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中國花大力氣引進的“野牛”船,為何只造了兩艘就停產?

sbwsw


只造兩艘野牛就停產的消息是老黃曆了,根據最新的照片顯示,國產第四艘,我國的第六艘野牛氣墊船已經建造完成。目前我國已經掌握了野牛氣墊船的相關技術,有能力,有條件對野牛氣墊船進行自主建造及改裝,而且還為野牛氣墊船配備了半潛船868艦,極大的拓展了野牛氣墊船的作戰半徑。

中國海軍對發展強大兩棲登陸作戰能力一直是不遺餘力的。為此中國購買了12322型“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艇。“歐洲野牛”的體積龐大,一直以運載能力強大而著稱。資料顯示,它能夠運載重達150噸的貨物,相當於3輛96式主戰坦克或者是10輛ZBD-97/04式步兵戰車,此外它還能同時搭載140名陸戰隊員。

“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能夠以大約55節的航速航行300海里(約合555公里)。而臺灣海峽平均寬度大約為270公里,最窄處僅有130千米。所以當中國決定購買“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不少人就已經意識到它的未來作戰用途了。

中國一共從烏克蘭訂購了4艘“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艇,其中前兩艘由烏克蘭建造,後兩艘由中國自主建造。由於烏克蘭內亂等原因,兩艘國產“野牛”的建造工作一度面臨較大困境,後來才逐步交付。那麼,難道中國不準備大量建造“野牛”,只准備國產化兩艘“野牛”就停產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中國海軍對“野牛”毫無疑問是有較大需求的,這四艘明顯是不夠的。不過,由於“野牛”本身技術還是非常複雜的,特別是它裝備的5臺同軸反轉螺旋槳設計的NK-12型發動機仿製難度較高,中國如果要完全國產化“野牛”,還需要解決發動機等相關技術難題。

加上“野牛”氣墊船設計年代久遠,很多設計已經比較落後,中國未來如果要量產仿製“野牛”氣墊船,自然不會進行簡單複製,肯定會進行相應的升級改進,這本身需要時間。

現階段中國海軍對量產“野牛”氣墊登陸艇其實並不非常急切,原因是中國國產的726A“野馬”氣墊船已經攻克所有技術問題,目前已經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儘管726A型“野馬”氣墊船的航程、運載能力明顯不及“野牛”,但它可以搭載在071級船塢登陸艦。前段時間中國海軍第五艘071綜合登陸艦已經服役,目前還至少兩艘在建造中,憑藉著現有的071綜合登陸艦和726A型“野馬”氣墊船,目前中國海軍兩棲登陸能力已經有很大提升,所以中國海軍有足夠的時間去等技術人員完全攻克“野牛”氣墊登陸艇的所有技術難題、進行全面的升級改進,等國產“野牛”氣墊登陸艇具備更強作戰性能後再來大規模仿製生產。


科羅廖夫


2009年我國從烏克蘭引進了4艘“野牛”氣墊船,簽訂了全套技術轉讓協議,其中後兩艘由烏克蘭協助在我國生產。按照合同,我國只有建造兩艘的權利,停產是在履行合同義務,彰顯契約精神。

龐大身軀的“野牛”

但氣墊船這款特殊武器並沒有得到削弱,而是更加重視了。完成“野牛”生產後,緊接著重新啟動了726A型“野馬”國產中型氣墊船的生產,相比老型號有了很多改進。雖然“野馬”不及“野牛”550噸的排水量,但200噸的排水量也可載2輛ZBD-05兩棲步兵戰車,或者80名陸戰隊員,航速最高達80節(約150公里每小時),航程320公里。從國產“野馬”的關鍵指標看,已經符合周邊海域的作戰需求。國產“野馬”還有一個大優勢,就是能夠藏在071船塢登陸艦肚子裡。海軍現有6艘071艦,每艘裝4艘國產“野馬”,至少需要24艘。目前,我國約有10幾艘“野馬”,數量還遠遠不夠。體積小便於隱蔽的“野馬”更利於機動作戰,另外相對廉價也是一個優勢。所以,現階段建造國產“野馬”更實在一點。

三座大山

氣墊船是船塢與兩棲登陸艦好幫手,離岸100公里釋放出氣墊船,半小時出頭就能抵達彼岸,沿內河而上可快速抵達敵中心區域。在島嶼中間防禦薄弱位置強行登陸,建立灘頭陣地,為後續力量登陸掃清障礙,達到分割、迂迴包抄的戰術目的。

隱藏在大山肚子裡的野馬

大山與野馬

有消息稱,我軍海軍陸戰隊將擴編至10萬人馬,075兩棲攻擊機也將建造服役。屆時,除了大量製造國產“野馬”以外,也可能重新啟動國產化“野牛”的生產,075兩棲攻擊艦肚子足夠大,將能裝載“野牛”。我們的目標已不僅僅是周邊海域,而是遠方的星辰大海。


