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知道外國抗疫多長時間能完成,大家都來說下你們預估的時間?

是洋芋


這個很難。現在正處於增長期,然後還有一段指數級爆發期。就現在外國人對待疫情的態度可以看出來,很難,很難!除非,疫苗研發出來。


yearDie


外國哪個國家?


1212945695


全球疫情持續擴散,歐洲目前成為疫情“震中”,廣大海外同胞應該如何看待疫情,又該如何做好防範?

在德國疫情加劇之際,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館在上海市外辦協助下,邀請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以視頻連線形式舉辦專題講座,為海外同胞支招。

一起來看看新華社記者劃重點。(下文節選自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館微信公眾號的文字實錄。)

——疫情何時能得到大幅度控制?

預計今年夏天大多數病例能得到很好控制,疫情會經歷一個低谷。但過了夏天,到下一個冬天是不是再復發,現在不好說。

到了明年春天,又可能有一個小高峰,然後再慢慢下來。其間,北半球夏天病例變少,但南半球進入冬天,也可能相互輸送病例。來來回回,就算持續一兩年也是正常的。

——如何防止感染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感染風險只出現在密切接觸時,如果你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正確做好自身防護,我認為感染風險極低。

請大家自問:在這個時間節點,你能不能避免掉所有不必要的社交活動?如果連社交活動都不能避免,又談什麼回國呢?減少接觸頻度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風險。

——德國疫情將如何發展?怎樣理解德國防疫政策?

我現在基本上可以告訴大家,你現在就可以斷了這次疫情在歐洲短期內會結束這個念頭。

整個歐洲現在的策略其實是一致的。第一、要極大程度提高社區醫療力量布控;第二、提高對重症病人救治能力;第三、控制城市內各種活動。

德國已經採取措施,在等待高峰什麼時候出現。如果高峰不過去,疫情不斷蔓延,德國一定會出臺更高級別防控措施。

德國總理默克爾說,最壞結果可能有60%至70%的德國人會感染。我認為她這句話是一定要講的,她如果不講這句話,現在的措施無法出臺。但這種最壞結果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全歐洲不採取任何措施,以後也沒有疫苗與特效藥。

只要各個國家的策略變得越來越積極,那麼國際疫情最終得到有效的防控只是時間問題。

除了部分州以外,德國大多數城市病例數都是個位數。北威州也已採取學校停課、娛樂場所關閉、取消非必要性聚集、非必要採購等措施來放慢大家的生活節奏。德國現在的醫療體系對散發病例是有能力處理的。

德國是否要採取中國的做法?第一、目前德國沒有達到中國之前的嚴重程度;第二、沒有遇到春節這樣的時間節點。

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疫情在德國等國家將呈散發態勢。如果全世界都呈散發態勢,那麼疫情就會延長。

——海外同胞何去何從?

我相信對同學們來說現在就是個圍城:在外面的想回家,但如果回家久了以後,發覺在外面也沒啥事,又發現已經耽擱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到時候又開始後悔。

我今天只告訴你事實。基於這些事實,你做的判斷才有可能是正確的,也最符合你的利益。

這個病最主要的感染風險在哪裡?就是在接觸上面。具體來說,第一、吃飯要分餐。

第二、聚會要戴口罩。兩個人非常近距離接觸,互相戴口罩是有價值的。一個人悶在宿舍裡不出來是會瘋掉的,小範圍接觸並佩戴口罩是沒有問題的。

第三、要儘量減少社交。在德國認真讀書的同學很多,期末考試壓力也很大,大家要好好利用時間多讀點書。外出回來後第一件事情是洗手。

只要少社交、戴口罩、勤洗手,就可以基本上避免感染。

如果你不能特別確信你的女朋友是不是感染了,就要堅持戴口罩。你如果買機票回家了,不也見不到你女朋友嗎?現在至少還能見面,雖然見面熱聊時戴著口罩。

說到合租,你只要保持好個人衛生,手經常洗,錯開使用廚房,衣服洗好了有烘乾,就沒有問題了。

——海外同胞在當地要戴口罩嗎?

我認為戴口罩有作用,但在低發病率地區,保護作用是被大家高估的。戴口罩能解決的事,還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來解決。

第一、如果疫情發展很快,感染人數增多,戴口罩的防護效率就會提高。

第二、按照德國目前情況,一定要保持社交距離。上下學可以錯峰搭乘公交,或騎車上學。在工作環境中,保持一定間隔距離,可以用信息技術手段解決的問題就不當面接觸。

第三、德國民眾本來沒有佩戴口罩的習慣,建議大家不要試圖去改變他們的觀念。

第四、我們可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積極預防,比如減少社交、增加交往距離、錯峰採購等。

你的關注和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櫻桃番茄GO


我想知道外國抗疫完成多長時間,我想實在難以預料,不信你問專家,他們也會給出大概的時間段,是否準確還不好說。

中國從去年12月份開始,到3月份才基本上控制住。但中國政治制度有特殊的優越性,說封城就封城,全國人民更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這是其他國家無法相比的。因此其它國家管控更加艱難,難度更加大。人員流動更加頻繁,傳染的機率更大。再有醫療物資的短缺,醫護人員的匱乏,也使抗疫難上加難。

