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減負、穩崗、擴就業的文章

原標題:【隴上評論 中國新聞獎名專欄】

做好減負、穩崗、擴就業的文章

張洞若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根據就業形勢變化調整政策力度,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

百姓的“飯碗”端穩了,日子才能安定、踏實、有奔頭;群眾的就業穩住了,發展才能從容、堅定、有底氣。就業問題,一頭牽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社會經濟。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了較大沖擊,也對穩定就業造成了不利影響。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正在持續向好,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切實做好減負、穩崗、擴就業的文章,既是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任務。

穩就業,關鍵在於穩企業。企業不僅是社會財富的主要貢獻者,也是創造社會就業崗位的主力軍和生力軍。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就業結構中,僅民營企業就吸納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力就業。當前,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正面臨生存壓力,亟待渡過難關。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做好減負、穩崗、擴就業的文章,必須首先幫助企業減輕負擔、輕裝上陣。近期,人社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研究制定了《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明確了免、減、緩三項措施,預計共為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降低成本5000億元以上。此外,各省市也紛紛出臺減免政策,最大程度緩解企業困難。這些減負舉措,有效緩解企業穩崗壓力和現金流緊張等問題,為恢復社會經濟活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既讓企業吃下了“定心丹”,也讓群眾吃上了“放心丸”。

在疫情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早一點讓員工返崗復工,不僅關係到他們的生計問題,也關係到企業能否順利復工復產,關係到經濟社會健康平穩發展。據人社部披露,我國農民工總量去年已達到2.9億人,其中1.7億人外出務工,包括7500萬人的跨省務工。總體來看,疫情對農民工的影響比較大、也更為直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做好減負、穩崗、擴就業的文章,尤其要千方百計解決好農民工就業問題,這也是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任務。目前,各地建立了多種形式的“點對點”返崗復工輸送形式,通過包客車、包火車、包飛機,由家門到車門、由車門到廠門,直接把農民工運送到企業。下一步,各級各部門還須進一步發力,通過綜合協調、精準施策,更好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比如,牽線搭橋輸出一批、動員投身農業解決一批、鼓勵重大項目吸納一批、扶持創業帶動一批、開發公益崗位安置一批等。

穩就業,既要穩住存量,更要拓展增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網絡會議、居家辦公、在線授課等方式在很多行業得到廣泛應用,一些過去需要通勤的工作陸續邁上了“雲端”。由此也可以看出,隨著互聯網與智能終端的普及,多元化的靈活就業方式已近在眼前,且正在成為擴大就業的重要力量。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做好減負、穩崗、擴就業的文章,必須善於從新技術、新運用中挖掘就業潛力。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支持企業適應群眾線上消費需求增加靈活就業崗位”,也釋放了明確的政策信號。各級各部門要及時轉換觀念、解放思想,為企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提供更好的幫助。同時,要加快培育和壯大新行業、新業態、新模式,立足技術智能化、操作遠程化、空間分散化、機構扁平化,使就業思路更寬廣,讓就業空間更開闊。

做好減負、穩崗、擴就業的文章,既考驗執政能力,也體現服務水平。各級各部門要統籌兼顧、綜合施策,切實加大政策幫扶,繼續抓好返崗復工,不斷挖掘就業潛力,努力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