紅龍軍團長


本題存在明顯的表述錯誤,目前,我國至少服役了6艘野牛級大型氣墊登陸艇,除了按照合同從烏克蘭購買的兩艘外,其餘4艘均在我國造船廠建造,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已經對原產於烏克蘭的氣墊登陸艇做了改動,在我國境內生產的野牛級登陸艇不僅把AK630近防炮換成了國產630近防炮,我們還拆除了該艇原有的火箭發射架與便攜式防空導彈(這主要是因為野牛級登陸艇在我國海軍中承擔的使命與俄烏等國不同),此外,國產“野牛”還換裝了更先進的國產電子系統,據說連動力系統也採用了國產燃氣輪機。話雖如此,我們對“野牛”級氣墊登陸艇的建造計劃不做過多揣測,但可以肯定的是,該型氣墊船與我國海軍的大戰略不太相符,因此,接下來,我們很有可能停造或者少造“野牛”級大型登陸艇。


“野牛”級氣墊登陸艇搭載能力強

目前為止,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艦(“野牛”級大型氣墊登陸艇)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氣墊類登陸船舶,它滿載排水量達555噸,標準排水量480噸,因此可以容納大量的武器裝備以及作戰人員。公開資料顯示,一艘“野牛”級氣墊登陸艇可以搭載150噸物資,也就是說,他完全可以搭載3輛主戰坦克,或者是8輛BMP-2步兵戰車,亦或是10輛BTR-80裝甲車作戰,除了上述重型裝備,“野牛”級登陸艇還會有將近20噸的多餘承重空間用來搭載140多名步兵。這麼強大的運輸能力奠定了該登陸艇無與倫比的搶灘登陸實力。

“野牛”級氣墊登陸艇岸轟火力強悍

再者,“野牛”級氣墊登陸艇自身武器系統非常強悍,由於它本身就有為登陸部隊提供岸轟火力的使命,“野牛”級氣墊登陸艇艇艏兩側各裝有一具MS-227 Ogon 22聯裝140mm多管火箭發射器,艦橋兩邊還各裝了一門AK-630 30mm六管旋轉機炮,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每組火箭發射器各配有66枚彈藥,AK630機炮每分鐘的射速則高達3200發,這種情況下,“野牛”級氣墊登陸艇對水面目標和岸上目標的打擊能力毋庸置疑。在五臺燃氣輪機的聯合作用下,上述氣墊艇的最高航速可達60節,這極大保證了“野牛”氣墊艇的突防能力,由於該型氣墊艇還裝備了兩組雙聯裝MTU-2短程防空導彈發射器,它也有一定的防空自衛能力。因此,在冷戰結束前後的漫長歲月裡,“野牛”級氣墊登陸艦曾帶給俄羅斯、烏克蘭等國非常大的優勢,就算這樣,“野牛”級氣墊登陸艦進入我國後,卻明顯有點水土不服。

蘇聯建造“野牛”級氣墊登陸艇的初衷

別的不說,“野牛”級氣墊登陸艦本來就是蘇聯為了保證在黑海、裡海以及波羅的海等諸多海域的海上優勢而特意研發的一款大型氣墊登陸艦。一般的氣墊艇至少在航程上滿足不了蘇聯軍方的要求,而“野牛”級卻彌補了這一短板,並且它的高航速也顯著提升了之前氣墊艇突防能力不足的劣勢。基於此,蘇聯一度計劃打造13艘上述氣墊登陸艦,但直到該國解體,這項龐大的造艦計劃也沒有完成。談及我國近些年有些許“疏遠”“野牛”級氣墊登陸艇的原因,上述問題便是第一個重要因素。

我國現階段不太重視“野牛”的原因

  • 我國海岸線漫長,從南到北,我們的海岸線長達1萬8千公里,就算是為了執行某些特殊的軍事任務,“野牛”級氣墊登陸艇也無法跨越海峽,更加無法單獨抵達我國海疆最遙遠的地方,要知道,“野牛”級的最大航程也就只有300海里。