我悲觀預計,只有兩種可能的情況下,抗疫才能取得完全勝利。

第一種,疫苗的出現,有效抑制疫毒。

第二種,人體產生抗體,有效抵禦病毒。

我真的希望抗疫儘快取得完全勝利,還給我們一個快樂,詳和的世界。


一杯茶1967


這個問題很難說,與國情和社會制度不無關係,中國從武漢1月23號封城,到現在用了 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終於使疫情得到了控制,穩定了下來。

按說,外國在中國疫情初發階段,有足夠的時間用於防範疫情的傳播,做到防患於未然 。

而實際情況,疫情在國外爆發,目前看來,歐美國家的疫情有失控的狀態,按理,歐美大部分都是發達的國家,醫療水平要在中國之上,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應該是情理之中,而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這跟歐美一些國家崇尚人權自由不無關係。

如果,外國一些政客和民眾,繼續他們所謂的人權和自由,管不住嘴,管不住腳,後果將不堪設想。到時只怕是勞命傷財,而不是時間問題。


稻花香wGA


最樂觀的情況是到六月份,晚一點可能會持續到年底甚至明年春天

就目前除中國以外的各個國家的防控形勢看,一點兒也讓人樂觀不起來。

一是他們的體制、國情以及人民的態度都對防控極度不利。

在他們看來,封閉小區是不人性的,而民眾也不會答應;但他們又無法快速完成檢測,並迅速進行救治。

而且,一些國家的國家元首或者是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或者是意識到了卻無法採取更加強硬的措施。

再者,他們缺乏基本的防控經驗結合救治經驗,又因自大慣了不屑於學習中國的經驗,導致疫情變得更加不可收拾。

何況,這些國家普遍缺醫少藥,更加缺乏防控物資,甚至連醫護人員也得不到最基本的保護。

這種形勢極其不利於疫情的防控。

二是至今為止,他們都不認為是自己防控不力,一直在甩鍋,一直在拖延,這種態度必然會導致疫情的進一步蔓延。

三是民眾並沒有完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些民眾不僅不戴口罩,還對帶有口罩的人進行諷刺或攻擊,甚至他們依舊參加各種集會、聚餐和大型活動,這樣的舉動必然會加大疫情的擴散和蔓延。

四是醫護人員瀕臨崩潰,甚至有醫護人員辭職。這樣的形勢對本就不力的防控形勢更是雪上加霜。

五是各黨派之間只顧爭權奪利,很少有人注重疫情到底該如何解決。不能同心抗疫的結果,必然就會令疫情變得更加不可控。


老春


我的觀點是今年不大可能完成!其中幾個國家不穩定因素,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1.意大利.最新數據顯示累計患者已有53000+,死亡4800+,死亡率由7%到8%再到今天的9%,無不在證明意大利的醫療系統已逼近其極限。按增長趨勢,患者數量不會低於10萬,誰也不清楚其醫療系統崩潰的臨界點是在哪。一旦醫療崩潰,抗疫又何從談起?

2.英國.直至3月16日之前還在提“群體免疫”的奇葩,之前完全沒做任何抑制措施甚至於在推波助瀾!英國民眾跑到已經封城的西班牙聚眾尋歡,奇葩的政府+奇葩的民眾聯手造就了個多大的“雷”已經無從得知。雖說英國現在的抗疫態度已經改變,但是當這“雷”大到無法控制時,會不會再實行之前所提議的“群體免疫”,這點誰也不知道!

3.日本.基於日本的抗疫政策:連續發燒4天以上、有確診病例接觸史及特定地區外國人接觸史才能檢測的標準,政策偏向於“維穩”以給奧運讓路,民間輕症患者全靠自愈。這種方式到底是“鈍刀子割肉”還是新冠病毒消失,其結果還需拭目以待,但時間絕不會短

4.歐洲區.其一原因如同意大利。其二源於其國與國之間的特殊性,屆時是選擇聯合“抗疫”還是自掃門前雪,對本已有了裂紋的歐盟是一大考驗


吢彣


大概6 7 月份應該是最快的速度穩定下來的時間了吧


長滿獠牙的大甜甜


我覺得今年這一年可能都在抗議。

中國從去年的12月開始,到今年的3月份才把疫情有效控制下來。

但是現在有許多輸入性病例,這也是中國不可不防的地方。

但是,國外抗疫,和國內又不太一樣。

外國人在觀念上與中國人不同,

他們很難受到政府的約束,

比如他們認為戴口罩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至今國外很多公共場所都沒有多少人戴口罩。

比如意大利在封國時,人們發起了抗議,如同文藝復興一般。

他們的開放自由思維與中國人骨子裡的恪守是背道而馳的,

比如學校停學,他們會出去玩耍,

而我們,是呆在家中上網課。

所以,比起國內,

外國的抗疫是更加困難的。

主要是他們還沒有覺得疫情很嚴重,

加上他們的思維方式的刻板化,

我覺得國外的抗疫可能要持續大半年吧,

不會國內抗疫時間短。

不過還是希望疫情快點過去,大家都平平安安的,生活快點回到正軌。


橙皮皮的share


目前看來,半年都難,因他們和我們不一樣,沒有自律性,最起碼1年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