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 “雲監工”AI系統……成都TOD全都有!

3月23日,新津站“TOD+5G”公園城市社區示範項目開工。

事實上,新津站只是TOD超前佈局眾多高科技應用場景的代表之一。從推動建設“智慧工地”,到TOD綜合開發建設工程管理系統,成都軌道集團都已經逐步在TOD建設中推行起來。

引入AI系統 “雲監工”24小時在線

早上8點30分,陸肖站TOD項目的安全員劉維民一反常態,沒有第一時間去巡檢,而是徑直走向項目部。“我不是偷懶,而是有秘密武器。”

“從入場開始,我們使用面部識別系統,經過實名認證的人員才能驗證入場”,劉維民說。進入工地之後,智慧監控系統開始運行。在陸肖站TOD施工現場,高清變焦攝像頭和普通攝像頭組成的監控網絡實現了工地視頻監控全覆蓋。

沒想到 “雲監工”AI系統……成都TOD全都有!

據介紹,為全面提高發展信息化水平,增強BIM(建築信息模型)、大數據、智能化、雲計算等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能力,成都軌道交通集團下屬的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結合現價段成都市“智慧工地”平臺建設情況,同時對標國內標杆企業,學習其“質量、安全、進度、成本”現場管理先進手段,已啟動對TOD綜合開發建設工程管理系統的綜合開發研究工作,擬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施工現場管理效率及水平,保障TOD綜合開發的質量及安全。

沒想到 “雲監工”AI系統……成都TOD全都有!

“首個推進的是AI安全隱患自動識別子系統功能性研發。” 該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將利用TOD建設工地現場視頻,結合前端AI識別端,可實現24小時全覆蓋安全隱患自動識別。對未佩戴安全帽、裸土未覆蓋、汛期基坑積水等安全隱患進行自動監測,實時上傳管理系統,同時預警通知相關責任人員,立即對安全隱患進行處置,真正實現“雲監工”。

針對TOD在建項目,該集團還將陸續啟動特種設備自動化監控子系統的研發,通過安裝在塔吊、升降機等特種設備上的物聯網設備,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反饋,建立TOD作業數據的庫集。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稱,“通過‘雲監控’,可以對吊重、力矩、高度、限位、迴轉角度、碰撞等進行監測、反饋,對超限違規操作進行報警和限制,降低因違規操作、判斷失誤而引發安全事故的風險。”

沒想到 “雲監工”AI系統……成都TOD全都有!

TOD綜合開發數據平臺 實現協同管理

沒想到 “雲監工”AI系統……成都TOD全都有!

劉維民每天的工作重點,除了檢查項目、人員外,還有對施工車輛情況的監管。智能化的監控體系為他的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

“我們的車輛識別系統跟成都市相關平臺進行了對接,在平臺上登記過的運渣車都有記錄。要進入工地的車輛不僅要在平臺上登記,同時還需在車輛識別系統內登記,所以外來車輛、未知車輛、危險車輛自動被擋在了外面。” 劉維民介紹。

目前,該集團還啟動了對“智慧工地”內嵌TOD大數據管理平臺的研發,該平臺上線後將具備採集、彙總TOD項目施工過程信息、監控記錄、線上審批、工作提醒、表單自動化生成功能。“一方面,可以有效實現施工單位線上數據即時上傳、即時處理、即時調用的標準化管控;另一方面,解決項目多、距離遠、效率不高的管理困難,提升項目管理的時效性,防範末端管理失效。”

沒想到 “雲監工”AI系統……成都TOD全都有!

該系統將通過建設工地前端採集的信息,彙總形成的TOD建設工地信息數據庫,對各個項目的進度、質量、安全等實現線上協同管理,從而更加快速、客觀的進行大數據分析與處理,發揮信息化所帶來的更經濟、更專業、更高效、更可靠的智能管理特性。

“2020年,是成都TOD示範項目蓬勃生長,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建設整體成勢、提速發展的關鍵階段。隨著成都著力構建‘一源雙核四帶’生產力佈局,集團將乘勢而上,高標準推進TOD綜合開發,全面開啟‘軌道交通改變城市格局、TOD開發改變城市形態’的新徵程。”該集團負責人表示。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袁弘 供圖 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 編輯 楊華春 校對 代立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