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產後,奶水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關?

李豔勤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純母乳餵養的好處,也有很多媽媽堅定不移的執行純母乳,但是因為我們無法判斷每次的泌乳量,不能像奶瓶那樣有精確的刻度,所以奶水分泌的多少,寶寶夠不夠吃,成為每個媽媽最關心的事情。

奶水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關呢?

要想明白奶水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關,就一定先要了解奶水的生產過程,從哪來的,怎麼運輸,到哪去,追根溯源,搞清楚奶水生產的各個環節才能找到使奶水變多的方法。

從奶水生產的過程來分析如何提高奶量

關於奶水生產有這樣一個比喻,是非常接地氣的:寶寶是媽媽的客戶,媽媽的乳房是分泌乳汁的工廠車間,媽媽的大腦就是接收訂單和發送指令的老闆啦,從這個過程裡可以看到,有三個環節和奶水的多少有關。

1、客戶的需求----寶寶的吃奶次數

寶寶需求越多,訂單就越多,隨著寶寶的胃容量和吸吮能力的不斷增加,對乳汁的需求量就越來越大,每一次吃完奶,大腦都會記住這一次的訂單量,下一次寶寶吃奶的時候,大腦就會按照這個量給乳房發出指令:奶量只能多不能少。

相反,如果有段時間,寶寶生病了或者媽媽生病了,或者厭奶期、媽媽重回職場等其他特殊情況,寶寶吃奶的次數減少,那麼這段時間,媽媽就能明顯的感受到奶量減少了,所以,職場背奶媽媽為了保持奶量是很辛苦的。

因此,在這一個環節裡,增加奶量的技巧為:

  • 早開奶,早吸吮,早接觸,產後一小時內就讓寶寶吸吮,為後期泌乳開個好頭。
  • 每天吸吮8-12次及以上,尤其是新生兒,保持一定的吃奶次數才能讓媽媽順利渡過產後生理性腫脹。
  • 保證單邊吸吮時間不低於10分鐘。

2、工廠車間的正常運行----媽媽的乳房健康

媽媽的乳房裡有很多部件,有生產奶水的腺泡,有運輸奶水的乳腺管,有噴出奶水的乳頭,各個部件相互協作配合,有條不紊,最終在寶寶含住乳暈吸吮的同時把奶水“擠壓”給寶寶。

一旦任何一個部件拋錨了,就會影響整個生產,影響產量。而傳統餵養經驗裡,總是忽視這個工廠的作用,單純以為奶水全部是媽媽喝湯喝出來的。

從這個環節裡可以總結出,影響奶量的因素為媽媽的乳房是否健康,尤其是乳頭,很多乳房問題都是因為乳頭受損,因此,要格外注意這幾點:

  • 確保正確的含乳姿勢,寶寶需要張大嘴巴,啊嗚的一口含住乳暈,而不是乳頭,通過口腔吸吮的也是乳暈,吃奶時寶寶的下巴是緊貼著媽媽乳房的,正確的含乳姿勢是不會造成餵奶疼的。錯誤的餵奶姿勢很容易形成乳頭破損,別看乳頭看起來黑不溜秋很粗糙的樣子,其實乳頭嬌嫩的很呢。

  • 出現乳頭皸裂、小白點、小白泡、堵奶、硬塊等問題時需要立刻解決,不要拖延不要死扛,只要餵奶產生疼痛,就不容易出現奶陣,沒有奶陣,寶寶的需求就很難滿足。

3、老闆的指令----大腦分泌的激素

寶寶吸吮乳房時會刺激到大腦,大腦會釋放兩種激素,泌乳素和催產素,前者管後廚生產的,後者管前廳傳菜的,激素分泌越多,產量越大,尤其是催產素,這個激素是和奶陣密切相關的,而奶陣直接關係到寶寶能不能吃飽吃好,催產素能刺激包著腺泡的肌上皮細胞收縮,把乳汁噴出去形成奶陣,那麼寶寶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的吃到大量的奶,發出咕咚咕咚的快節奏吞嚥聲。

