因對“雷公神”親近、崇拜、畏懼。 舊時海陸豐人把自己遭到不公的行為寄託於“雷公神”為他主持公道,相信“雷公神”會使惡行者受到“報應”。至今,在海陸豐人罵惡人的口頭禪中仍帶有“你做歹事,小心雷公巧你呀”(你做壞事,小心雷電劈你)。所以,每當打雷時,遭到不公的人就認為,雷公在對為非作歹者發出警告,希望其停止作惡行為,如作惡者不停止作惡,“雷公神”會根據天條處罰他、或使他得到報應。海陸豐海、沙、石的自然風光,因歷史的原因,增加了神的神秘化,期望任何海陸豐人應懂得“天上雷公,天下海陸豐"的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