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呈全球大流行之勢,專家:輸入病例不會造成二次流行

近期,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進一步穩定向好,湖北已連續3天實現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零新增,但境外疫情輸入性風險不斷加大。新冠肺炎呈全球大流行的趨勢,防範輸入型病例成為目前防控疫情的重要工作。隨著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中國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壓力驟增。


連日來,多地新增確診病例數清零,專家指出,病例“零增長”不代表“零風險”,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復,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帶來的傳播風險不容忽視。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一方面要逐步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另一方面還得要堅持防範,在密集的場所戴口罩、勤洗手、居家通風這些措施還是要堅持。

新冠肺炎呈全球大流行之勢,專家:輸入病例不會造成二次流行

目前,境外疫情呈快速上升態勢,我國的輸入病例明顯增多,防範壓力進一步加大。據報道,3月19日0時-24時,除湖北外,其它地區新增病例均為境外輸入確診病例,達39例之多。對此,疾控中心專家介紹,已採取三道防線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即使有輸入病例也不會造成二次流行!


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第一道防線就是我們的入口關,在入境的時候在海關有體溫篩查和症狀篩查,有過去14天旅行史的問卷,這一道程序大約能篩查出三分之一的病例;第二道防線在全國範圍內還在實施有境外的回國人員或者是外國人,只要到中國境內,有14天的隔離期,這裡大約能夠堵住約三分之二的病例;第三道防線是我們的醫療機構來發現早期病人。有這三道防線,我們有信心,即使有輸入病例進來不會造成二次流行。”


如果全球協力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這樣將大大減緩我國防疫的壓力。如果不能,防控疫情將成為常態,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要做好這樣的準備。另外,對於疫情防範的相關法律措施應該儘快建立以及完善,有利於減少疫情瞞報、不配合防疫工作等不良行為的出現,從而緩解應急防疫工作的壓力。


對於三道防線是否靠譜,現實已經給出了答案。第一道防線可以吃退燒藥,這個已有先例;第二道防線已經有多起隱瞞不報案例,何談隔離;第一、二道防線失守,醫療機構幾乎是沒辦法發現早期病人。何況入境後不是就地隔離,還要到居住地,這個過程要接觸多少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