從這個環節裡,提高奶量的秘訣就是:

  • 寶寶採用正確的姿勢吃奶,多吸吮,多刺激奶陣。

  • 媽媽保持好心情,避免出現抑鬱、焦慮、生氣等不良情緒,這些情緒很不利於激素分泌,所以說給奶牛聽音樂做spa是有道理的,與其每天逼著媽媽喝一鍋下奶湯,還不如給媽媽買個包,或者帶媽媽吃頓好吃的,家人給與充分的關心,讓媽媽多一些“多巴胺”,媽媽就能多分泌一些乳汁。

這裡不得不分享一個真實案例,我的一個朋友本來泌乳量很正常,結果因為瑣事和婆婆吵了一架以後,頓時沒奶了!就是因為太生氣,影響到激素分泌。

從媽媽的飲食來分析如何增加奶量

其實,媽媽只要平時的飲食均衡,是不需要擔心乳汁不足,質量不好,吃的過多並不會產生更多的乳汁,吃的太少也不會立刻造成嚴重的減產。

美國兒科學會母乳餵養指南中是這樣建議的:與流行的觀點不同,事實上沒有什麼特殊的食品或者食譜一定能增加你的泌乳量,但是液體攝入不足會影響你的泌乳量,並且會讓你的體力大不如從前。

所以,各種各樣的下奶湯確實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那麼,從飲食角度來說,增加泌乳量的技巧是:

1、多喝熱水

每天至少6-8杯水,可以選擇在哺乳之前喝水,奶水的成分組成裡80%都是水,這也是為什麼說純母乳寶寶6個月內如果正確餵養是不需要額外喝水的原因。

2、保證正常的、健康的飲食

每天保證攝入均衡的肉類、蔬菜、水果、五穀雜糧即可,媽媽想吃啥就吃點啥,不需要特別忌口,除非寶寶有過敏的情況,媽媽需要注意一下事物的種類。

我從生產到現在寶寶一歲半,只喝過一週排骨湯,還把自己喝到堵奶,其他時候的飲食很隨意,每天保證都能吃到肉菜水果就行,沒有很特別的飲食食譜,現在奶水依舊很足,每次寶寶吃奶還會有一到兩個奶陣,個人覺得媽媽的心情和情緒對於泌乳非常重要,如果不是天生無奶類型,只要掌握正確的餵養方式,保持飲食健康,心情愉悅,奶量是能夠滿足寶寶需求的。


我是堅持科學育兒的墨仔媽媽,一名嬰幼兒睡眠顧問,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餵養、輔食添加方面的經驗,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養育孩子不僅需要愛,還需要知識

墨仔媽媽育兒


我講兩個網友的故事,在菁媽的後臺也經常會有媽媽來諮詢各種問題,其中也有不少哺乳期的媽媽來諮詢問題。一般我會讓媽媽們都自己一週內的生活和飲食寫出來,我好進行分析。

有兩個哺乳期媽媽追奶的故事特別有代表性,我先發這裡。

哺乳期媽媽A:自己每天吃好喝好,結果生娃那天的身材就定格了,坐月子出來還像是懷孕三個月,奶水是不少,而且有時多的孩子吃不完還容易脹得痛。

我看了她的一週生活的飲食。吃的東西還真不錯,每天都喝湯,魚湯,雞湯,肉湯,各種湯湯水水喝得比較多。青菜,水果也都有。肉類吃的也不少。

建議她:

1、減少湯的攝入

可以用開水或者豆漿牛奶來代替一部分的湯水。因為肉湯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導致乳汁太濃,會容易導致乳腺堵塞。

2、增加粗糧的攝入

粗糧(燕麥,蕎麥,高粱,黑米等)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的量,防止媽媽便秘,還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而B族維生素可以促進各種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止過於肥胖。

3、更換姿勢給孩子餵奶

可以減少乳腺炎的發生。

網友B:

