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事不是本地人,聊天總是說此地這不好那不好,這樣恰當嗎?

缺失的意象


確實不恰當。

有時候對這種說法並不需要太在意,我身邊也總有這樣的人,說這不好,那不好,最後我只是笑笑一回,不去跟他辯論。

我覺得這種事情分人,這種人可能不但對當地有一些不好的評價,對其他事情肯定也是愛發表意見,總是挑毛病,可是他們雖嘴上說可有沒見他們換個地方或換個環境,他們也就那麼一說,不必在意。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無論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大家沒有什麼不同,都是覺得當地有適合個人發展的條件存在,能夠相聚就是緣分,還是以誠相待。

如果覺得這種人實在是難以忍受,無需與這種人繼續相處,遠離之,省的懟他也不是,不懟他也不是[呲牙]


平靜的海水很藍


人,其實是有地域優越性,就如同有職業優越性,甚至是乘坐的交通工具也存在優越性,就如同,自駕車的鄙視做地鐵的,坐地鐵的鄙視做公交的,做公交的鄙視騎電瓶車的,騎電瓶車鄙視騎自行車的,這種優越性是與生俱來的,就如同小時候你在一群小孩子裡面獨自拿著棒棒糖享受,其他小孩子饞饞的看著你時,你洋洋自得的時候。

凡是都有個度,超過這個度了,就會變成面目可憎了,例如疫情期間發生的幾次國外回來的人感覺自己應該得到“優待”,覺得自己得到“不公待遇”的那種過度的優越感,實在令人唾棄。

我是上海人,工作的地方有很多外地人,我之前就職的外企公司就明文說明,在公司內部,員工與員工的溝通,只能用普通話和英文,不能使用本地家鄉話,目的就是減少和避免地域優越感(也可叫地域歧視),誠然,現在上海很多的老一輩的人,還是有地域歧視,這個是很難改變的。

如今,因為工作等原因,人員流動性非常大,所以,遇到類似的情況實屬平常,我們無法要求別人一定要怎麼做,和做到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遇到類似的人說類似的話,只能說明這個人本身其實是自卑的,只能依靠無實質意義的低於優越感,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獲得認同感和虛榮感,這種人,你即使懟他幾句,招來的肯定是反駁,不要跟傻子爭論,因為對方會把你拉到傻子這一個檔次,然後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輕易的擊敗你,即使你覺得不合理,我覺得還是用善意的微笑和呵呵來替代無意義的爭執較好。


PikyXie


這個沒有什麼適當不適當的,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即使是本地人,聊天時也總是會說此地這樣不好那樣不好的。

作為本地人都會對本地有不好的看法,作為外地人,到了個新的地方,需要適應,適應能力強的,很快就適應了,適應能力差的,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適應,對於難適應的人來說,肯定會跟人說那個地方這樣不好那樣不好。

每個人對一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同樣的,每個人對一個人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只是有的人會放在心裡不輕易的隨便吃說出來,但是有的人就會心直口快存不住話有什麼就說什麼。

對於說話很直接有什麼說什麼的人來說,他們很難意識到說此地這不好那不好是否適當,即使意識到了也不一定能做到不說了,所以,適當與否取決於說的人,作為旁人,明知道不適當也不能說什麼,聽聽就過吧。



幸運泡沫


不太恰當,如果有人這麼說,那他的情商有點低,你不要明說,這地好不好,你如果不願意你可以離職


剪輯手l


外地人本地人,都是中國人,在人與人之間都有愛,大家不應自髙自大,互相理解才是基楚,互相幫助才是道德


開心加善良


正常,先入為主,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走遍天南海北,還是家鄉最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新的環境,一定有自多啊適應,往往把啊適應的歸咎於不好。


雪滿冰河不用呼船渡


不好,這種人就不用聊天了,每個地方都有他的獨特性


魚淵x


常與同好爭高下,不共傻瓜論短長。


陳子午


個人素質,沒必要計較


用戶710481478642


有些人其實就是說一套做一套,比如有些員工經常和別人抱怨,工資太低,明年不來了,結果另一個也這麼覺得,第二年另一個真的不來了,第一個說的還在,而且幾年後還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