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昌吉:紮根在基層,奮鬥在基層

記最美大學生村官陰昌吉

在四川省瀘州市瀘縣雲龍鎮有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學生村官,他安安靜靜的走進鄉村,但是卻給鄉村帶來了轟轟烈烈的變化。他是始終奮鬥在鄉村建設一線的大學生村官,也是不畏酷暑堅守在講臺的暑期支教志願者,他身上有很多的標籤,每一個都是他踏遍鄉間泥濘小路的腳印,每一個都是黑板上橫折豎彎鉤劃過的印記,他就是最美志願者大學生村官陰昌吉。

陰昌吉是我校旅遊學院2010級旅遊管理教育專業畢業生,2014年由學校旅遊學院推薦,四川省委組織部到校選聘到基層的大學生村官。他是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會新農基金聯合發起人,瀘縣樂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四川省天府夥伴計劃成員,致力於青少年發展教育,社會組織培育孵化,殘疾人就業創業幫扶,社會企業探索。他始終牢記“川農大精神”,紮根基層,服務社會,為建設美麗鄉村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紮根鄉土,奉獻青春

從農村走出來的陰昌吉深深地明白,無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紮在土裡,這個根就是基層的廣袤天地,在這裡以夢為馬,不負韶華,讓最美的青春之花綻放在最需要他的地方。

瀘縣是一個是勞動力輸出大縣,農村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問題嚴重。暑期炎熱漫長,留守兒童安全事故頻發,而暑期愛心老師的到來既解決的無人陪伴的安全問題,也輔導了孩子們學業上的難題。

5年來,他一直和母校開展多種的合作,為更多有愛心的大學生志願者到全國各地開展社會實踐提供機會,2019年更是達到100餘人。五年如一日的堅持,陰昌吉一共組織了來自全國各大高校支教老師近1000人次,為瀘縣20個鄉鎮帶去支教,為超過5000個家庭帶去免費的暑期教育,為6萬人次農村留守兒童帶去陪伴。

2014年他返鄉擔任大學生村官,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瀘縣雲龍鎮楊高村開展“樂鄰-關注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樂鄰-快樂的年齡,快樂的鄰居”等大型公益活動,在基層播下公益的種子。當初那個給留守兒童做出承諾的人以另一種身份回來,初心未改,赤誠依舊。

帶動產業,脫貧攻堅

只有褲兜鼓起來,村民的生活才會好起來。如何帶動楊高村產業發展起來,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村民人人過上好日子,這是陰昌吉一直以來的心結。

通過走訪,陰昌吉發現楊高村缺乏對空巢老人、貧困家庭的關心、關愛氛圍,缺乏積極上向的生機。實現村裡產業興旺、鄉風文明、鄉親生活富裕的決心在他心裡深深紮根。而村民們對這個初來乍到的大學生更多是好奇、疑惑和些許的不信任。疑惑有遠大前程的大學生為什麼回來村裡,也擔憂讀書先生怎麼會吃得了農村的苦,肯定待不久。

行動無聲,卻是最有力的證明。陰昌吉走訪村裡的各個角落,翻遍各式助農興農書籍,不斷對外尋找適合村裡發展的項目,積極向有先進經驗的鄰村討教學習。廢寢忘食、殫精竭力地為村莊某一條好出路。為的是曾經對鄉親們的許諾,“我們能富起來嗎?”“能啊,有我在,我們一起加油一定可以的!”腳下沾滿的泥土,終會化作走向富裕生活的希望。

2017年、2018年組織開展雲龍鎮“2+1”電商扶貧幫扶計劃,解決了收入不達標貧困戶5戶,解決就業30餘人次。2018年陰昌吉攜手騰訊、支付寶、淘寶等企業策劃“雲龍村寨產業扶貧幫扶計劃”,募集善款165萬;攜手微笑明天基金會新農基金策劃名為“鄉村振興-產業扶貧”參與第六屆中國慈善展,將他們的雲龍村寨產業扶貧幫扶計劃通過深圳慈善展讓更多人參與和支持,為接下來“雲龍鎮鄉村振興-電商扶貧”奠定堅實的基礎。

2019年是脫貧攻堅決戰年,陰昌吉依然堅守在扶貧道路上。今年他有兩項計劃:一是讓瀘州有唇顎裂的農村孩子免費做手術,再次擁有微笑,在這裡我們呼籲瀘州市範圍內所有的需要幫助的孩子家長跟他聯繫,同時也希望愛心人士給他提供需要幫助家庭的信息;二是讓教育扶貧依然繼續,2019年將在這瀘州35個村委農村留守兒童帶去陪伴,讓扶貧更暖心,扶貧能扶志,讓教育改變家庭。鄉村振興,教育先行。他通過一件件公益活動,培育一批批公益人,引進一個個公益項目,帶入一批批志願者為教育扶貧事業保鮮,為這份大學生村官工作保鮮,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印象川農人 | 陰昌吉:紮根在基層,奮鬥在基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