自己生了孩子後一直奶水都還好,但是自從有一天晚上老公在房間看鬼片自己晚上起來時聽到鬼片的聲音被嚇到了之後,奶就少了很多。

我告訴媽媽,這是心理的一種應激反應,一般過幾天就會慢慢的好了。

但是這幾天一定要注意保證自己的睡眠和心情。這樣有助於幫助乳汁慢慢的回來。

所以媽媽的乳汁分泌除了飲食外更重要的是還有以下三個:

1、睡眠

很多媽媽說發現自己睡好了第二天奶也多了,我們的身體是一個整體,休息好了身體的各個機能才能更好的運轉。

2、心情

有說心情不好給孩子餵奶是毒奶,事實上心情不好時容易奶少。

3、喝水

母乳中大部分是水分,多喝水乳汁才能有更多的原料來製造。

菁媽,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四棲生物,家有菁妞,各平臺原創作者,希望給焦慮的媽媽們一點支持和幫助。

菁媽育兒


1、乳頭分泌物

在懷孕的母親懷孕期間,乳頭會有一些分泌物。一些懷孕的母親認為這是為牛奶的分泌做準備,但有時它可能不是一個好的症狀。如果懷孕的母親有這些分泌物,可以在懷孕8個月進行乳房按摩,這有助於預防母乳餵養後的顎裂,並刺激垂體分泌更多的乳汁。另外,如果懷孕的母親有乳頭凹陷,很容易導致乳管通暢,這將影響懷孕母親在分娩後的哺乳和乳汁分泌。

2、有沒有副乳

出生前,除了胸部的乳房外,其餘的都會退化。然而,也有一些人的乳房沒有完全退化,在腋窩前或腋下形成一對牛奶,有些人會出現在乳房的其他部位。在懷孕期間,二次乳的變化會更加明顯,激素會隨著身體逐漸增加,甚至乳汁也會被分泌出來。第二種牛奶容易引起乳房疾病。如果懷孕的母親發現副奶會影響生命,她可以儘快去醫院。

3、乳房變化

在懷孕期間,懷孕的母親的身體會分泌大量的荷爾蒙,這些荷爾蒙會促進孕媽媽的乳腺發育,在這個過程中,孕媽媽的乳房會逐漸增多,然後可能會引起乳房疼痛。如果懷孕母親的乳房大小在懷孕期間沒有變化,則無需過多擔心乳汁的分泌,因為乳汁的量與乳房的大小無關。

4、孕期如何護理乳房

乳房健康可以更好地幫助孕婦產奶,所以孕媽媽應該在懷孕期間做乳房護理。首先,孕婦應該穿著舒適寬鬆的內衣,沒有輪輞,以避免對乳房施加壓力。此外,孕婦希望在分娩後有更多的乳汁分泌。他們應該在懷孕期間合理調整飲食,讓他們感到快樂,讓乳房更加順暢。

孕媽們,孕期中和產後都要做到心情愉悅,這不僅對乳汁分泌有幫助,對胎兒和你的健康都非常有利。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諮詢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孕產後,奶水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關?

產後媽媽,有些奶水充足,有些奶水不夠,又是催奶師又是大補,總是不盡人意,其實產後奶水多少原因很多,媽媽們需要找對原因,對症解決。

乳腺是否通暢

很多孕媽媽產後第一餐就是大魚大肉的,美其名為產後身體虛弱補身體,卻不知產後大補容易堵塞乳腺,影響乳汁分泌,所以產後1周建議蔬菜湯小米粥類為主,禁大補。

孕媽媽可以孕38周開始每日熱敷按摩乳房,幫助乳腺通暢,也能夠提高產後乳汁分泌。

營養狀況

母乳媽媽身體虛弱,營養不足,則乳汁分泌減少;母乳媽媽營養好,熱量足,則乳汁分泌多。

產後減肥的母乳媽媽,可以產褥期結束後,身體恢復良好,通過適量的運動減肥,飲食上禁節食,可以少食多餐,清淡飲食,一定要葷素搭配,營養充足,避免營養攝入不足導致母乳不足。