  • 第二,“野牛”級大型氣墊登陸艇體型太大,現有兩棲船塢登陸艦根本無法搭載上述裝備

按照我國海疆的具體情況分析,“野牛”級大型氣墊登陸艇顯然無法單獨出海執行任務,萬一發生突發事件,它只能依靠輔助船隻抵達預定海域。令人遺憾的是,不僅我國,大部分國家的兩棲登陸艦船都無法拖運“野牛”級大型氣墊登陸艇。要知道,該氣墊登陸艇長57.3m,寬25.6米,1艘“野牛”的體積足以抵得上兩艘726型氣墊登陸艇,1艘071型綜合登陸艦或許無法搭載“野牛”氣墊登陸艇,但卻足足可以拉4艘726型登陸艇。反觀“野牛”則只可以依靠“東山島號”半潛船馱運,我們姑且不論一艘半潛船隻能拉1艘“野牛”,因為“野牛”氣墊登陸艇而專門建造更多的兩萬噸級半潛船顯然不划算,再說了,半潛船最多14節的航速也無法與整支兩棲艦隊相匹配,前面已經開打了,登陸艇才大搖大擺進入戰區豈不滑稽,而如果兩棲艦隊“照顧”半潛船航速的話則會讓突擊行動喪失突然性。

  • 第三,複雜的氣象條件限制了“野牛”級大型氣墊登陸艇的活動空間

我國海域多有大風大浪,並且伴有颱風等極端惡劣氣象條件,這與一些內海有根本不同,別的不說,南部海域動輒就是兩米多的大浪,這會讓“野牛”級大型氣墊登陸艇寸步難行。複雜氣象條件下不能出海,難道要靠半潛船拖著遛彎兒嗎?

  • 第四,“野牛”級大型氣墊登陸艇已經不適應我國海軍的整體發展戰略了

2009年,我國與烏克蘭簽訂合同時,的確需要一款性能穩定,對陸、對海打擊能力超強的大型氣墊登陸艇,但現在,該型艦艇必須與整體發展思路一致,就算“野牛”級再強悍,它也始終需要被船塢登陸艦搭載。目前,我們已經有6艘071型船塢登陸艦服役,075型兩棲攻擊艦也很有可能於明年服役,這種情況下,必須有大量配套氣墊登陸艇下水才可以滿足兩棲戰艦需要,上述兩款兩棲艦雖然無法搭載“野牛”,但卻可以容納3---4艘726A型氣墊登陸艇。與“野牛”相比,726A型氣墊艇雖然搭載的裝備及人員數量有限,但架不住它的量大呀。

未來,我們或許會建造五六十艘726A型氣墊登陸艇,以一艘該型艦艇可以容納1---2輛步兵戰車外帶80人陸戰隊員來算的話,1艘071型船塢登陸艦出動,它的搶灘登陸能力絕對不會比“野牛”差多少,多艘071出動則完全具備碾壓“野牛”級的優勢,並且,其穩定性和戰場生存能力還更高,基於此,我們對“野牛”級大型氣墊登陸艇不太重視也就可以理解了。

尊重客觀事實,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歡迎關注


兵器世界


沒有停產。看去年的新聞,第5艘、第6艘都建造完了。網友們把它們稱為“中國野牛”,因為與“歐洲野牛”除了外表相同,很多地方都根據自己的需要變了,例如原先的火箭發射器、便攜式防空導彈發射架等都拆了,艇載的電子設備、燃氣輪機也都換成了國產的。

“歐洲野牛”滿載排水量達555噸,實際上就是小型氣墊登陸艦,最大航速達63節,運兵能力360人,密集裝運可達500人。運裝備能運3輛主戰坦克,或者8輛裝甲車、步戰。像海峽這兒的登陸作戰,“歐洲野牛”登陸艇能發揮很大作用,兩三個小時就能到達對岸,大大縮減兩棲登陸的時間,提高兩棲作戰的突然性,減少傷亡。而且“歐洲野牛”能夠上陸的地段多,這還提高了兩棲作戰的靈活性。相反,對岸的防禦難度則會大增。
“歐洲野牛”雖然無法由071船塢登陸艦搭載,但是海軍現在有半潛船,還可以徵用民間的半潛船,這些半潛船都可以搭載。如此一來,“歐洲野牛”可用於更遠的海域進行兩棲作戰。我國在進口武器裝備時向來都很慎重,很少花冤枉錢。當初引進“歐洲野牛”是為了統一,現在開始在擴展其運用範圍。所以不僅要看到它的建造情況,也要注意注意半潛船之類輔助艦船的發展消息。當然,這種使用範圍的延伸,根本上還是由於我海軍以及空軍作戰範圍不斷擴大,能夠為“歐洲野牛”提供有效的掩護和保障。(S)


聯合防務


【點擊關注,有問必答】中國海軍從烏克蘭引進“歐洲野牛”大型氣墊登陸艇,可謂一波三折,當時合同是4艘(烏克蘭承建2艘,之後在烏專家指導下在國內承建2艘),總價3.15億美元。2013年,首艘“野牛”抵達中國廣州。在烏克蘭“大海”造船廠被俄羅斯控制之前,烏方對華緊急交付了第二艘,其餘兩艘在國內建造。

