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多座地坑院保存完好,三門峽市一古村落,入駐國家數字博物館

3月16日,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2019年度(第二批)211個村落單館今日統一上線,河南省35箇中國傳統村落順利完成數字化。作為第二批村落單館入駐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張汴鄉曲村成為三門峽市唯一的入駐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的村落。

110多座地坑院保存完好,三門峽市一古村落,入駐國家數字博物館

截至目前,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村落單館數量共計376個,分佈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我省共37個,在全國入館數量排名第四位,走在數字化遺產保護的前列。進入博物館首頁即可按地區查找,足不出戶遍覽376箇中國傳統村落的田園風情。

110多座地坑院保存完好,三門峽市一古村落,入駐國家數字博物館

2017年,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建設工作正式啟動,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學術信息中心負責平臺開發、內容運維、系統維護等工作。

2018年4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開通上線,數字博物館分總展館、村落單館及全景漫遊手機客戶端,村落單館以全景漫遊、三維實景、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展示中國傳統村落的獨特價值、豐富內涵和文化魅力,第一批共有165個村落單館上線,全部為精品館標準。

110多座地坑院保存完好,三門峽市一古村落,入駐國家數字博物館

2019年度第二批單館增加了標準館類型,與精品館的區別在於數據資料僅以圖文和音視頻形式進行展示,村落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建館標準,後期也可從標準館升級到精品館。

據瞭解,張汴鄉曲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民俗文化濃郁,以地坑院而聞名遐邇。目前有110多座地坑院保存完好,最早的院子有200多年曆史,不少村民現在仍居住其中。

110多座地坑院保存完好,三門峽市一古村落,入駐國家數字博物館

作為市級生態村,曲村把地坑院傳統民俗民居和鄉村旅遊相結合,按照規劃標準對80多座地坑院進行修復性建設,加大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和修復力度,引導村民積極發展傳統特色產業和鄉村休閒旅遊,已經建成5個功能區和15個旅遊景點,可謂是地坑院民俗的大薈萃。

村內的世面石、分陝石等保存完整,記載著村落的歷史變遷和文化沿革,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加上含恨井、曲星橋、五龍泉、七星渠等,使曲村在濃郁的氣息中,更顯歷史文化的厚重,為傳統村落增添了亮麗色彩。該村地坑院民俗文化、陝州十碗席等,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前來休閒旅遊。

110多座地坑院保存完好,三門峽市一古村落,入駐國家數字博物館

目前,曲村已被納入全國鄉村旅遊扶貧工程行動之列,2016年8月被列入第四批河南省傳統村落名錄,曲村地坑院旅遊休閒度假區也被授予國家2A級旅遊景區。

2018年12月,陝州區張汴鄉曲村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2年以來,我國已進行五批中國傳統村落評審認定工作,陝州區先後有6個村落被確定為中國傳統村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