水分攝入

母乳的主要成分是水分,母乳媽媽每日需攝入充足的水分才能供機體使用,母乳的媽媽會發現,每次喝完湯水以後,乳房很快會充盈乳汁很足,所以乳汁分泌不足的媽媽,會通過喝湯水來下奶,推薦:絲瓜湯,熱量低,效果好。

刺激少,吸吮少


寶寶吸吮能夠刺激腦下垂體分泌催乳素,從而促使乳汁的分泌;不僅僅是吸吮,多接觸寶寶,抱著寶寶,也會增加乳汁分泌。記得叮麻當初產後4個月開始上班,上班期間一想到叮叮在家做什麼,會不會餓了哭了,尤其想到寶寶肚子餓母乳的時候就會感覺胸部發脹,母乳要分泌的感覺。不過,寶寶添加輔食以後母乳需求量逐漸減少,這種情況也會消失。

休息睡眠狀況

良好的休息充足的睡眠對乳汁分泌也是至關重要的,睡眠不好,失眠,熬夜的母乳媽媽,乳汁分泌量會大幅度下降。叮麻哺乳期曾熬夜追劇,第二天不僅精神不好,氣色不好,乳汁分泌直接減半;但是一旦睡眠保證了,乳汁分泌又會恢復正常。

心情因素

孕媽媽母乳期禁上火煩躁憂慮,不良的情緒都會營養到乳汁的分泌,所以一定要給母乳媽媽一個舒適平靜的環境,尤其是產後媽媽,幫助她調整心情,不僅增加乳汁分泌,還能避免產後抑鬱症。

病理因素

母乳媽媽生病的時候乳液也會分泌減少,而且生理期,也會減少。因為病理原因暫時無法母乳的媽媽,一定要用抽奶器把乳汁抽空,避免漲奶回奶,常常抽空,還能刺激乳汁分泌,增加乳汁的量。



另外,母乳期飲食清淡為主,太油膩冰涼辛辣,都會引發母乳寶寶腸胃不適,喜辣的媽媽可以在寶寶6+月以後,慢慢少量遞增食用,看寶寶是否有不適症狀,飯後多喝水,晚一些再給寶寶母乳。

祝,健康!


叮麻育兒


導語:小A是個太平公主,懷孕後經常被她婆婆嘮叨,看樣子我孫子只能喝奶粉了。閨蜜很鬱悶,小胸我也沒辦法啊!生產之後,婆婆更是一天到晚嘮叨,看到寶寶吸奶就說:“唉!沒奶吃!”看到寶寶哭就說:“唉!吃不飽”。閨蜜滿肚子委屈,最後只好依著婆婆加了奶粉!小B是個性感美人,生產後乳房更是到了G,為了寶寶喝上母乳,更是拼命的喝湯湯水水。結果很鬱悶,自己胖到170,寶寶依然沒奶喝。那到底奶水的多少和什麼有關係呢?

第一:事實上,每個媽媽在孕期的時候就開始為哺乳做準備了。

1:在孕中期(約16~22周),準媽媽的泌乳機制開始啟動,開始有初乳產生(量非常少)。
乳汁分泌階段示意圖

2:但是在內分泌系統的控制下,產量非常少,而且孕激素和雌激素對催乳素是有抑制作用的,乳汁不會大量產生。

3:生產後頭兩天,媽媽生產出的仍然是少量的初乳。但帶給寶寶的是天然的抗體。同時寶寶的吮吸刺激媽媽的腦神經,從而分泌更多乳汁,根據下圖的泌乳原理,越早吮吸,媽媽產奶越快,越多!



4:產後第三天,生理性漲奶期,大量乳汁產生,供大於求!