隨後,我們發現,中國的國產“野牛”製造似乎緩慢,由於烏克蘭“大海”造船廠被俄羅斯佔領,俄方要求中方將剩餘尾款支付給俄羅斯,(兔子最後好像就是把尾款轉給了毛熊,心疼為我們做出貢獻的小烏兄弟三分鐘),但由於野牛的技術一直是烏克蘭所有,俄羅斯本國海軍多年來也僅有3艘野牛,因此中國在後續製造野牛時候似乎遇到了一些技術難題,以至於拖了幾年都沒見到第三、四艘服役的情況。



所以,影響野牛一直沒批量生產的重要因素,可能還是技術問題,現有的四艘服役也是一波三折,前兩年,有傳聞,中國要將希臘海軍服役的野牛登陸艇購入國內,最後也僅僅成了傳聞。由於缺少烏方專家的具體指導,國內可能也在逐漸吃透野牛的技術,在將來,野牛大型登陸艇是否會繼續建造,這要根據海軍的需要以及形勢的需求和技術的掌握都有至關重要的關係。通過製造野牛登陸艇,也為我國多年來同樣建造緩慢的國產726野馬氣墊登陸艇提供了參考,也許進口野牛登陸艇的意義和蘇35相差無幾,一是為了進行技術參考,二是對一線部隊的裝備補充,未來,野牛氣墊登陸艇搭乘半潛船或直接裸奔,配合071船塢登陸艦搭載國產野馬登陸艇,臺海以及釣魚島甚至南海局勢的天平將進一步向我方傾斜!祝願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祝福中國海軍70週年華誕!



壹和防務觀察


“野牛”是成也“太大”敗也“太大”,況且中國看中的是“野牛”的本身也不是完美的。所以到目前為止中國實際只有2艘烏克蘭原裝“野牛”和2艘自制“野牛”,一共4艘。從下面這圖確實能看出“野牛”夠大,那個步戰車顯得是多麼“渺小”

“野牛”級氣墊船的正式代號為12322型氣墊登陸艦,排水量達到550噸,是世界上現役噸位最大、運輸能力最強的氣墊船。其裝載量可以保證3輛50噸級主戰坦克或300名以上的士兵進行搶灘登陸,3臺UGT6000推進燃氣輪機和2臺UGT6000舉升燃氣輪機使其擁有最大超過60節的航速(超過100公里/小時)。“野牛”的出現極大保障了蘇聯在黑海地區的兩棲作戰能力,可以不依賴登陸艦直接用氣墊船將兵力投送到黑海沿岸。下圖為各型現役的氣墊登陸艇/船對比,最上面的“賊鷗”就是“野牛”

作為一款超大型氣墊船,島嶼眾多的中國自然也把眼光放到他的身上,特別是面對時局複雜的海峽和南海問題。“野牛”自身300海里(560公里)的航程足夠由大陸沿岸出發往返海峽,有海南出發最遠可以抵達西沙群島(越南爭議),數艘配合單次可以高速投送一個兩棲營的兵力。2009年,中國與烏克蘭達成協議引進2艘原裝“野牛”並進行技術轉讓,2013年5月首艇抵達中國,2014年3月二號艇抵達中國,而中國自行建造的2艘也由黃埔造船廠建造。

但是為什麼只有4艘就不再繼續建造了,開頭我說“野牛”是成也“太大”敗也“太大”,巨大的體積即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考慮到“野牛”的艦長達到56米,寬也達到22米,超過世界上任何兩棲船塢登陸艦和兩棲攻擊艦的承載能力,所以實際上“野牛”只能獨立出動,活動範圍也只是300海里(配合半潛船)。而且單獨出動面對方強大的火力是否能夠壓制還是一個大問題,畢竟“野牛”只有2門630近防炮和2座多管火箭發射裝置。下圖為2萬噸級的868型半潛船搭載“野牛”

與“野牛”相對應的就是726A型氣墊船,從噸位和投送能力來看726A只有“野牛”的三分之一,一次只能搭載1輛主戰坦克。但是726A能適應我國071型船塢登陸艦和075型兩棲攻擊艦,可以隨大型兩棲作戰編隊達到任何作戰地域,不受300海里的活動範圍限制。而且強大的兩棲攻擊艦編隊可以動用海空火力對登陸地域實施強大的海空火力壓制,保證兩棲登陸的順利進行。我國目前擁有8艘071型,每艘可以攜帶4艘726A,也就是說實際投送能力比1艘“野牛”還要強大。從這個角度考慮,其實726A的適應性遠遠比“野牛”要強,實用性和活動範圍都是比“野牛”適合中國海軍的。

