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恢復使用回鶻式蒙古文有什麼言外之意嗎?

蒙古國夾在中俄之間,本來也沒有什麼存在感,並且以前對我們似乎並不怎麼友好,印象中還拉美國搞什麼軍演。新冠疫情以來,蒙古國好似想明白了什麼一樣,主動給我們提供援助,總統還親自送過來,而如今又恢復使用回鶻式蒙古文(內蒙古自治區正在使用的就是這個)這是怎麼回事。


蒙古國恢復使用回鶻式蒙古文有什麼言外之意嗎?


回鶻式蒙古文歷史上一直是蒙古族在使用的文字,蒙古民族使用回鶻蒙文、即傳統蒙古文字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由於歷史原因,蒙古國於1946年廢棄回鶻式蒙古文,開始使用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創制的新蒙文,也就是西里爾蒙古文。這是一種脫離了使用習慣而硬生生造出來的文字,對其文化傳承十分的不利,也是背棄了其歷史的文字。恢復回鶻式蒙古文的使用是其擺脫蘇聯影響的一個重要表現。


蒙古國恢復使用回鶻式蒙古文有什麼言外之意嗎?


恢復使用回鶻式蒙古文可能只是其國內的一個文化政策嗎,但是結合最近蒙古國的表現可以看出一些與以往不同的個變化,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兩個。


蒙古國恢復使用回鶻式蒙古文有什麼言外之意嗎?


文明的吸引力


一個區域如果存在一個強勢文明,很自然地會形成一種向心力。這種強大的文化優勢是難以抗拒的。當然了這是一個自然的向心力,如果用強硬的干預手段會暫時無視他,但從長遠來看,是改變不了什麼的。歷史上的唐朝時期,各國遣唐使都前來學習,日本人甚至冒著被大海吞沒的風險來到長安學習文化。在當代,美國雖然是萬惡之源,但是不可否認是一個強勢文明的存在,在國際上被一群小弟前簇後擁著,很多國家都派遣人員去學習訪問。中國越來越強大,你不可能忽視一個強大的鄰居存在,在我們的發展中尋找一些機遇,這也是很現實的考量。


蒙古國恢復使用回鶻式蒙古文有什麼言外之意嗎?


經濟利益


蒙古國地處中俄之間,是一個純粹的內陸國,人口不多,發展水平也不高,但是資源豐富,礦產種類儲量都十分豐富,其中,銅礦儲量20多億噸,煤礦儲量達3000億噸,石油儲量達80億桶,黃金儲量達3400噸,經濟以畜牧業和採礦業為主,其主要出口商品就是礦產品,紡織品和畜產品 。但是其只有兩個陸上鄰國,北部的俄羅斯比他資源豐富的多,自身也不會進口蒙古的資源,跨過兩個鄰國跟第三方國家做出口資源的生意畫風不是很奇怪嗎,會順利嗎?即使同意也會比別人高出運輸成本,在市場上會失去競爭力。而我們是世界工廠,資源需求量很大,兩國經濟互補性還很高,蒙古國不抓住機會那隻能是說他們腦袋“不靈光”啊。如今蒙古國的表現是不是開竅了的表現呢?


蒙古國恢復使用回鶻式蒙古文有什麼言外之意嗎?


不管以前怎麼樣,至少在這次疫情上我們看到蒙古國是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雪中送炭更是讓人心中一暖,如今我們經濟飛速發展,如果蒙古國能走對了路,我們不妨帶上這個鄰居,畢竟歷史上我們曾是一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