第二:這個階段幾乎每個媽媽都是一樣的。而過段時間後,媽媽們的乳汁產量開始有了變化。主要原因在於

1:媽媽的哺乳姿勢:正確的哺乳姿勢可以,讓寶寶充分的吮吸,從而產生更多的乳汁。


如圖所示,寶寶應含住整個乳暈吮吸,這樣才能吸到更多乳汁,如果只含住乳頭那就不到多少乳汁,所以會有寶寶吃半天還吃不飽。而且含的位置不對,媽媽的乳頭容易皸裂。

2:哺乳的次數,多吸就會刺激泌乳,1-2個月每天哺乳12次左右,3個月以上每天哺乳8次左右,4個月以上每天哺乳6次以上。原則上寶寶有需要就喂。

2.家族遺傳,影響泌乳素的分泌。 天生乳汁少的情況比較少。

3.媽媽的自信心,媽媽一定要充分相信自己可以有足夠的奶水喂寶寶。


4.休息的情況。

5.心情是否放鬆,有沒有壓力

6.飲食,可以多吃一些湯湯水水的食物。

正常情況,以上幾點都做到了,全母乳是沒有問題的。

媽媽們你們的奶水夠寶寶吃嗎?有妙招歡迎分享!


郭郭親子


你好!猜想您應該是孕媽咪。產前/孕期學習、儲備母乳餵養知識非常重要,可以預防很多餵養問題,也讓你在遇到問題時更淡定面對。

產後都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的奶水呢?有人說是體質,有人說是飲食,還有人說是乳腺,等等。下面,我將用我的專業知識分享一些產後,奶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

影響奶量的因素

  1. 是否抓住產後黃金一小時。產後一小時內,我們稱為開奶的黃金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寶寶是否與媽媽在一起?是否立即吸吮?是否母嬰接觸?這些都會對奶量形成一定的影響。

  2. 產後是否做到“三早”。三早即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想要順利開奶,寶寶在出生後,需要立即與媽媽進行至少一小時的肌膚接觸,並靜待或協助寶寶含上乳房吸吮,是開奶的的關鍵。

  3. 母嬰是否在一起。現在很多醫院,都提供嬰兒床,有的嬰兒床是有輪子方便移動的。看似配套齊全,實則這是會間接影響產婦開奶的因素。媽媽需要和寶寶同睡一張床,能隨時抱、撫摸、哺餵到寶寶。

  4. 產後是否實行按需餵養。按需餵養即按照寶寶和媽媽雙方的需求進行母乳餵養。當寶寶發出吸吮信號、需要媽媽的信號,媽媽乳房有漲感或僅僅因為媽媽在某個當下就只是想用乳房哺餵自己的孩子,都可以馬上哺乳。新生兒需要頻繁吸吮才能滿足寶寶生理和心理的發育需求,而按需餵養正是貼合這一新生兒階段。

  5. 是否有餵食母乳以外的液體。寶寶在滿6月齡以前,並不需要喂除母乳外的任何食物和液體,但很多家庭都會喂一些,溫水便是最常見的。餵食母乳以外的東西,風險很多,其中一個便是影響奶量。

以上便是可能影響產婦產奶量的部分關鍵因素。如果媽媽能避免,除特殊原因外,奶水基本上也不會不夠寶寶吃。


我是經國際母乳會培訓的哺乳互助輔導,也是經國際生育教育協會培訓的分娩導樂。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歡迎你關注我!


喂愛媽媽之家


產後,隨著乳汁的分泌,媽媽們的乳房都會脹起來,隨著寶寶的吸吮,時間的延長,脹奶的次數會越來越多。如果在哺乳一段時間以後,感覺乳房不那麼脹了,應該是乳汁供應不了胎兒,提示供需不平衡。一般情況下,哺乳期供需平衡的徵兆就是,乳房會自我調節,會隨著寶寶長大,食量的增多,乳汁分泌量逐漸增多。寶寶不吸的時候乳汁分泌減少。一般寶寶生後6個月之內,乳汁的營養成分會滿足寶寶的發育需求,不用添加輔食。

乳汁過多的原因有哪些:

1、寶寶吮吸的方法有誤

通常母乳是按需供應的,所以不存在乳汁過多,有可能是新媽媽餵養寶寶時,造成寶寶含乳頭的姿勢有誤,不能一次就吃足夠的奶,如此會造成寶寶養成少吃多餐的習慣,這們就會刺激奶水增多。