回來再說一下UGT6000型燃氣輪機,除了“野牛”之外中國的726型氣墊船也是用的UGT6000型燃氣輪機。這種燃氣輪機的原型是蘇聯Tu-95型戰略轟炸機使用的NK-12航空渦槳發動機,單臺功率達到1萬馬力。但是5臺笨重的UGT6000推動龐大的“野牛”還可以,安裝在較小726上卻佔用巨大的空間併產生極大的噪聲和震動,所以726型氣墊船實際只建造了區區2艘就因為發動機暫停了,因為當時中國還沒有同類產品。直到中國在以WS-10“太行”核心機基礎上研發的QC-70成功後才得以繼續發展726併成命名為現在的726A。


雛菊西瓜Peterpan


我國從烏克蘭引進兩艘1232.2型氣墊登陸艇並自行建造兩艘後,停止了繼續生產。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該型艦艇與我國當前的軍事鬥爭戰略不相適應。

1232.2型登陸艦是蘇聯在20世紀80年代設計建造的兩棲作戰艦艇。其設計任務是在黑海和波羅的海沿岸搭載海軍步兵部隊和陸軍部隊實施兩棲突擊。

波羅的海地區和黑海地區

波羅的海長約1600km、平均寬度190km、瑞典、挪威等國沿岸多為由冰川運動形成的峽灣、灘塗多硬質岩石,沿岸縱深地帶林木茂密,湖泊河流水系發達;黑海東西長1150km、南北寬611km、最窄位置263km、土耳其沿岸多為崎嶇不平、岩層裸露地貌,降水充沛、有密林與草甸。

瑞典沿海峽灣與土耳其黑海沿岸

以波羅的海和黑海沿岸的地形地貌,適合實施搶灘登陸的灘頭數量稀少且設防嚴密。排水型的兩棲艦艇在密佈鋒利堅硬的岩石的灘塗搶灘後退灘困難,且水線以下部分容易受損。海岸縱深地帶水體密佈、地面泥濘、間或有沼澤,車輛機動困難。

綜上,在波羅的海和黑海沿岸使用大型氣墊船投送登陸兵力,相比於使用傳統登陸艦艇,可以規避地形障礙,因此登陸場的選擇更加多樣。而且在這樣的半封閉海區,從基地到作戰地域航程短,氣墊船不僅能達成攻擊的突然性,還能依託高航速快速往返。

1231.1型氣墊登陸艇

按照當時蘇聯的作戰想定,其兩棲兵力主要用於在敵方沿岸淺近縱深登陸,從側翼實施襲擾,配合正面的地面裝甲集群突擊。所以,在研發氣墊登陸艦艇方面蘇聯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在1232.2型之前,就發展有排水量350噸的1231.1型大型氣墊登陸艇和可以由1174型大型登陸艦攜帶的1205和1206型氣墊登陸艇。

在引進1232.2型氣墊登陸艇之前,我國早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就開始了氣墊船的研究。1978年我國建成了自行研製的第一型軍用氣墊船716型。之後在1979年完成722型氣墊登陸艇試製。但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722型在可靠性和運載能力上有均有欠缺,因而未能投入批量建造。

722型氣墊登陸艇

之後,我國又自行研製並小批量裝備了用於輸送人員的724型小型氣墊登陸艇。2003年開始建造的072A型大型登陸艦每艘可攜帶兩條724型。

724型氣墊登陸艇

因為對東南某省軍事鬥爭準備的需要,我國在2009年與烏克蘭簽署了進口1232.2型氣墊登陸艇的合同,其中前兩艘在烏克蘭建造,後兩艘轉讓技術後由我國自行建造。


國產1232.2型氣墊登陸艇

引進建造1232.2型氣墊登陸艇,是為了在跨水天線登陸中有更強的重裝投送能力。臺灣海峽長約410km、南口寬約410km、北口寬約200km,其寬度正好處於大型氣墊登陸艇的作戰半徑內。按照當時的計劃,以1232.2型氣墊較強的運載能力,可以運送重型戰鬥車輛高速越過泥濘難行的灘頭,對敵方縱深發起襲擊,配合正面的搶灘登陸。

而臺軍方面自然“盡在掌握”。近年來的“漢光”系列軍演中,總是少不了模擬我軍使用氣墊船從淡水河口突入對臺北發起攻擊。

經過了近70年的經營,臺灣島西岸的灘頭全部實現了要塞化,遍地永備工事、密佈障礙物和地雷,再這樣的環境下實施跨灘頭衝擊,難度極大。氣墊船相對於普通排水型的艦艇,其實是比較脆弱的。在戰場上難免與諸如鹿砦、鐵絲網、拒馬等障礙物剮蹭,再加上漫天亂飛的子彈與彈片,氣墊圍裙難免破損。另一方面,氣墊船巨大的體積和航行時的噪音也難以隱蔽,很容易成為敵方集火的對象。因此,指望依靠氣墊登陸艇強行衝擊預設防禦陣地是不現實的。

隨著人民海軍的實力不斷提升,我軍的遠海護衛與投送能力大大增強。以071型綜合登陸艦為代表的大型兩棲作戰艦艇相繼開始建造與服役。在新型驅護艦甚至航母的掩護下,我軍已經具備了繞道臺灣東海岸實施登陸作戰的能力。而前出臺灣東海岸的航程,已經遠遠超過了1232.2型的作戰半徑,而因其龐大的體型又少有合適的運輸平臺可以攜帶。

氣墊登陸艇高速、對灘頭地形要求低的特點,一直是為我軍重視。與美軍LCAC類似的726型氣墊登陸艇就成為了當前我軍的首選。

美軍LCAC氣墊登陸艇

國產726型氣墊登陸艇

726型氣墊登陸艇全長30.00m、型寬16m、正常排水量150t(滿載160t)、最大航速80kn、續航里程300km、燃氣輪機(QC-70)動力。每艘726型氣墊登陸艇可以裝載一輛96系列主戰坦克或兩輛ZBD-04A履帶式步兵戰車或者80名登陸人員。每艘071型綜合登陸艦可以攜帶4艘726型氣墊登陸艇。目前,726型氣墊登陸艇正在大批量建造中。


美國AAV-7型兩棲突擊車

蘇聯ПТ-76水陸兩用坦克

ZBD-05兩棲步戰車

ZTD-05兩棲突擊車

與其他國家不同,以ZBD-05兩棲步兵戰車和ZTD-05兩棲突擊車為代表的我軍兩棲作戰車輛具有較強的火力與較快的水面航速。例如:美軍的AAV-7兩棲突擊車只有40mm榴彈發射器和12.7mm機槍,水上航速僅13km/h;俄羅斯的ПТ-76水陸兩用坦克只有76mm火炮、水上航速僅10km/h;我軍ZDB-05兩棲步戰車有30mm機炮和HJ-73C反坦克導彈,水上航速40km/h、ZTD-05兩棲突擊車有105mm低後坐力主炮、水上航速40km/h。可見,我方搶灘兵力配備的火力是相當強大的。

但是,兩棲裝甲車輛有個巨大的缺點——皮薄餡兒大——在水裡航渡還好,就漏出個炮塔,上了灘頭打碉堡也說得過去,但是再向內陸挺近可就不好玩兒了。要像縱深發展,還得靠正緊MBT(主戰坦克)和重型IFV(步兵戰車)。然而,在沒有港口的情況下卸載重型裝備是非常勞神費力的,更何況鬆軟泥濘的灘頭不可避免的會發生陷車。這個時候,氣墊船的優勢就顯現了——在先頭部隊基本佔領灘頭陣地後,將運送重型戰鬥車輛迅速至沿海公路上發展攻勢——讓預備隊快速投入戰鬥。

對於我軍,氣墊登陸艇是一種快速投送預備隊的運輸工具,而不是用來突擊的矛頭。

除了臺海,南海也是我國的重要作戰方向。但是,與大多數人想象中兩棲登陸作戰不同,南沙島礁的戰場容量,甚至都難以容納連一級的登陸兵力。南沙群島中目前面積最大的美濟礁人工島不過才約5.6km2而已,被非法佔據的最大天然島嶼中業島面積不過0.33km2(南威島經過人工填海達到0.48km2是被佔島嶼中最大的)。以1232.2型3~10輛作戰車輛或360名作戰人員的運力,完全是有勁使不上。

南沙群島

另一方面,南海方向最大的中轉站,西沙永興島距離南海艦隊主要基地之一海南三亞榆林軍港的直線距離為330km,1232.2的自持力只夠單程前往。而從永興島出發前往渚碧礁單程約680km、前往美濟礁單程約840km、前往永暑礁單程約1040km,距離甚至超過了1232.2型的最大航程(300n mile=555.6km)。

而戰時對於南海島礁的控制,也不是以駐守兵力為主,而是以作戰艦艇對周邊海域的火力控制來實現的。

氣象也是一個容易被吃瓜群眾忽略的問題。波羅的海和黑海是典型的半封閉海區,一年中除了個別時段有大的風暴外,其餘時間都是一片風和日麗。然而南海地區無風三尺浪,平均每年有78天雷暴天氣,6~10月的西南季風盛行期颱風家常便飯,而11月至翌年3月東北季風盛行期平均風力6級以上。這樣的天氣條件,可吃不消。