2、吃了太多催奶的食物

新媽媽奶水足夠還一直在吃催奶的食物,自然就會造成奶水暴漲,新媽媽勢必會脹奶脹得難受。

一般寶媽的奶水是與寶寶吃得情況有必然的聯繫,吃多少產多少,通常不會有奶水過多的情況。

產後除了注意飲食,控制乳汁分泌,達到供需平衡之外,產後還要注意運動鍛鍊,有助於身體、身材的恢復,尤其是產後的盆底肌鍛鍊,順產產後42天,剖腹產產後60天之後可以下載G動APP進行盆底肌鍛鍊,可以預防、改善產後的漏尿、便秘、脫垂等情況,促進產後恢復。

哺乳期奶量太多怎麼辦:

女性在哺乳期雖說要補身體,但是也無需進補各種催奶的湯類,除此以外,媽媽奶水太多的話,一定要控制進補的食物,寶媽要暫停或者減少補品的攝入,尤其是一些湯類。比如:魚湯、豆腐湯、雞湯之類有下奶功效的食譜。

給寶寶餵食不要過於頻繁,母乳是按需供應的,就會出現吃得多產奶多的情況,寶媽的身體認為寶寶不夠奶水吃,自然會分泌更多的乳汁讓寶寶食用。


桔桔桔子


H:孕產後,奶水的多少於哪些因素有關?

孕產後,每個新晉寶媽的狀況都有不同。有些寶媽奶水充盈,寶寶怎麼吸也吸不完。有些是吸三餐當一餐量也沒能管飽,各人而異。

寶媽奶水的多寡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1、初奶。

在一些特別是老一輩的舊思想觀念中,有一種餓叫做“奶奶怕寶寶會餓”。剛出生的寶寶馬上被喂開口茶去胎毒,緩一緩喂葡萄糖調節身體機能。可想而知,寶寶的胃才多大,喝水都喝飽了,立馬陷入睡眠之中。

正確的做法是,剛出生的寶寶應該馬上喂初乳,不管寶媽有沒有下奶,要訣就是吸吸吸。在條件的允許下儘量多吸,養成寶寶的吸允反射,如此反覆幾次,寶媽會很快下奶的。而且奶量是越吸越多的。


2、飲食。

有些誤區就是產後馬上大補特補,導致奶路還沒完全開通就開始堵塞了。產婦生娃不亞於生一場大病,試想一下,你剛大病了一場,身體機能還沒恢復,給你來個滿漢全席大補一番,你受的了麼?

應該循序漸進,先由流食開始,慢慢增加些一些瘦肉粥。待食量基本恢復正常了,才考慮進補。

優先考慮雞肉。雞肉不但是寶媽的進補利器,還有利於下奶。比起幹炒,雞肉湯效果更好,也可以變換如豬蹄花生湯、鯽魚湯等。

母乳的主要成分是水,喝湯更有利於下奶。還要注意的是,飲食可以葷素搭配,肉類吃太多會導致奶脂過高而堵塞奶路。


3、產後恢復。

切忌產後太過勞累,有些寶媽坐月子就是一個全能戰士,洗尿布、換尿片、哺乳,各種折騰,寶媽睡眠不足,不利於產後恢復,惡露久下不淨,大大降低了哺乳的質量。

4、心情

有些寶媽產後心情極差 ,有些是因為跟家人置氣,造成抑鬱難解。情緒堆積在胸口,宣洩不了,嚴重時會堵塞奶路,影響下奶。

影響奶量的多少大概就是以上這些了,祝寶媽順利!


爸爸不講理


奶水的多少,和產婦體質、飲食、生活習慣都有關係,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情緒!

1、孕產婦的體質,是決定奶水多少的先決條件。

體質這個因素是多方面的,孕前就各種虛弱,例假不調等情況,往往產後產婦的體質也不會很好。吃的再多,消化吸收不了,沒有太多可以轉化為奶水的來源,產婦的體質會更差。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懷孕後,如果本身體質比較弱的孕婦,一定要注意調理和適當運動,以便讓自己有個好的身體。

2、飲食、生活習慣對於奶水的影響很大。

老人們照顧月子,總是催著產婦趕緊吃肉、多吃點,生怕營養跟不上。

但其實,產後過早吃太多肉,反而不利於乳汁分泌。而且產後如果吃油膩的太多,產婦消化不好,沒食慾,還容易便秘,也會影響乳汁分泌。

產後前兩天,應該以清淡的湯類為主,魚湯、雞湯等,不僅利於產婦營養補充吸收,還有利於乳汁分泌。月子裡應該注意飲食均衡,葷素搭配,產婦有食慾,也便於消化吸收,奶水自然會更多、更好。

3、很多產婦容易忽略的一點,就是情緒對於奶水的影響!

如果一個產婦,頻繁生氣、哭,甚至會出現“回奶”的情況。而且,情緒的劇烈波動,還會通過母乳傳遞給寶寶,造成寶寶驚慌、哭鬧、拒奶等情況。

另外,情緒對於奶水的影響還有一點,就是媽媽的信心。除了自身有一些疾病,對於母乳確實無能為力的媽媽以外,大多數產婦都是有能力依靠母乳去養好寶寶的。

奶水不多,可以通過增加吸吮次數和頻率,以及飲食調理來調整。只要媽媽有信心,奶水就一定會多起來的!

所以,做一個健康、快樂的產婦,奶水自然就會多了!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點贊、分享!

帶娃的那些事


對於寶寶來講,母乳是最有營養的食物,不僅可滿足TA們生長髮育的需求,還可以增加身體抵抗力。那麼孕產後,奶水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

關於奶水的兩大誤區

1、奶水太清,沒營養

一般寶媽的前奶是比較清,其富含水分、蛋白質及抗體,給寶寶解渴的。寶寶吃了一陣後,就可以吃到濃濃的白色後奶,這一部分奶相較於前奶是富含脂肪和熱量,是給寶寶飽肚子的。人們看不見的後奶都被寶寶吃到肚子裡去了,所以,不要被清稀的前奶給誤導了,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寶寶在吃飽同事還能補充充足水分。

2、奶水不夠,攢著下頓吃

關於攢奶相信很多寶媽都深有感受,有的時候會將奶水攢著,想著攢著肯定能夠寶寶吃一頓,寶寶下一頓時則可以吃奶粉,最起碼有一頓是純母乳。可以奶水的多少與平時攢東西是兩回事。奶水是需要寶寶不斷刺激,才能分泌泌乳素,攢奶反而讓身體接觸到一個信號,就是寶媽不需要奶水餵養,久而久之就會讓奶水變得更少。

奶水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

1、與乳腺發育情況有關

產後有沒有乳汁分泌和產奶的多少,其決定性因素與乳腺是不是充分發育有關。有研究證明:每個乳房不管大學都有數十個乳小葉和數百個乳腺腺泡,所以,所有孕婦都具有泌乳功能。

2、與吸吮頻率有關

剛做寶媽時,很多女性會覺得很害羞,並且寶寶吸吮時會有疼痛感,有的寶媽基於各種原因沒有給乳房刺激,從而導致大腦得到的反饋是“少量足矣”,所以,不管有沒有奶水,一定要增加吸吮次數,讓大腦充分發揮工作熱情。

3、與營養不足有關

很多孕媽在坐月子期間為了更好的減肥,常常會採用節食的方法來減肥,殊不知,這種方法不僅不會起到減肥的目的,反而會因為營養不足影響到奶水的正常分泌。由於不合理飲食會導致人體對營養攝取不足,這時就會影響奶水分泌,從而導致寶寶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4、與產後抑鬱症有關

有一部分寶媽產後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抑鬱症狀,寶寶一出生,雖然很開心,但更多是對於以後寶寶的撫養和教育感到擔心和害怕,信心不足再加上巨大精神壓力,寶媽的情緒自然也就會受到影響,奶水量自然也就會發生變化。

由於寶媽精神緊張,會影響睡眠時間,造成貧血、氣血不足等症狀,進而導致寶媽奶水量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