因此,在作戰角度1232.2型對於南海方向而言意義有限。


戰鬥機解說家


停產應該是沒有,但是已經大幅度放緩野牛級氣墊登陸艇的建造了。野牛級氣墊登陸艇排水量555噸,是目前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氣墊登陸艇,大到沒有任何一艘母艦可以塞得下它。一開始我國覺得它體格巨大,裝載能力出眾,有著出色的性能。但是在引進其相關技術,實現國產之後,瞅著它巨大船體,心在滴血。現役最大的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裝不下它,正在建造的075型也不能。再加上野牛級相當耗油,根本沒辦法遠洋作戰,所以它出任務,只能安排一艘半潛船拉著▼。


555噸的排水量,150噸的運載能力,野牛級一次衝灘登陸可以攜帶3輛主戰坦克,滿編一個連的海軍陸戰隊士兵,性能相當出色。但同時,野牛級裝備有五臺UGT-6000燃氣輪機,其中三臺負責驅動船身後部的三臺驅動風扇,剩餘兩臺負責給氣墊充氣。五臺燃氣輪機同時運行,油耗大得驚人,於是其續航能力僅僅有600海里,甚至不夠從港口出發,在南海兜一個圈子。於是就有文章開頭,東山島號半潛船拉著野牛級增加航程的操作。

體格太大,是我國放緩野牛級建造的根本原因!根據當年和烏克蘭方面的合同,我們從烏克蘭直接購買兩艘野牛級,然後引進其研製生產技術,後續由我國負責建造。之所以會出現這麼一項合作,一是當年我國在氣墊登陸艇領域內一片空白,烏克蘭有技術卻缺錢,是不可多得的合作伙伴和技術來源。再有一點就是我國島嶼受到周邊國家覬覦,我們需要一款強有力的登島利器來應付不可預知的衝突事件。

在野牛級交由黃埔造船廠建造後,計劃一共是4艘,但是後來卻只建造了兩艘。這是因為,野牛級體格太大,無法裝進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進行遠洋作戰。野牛級目前能夠做的,僅僅是保證600多海里以內的近海登島作戰。而就目前情況來看,隨著我國迅速崛起,周邊威脅降低,4艘野牛級足以成為三大領海的定海神針。在需求已經滿足,技術已經掌握的情況下,很明顯,建造可以塞進071和075型等兩棲艦船的小型氣墊登陸艇成為了我國目前的剛需。

075成功在即

中國海軍要走出去,要成為藍水海軍,除了天天強調的航母打擊群之外,兩棲登陸力量也不能忽視!在這樣一個戰略大背景下,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開始加快建造,075型兩棲攻擊艦也嶄露頭角,與之配套的726型氣墊登陸艇也開始抓緊建造。▼這是我國航空工業研製的726型氣墊登陸艇,排水量150-160噸,衝灘速度可以達到60節,絲毫不遜於野牛級。726型氣墊登陸艇擠死它的對手野牛級,最大的優勢是體格較小,同時載重也達到50噸足以裝載一輛主戰坦克進行衝灘登陸。726型氣墊登陸艇綽號“野馬”,可以一次性攜帶ZTD-05兩棲突擊車一輛,ZBD-05兩棲步戰車兩輛和海軍陸戰隊80名!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的船塢可以一次性攜帶4艘726型氣墊登陸艇,在一萬海里以外,一次性運送將近一個營的兵力進行登陸作戰。所以從未來遠洋登陸作戰來看,最適合中國海軍的是726,而不是野牛,野牛放緩建造也就是情理之中。

再說一句題外話,不知大家看著726有沒有很眼熟?給大家看一下美國LCAC氣墊登陸艇的照片▲,是不是和726很像,幾乎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什麼技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會出現趨同性都是表面化,這很明顯又是兔子從前蘇聯手裡挖來了基本技術不滿意,然後又照著美帝的思路對其進行升級,最後搞出來的726實際上用的前蘇聯技術,卻長了一張美國的面孔。不過這也是我國對這項技術做到了消化吸收的成果,是我們的一次進步。說真的,武器抄襲我覺得一點也不可恥。武器造出來只要能弄死敵人就是好武器,至於怎麼弄出來的,根本沒人在意。


赤焰噠噠噠


不為別的,只因071的船塢裝不下的野牛,外加上氣墊艇不適合遠距離輸送登陸部隊和武器裝備。在075型兩棲攻擊艦還沒服役之前,不建造太多的野牛氣墊艇用處不大,而且野牛的維修保養還耗錢。

尺寸的原因

野牛氣墊登陸艦再不適用氣墊是的長度寬度就達到了56.2米、22.3米,使用氣墊之後達到了57.3米和25.6米;而071型綜合登陸艦的全寬只有28米,剔除兩邊的側壁之後(從上圖我們也看得出船塢兩邊的艦體有一定的厚度),071的船塢沒有多少地方放得下滿載排水量555噸的野牛了。

等待075

目前各大媒體網站都爆出我國正在建造首型兩棲攻擊艦075型,根據目前猜測流傳的數據來看,075型兩棲攻擊艦的長度寬度分別達到250米和34米。如果這些都是屬實的,那麼野牛就有母艦了。但是還有數量的因素要考慮,即使075的報道屬實,那一艘075最多也就能夠裝下3艘。以我國目前造船業的實力,野牛很多造船廠都能建造,而4萬噸的075就有一定造成實力的船廠能夠建造,075也不可能一下子建造那麼多,野牛也就不及著造。

性能雖好,但價格昂貴

野牛氣墊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陸艦,5臺燃氣輪機(2臺用於提升,3臺用於推動),讓野牛擁有63節的最高航速,55節航速下能跑300海里;能夠選擇運送以下之一:

3輛主戰坦克

8輛兩棲坦克

10輛裝甲車和140名士兵,

8輛裝甲運兵車和140名士兵

500名武裝士兵

不過555噸的滿載排水量單價8000萬美元有點小貴。希臘2001年到2005年引進4艘後就因過高的維護保養費,在2014年將4艘野牛全部提前退役。

野牛從建造到後期的維護的費用都顯得太高。如果大批量建造會帶來額外的高額費用,用處還不大;技術已經引入,有需要再大批量建造也為時不晚。


軍見


眾所周知,前些年我們從烏克蘭引進了“野牛”氣墊船,它的性能在登陸艇中是非常出色的,其發動機也是非常先進的。引進“野牛”氣墊船的同時,還進行了技術轉讓。據報道,兩艘氣墊船由烏克蘭製造,另外兩艘由我們自行建造。有很多軍迷感到不解的是,為什麼“野牛”氣墊船隻生產了兩艘?其實可以這樣理解。任何一種武器裝備,如果有需要的話就會研究和生產,如果沒有太大價值的話就會暫時停產。之所以不再生產“野牛”氣墊船,原因就是在現階段,我們暫時不需要太多這樣的裝備。

“野牛”氣墊船“牛”在哪?

“野牛”氣墊船不是戰艦,只是一艘登陸艇,只不過比較大而已。那麼,“野牛”氣墊船到底有何亮點和先進之處,“牛”在什麼地方呢?

資料顯示,“野牛”氣墊船的排水量為500多噸,內部空間比較大,可容納3輛主戰坦克或者10輛步兵戰車或者10輛裝甲運輸車,如果只搭載人的話,一次可運送500名陸戰隊員。可見“野牛”氣墊船雖然噸位不大,但是運輸能力還是相當強的。另外,“野牛”氣墊船的動力也很充沛,安裝了

5臺燃氣輪機,總功率5.8萬馬力,最高航速可達60節,也就是110多公里/小時,相當於汽車在高速上行駛的速度。如此快的速度,可以減少登陸部隊暴露時間,提高登陸效率。

為什麼要引進“野牛”氣墊船?

引進“野牛”氣墊船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我們不妨從三點進行思考。第一點是我們需要通過引進“野牛”氣墊船來提升登陸作戰能力,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的登陸裝備和艦艇還不夠強大,不夠先進,所以需要通過“野牛”氣墊船來補充和強化。

第二個原因是希望通過引進“野牛”氣墊船及其技術,掌握氣墊船方面的建造技術,即便現在不需要,但是一旦需要量產的話,可以快速地生產。第三點是在引進“野牛”氣墊船的同時,一併引進了它的MT-70發動機(UGT-6000燃氣渦輪機),能夠提升我們在燃氣渦輪機方面的技術水平。所以,“野牛”氣墊船還是具有很大利用價值的。

為何只造了兩艘就停產?

按照當時的協議,我們將自行生產兩艘“野牛”氣墊船,所以在完成生產任務後,就沒有再繼續生產。

第一個原因是,近年來海軍艦艇的發展十分迅速,我們有了更大型的兩棲登陸艦,甚至是兩棲攻擊艦。像“野牛”氣墊船這樣的小型登陸艇,作用相對沒有那麼大,不是急需生產的裝備,所以就停產了。但是我們已經掌握了建造技術,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快速投產。第二個原因是,“野牛”氣墊船雖然性能很突出,但是很多方面其實已經落後了,電子設備也需要更新換代,因此需要進一步的完善。第三個原因是,“野牛”氣墊船的大小比較尷尬,不太適合放入兩棲登陸艦,不像726型氣墊登陸艇那樣方便易用。所以綜合以上各種原因,“野牛”氣墊船就暫時停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