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林徽因傳》書評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林徽因


每個女子的終極目標,應該是擁有甜蜜的愛情,幸福的婚姻,完美的人生。可現實中又有多少女性不如意呢?就像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那麼作為女人,該如何做,才能獲得想擁有的呢?

讀《林徽因傳》,我們就會明白女子怎麼做,才會讓自己熠熠生輝、光彩照人。《林徽因傳》是張清平著的,一經發行十年暢銷,林徽因的形象也成了數千萬女性眼裡的典範和楷模。

先不說男人眼裡的林徽因,多麼美麗迷人,就單單從女性的視角,就會讓我們發現她的與眾不同。林徽因的好友費慰梅這樣評價她,“她的談話同她的著作一樣充滿了創造性。話題從詼諧的逸事到敏銳的分析,從明智的忠告到突發的憤怒,從發狂的熱情到深刻的蔑視幾乎無所不包。”這或許就是林徽因永遠迷人的原因吧。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林徽因


再看看林洙眼裡的林徽因,從林徽因照片上看出來,她“眉若春山,睛似點漆,膚若凝脂”。當林徽因從臥室出來時,“她那深深陷入眼窩中的雙眼,放射著奇異的光彩,一下子就能把對方抓住。我承認一個人瘦到她那樣很難說是美人,但是即使到現在我仍然認為,她是我一生中見到的最美、最有風度的女子。她的眼睛裡怎麼同時蘊藏著智慧、詼諧、關心、機智、熱情的光澤。當你和她接觸時,實體的林徽因便消失了,而感受到的,則是她帶給你的美,和強大的生命力,她是這麼吸引我,我幾乎像戀人似的對她著迷……”

我讀到這裡的時候,不禁會想像林徽因的美貌,林徽因的神采,林徽因的氣質,林徽因的笑容……是什麼樣子,讓女子也對她像戀人一樣著迷呢?何況林洙比她小好多歲呢,怎麼會喜歡一個大她這麼多的老女人?

女人對她都如此著迷,更何況是男人?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讀完全書,我厭倦凝神,不難發現女人想要成為林徽因那樣既有魅力,又迷人的女子,我想不外乎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有人生追求。

林徽因的一生,都是在研究建築學和建築藝術。她的一生緊緊追隨著梁思成,夫婦二人夫唱婦隨,相得益彰,才成就瞭如此輝煌燦爛的人生。

林徽因起初對自己一生要做的事兒,有朦朧的概念,是從英國房東太太那裡開始。房東太太是研究建築的,她把每一個建築物都畫得很美。林徽因立志像房東太太一樣學習建築。她的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受她的影響,梁思成在不知道建築是什麼的情況下,也立志學習建築學。從此二人就踏上了共同的人生之路,不管遇到多大的艱難和困苦,他們對自己的目標始終沒有放棄過。

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即使在林徽因患病最嚴重的時候,她也沒有消沉過,總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現實,因為她覺得還有很多事兒要做。明確的人生目標給她的生命注入了力量。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奧黛麗•赫本


這讓我想起了奧黛麗•赫本,她美麗燦爛的一生都是為了做好一個演員。不管赫本遇到了怎樣的苦難和艱辛,做一個優秀演員的人生目標始終沒有改變過。赫本用自己的方式書寫了完美人生,她的一生都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二、要熱愛生活。

熱愛生活,是林徽因從骨子裡散發的光彩。這不僅僅表現在她對自己的穿著打扮有要求,更對自己飲食起居有想法。

和梁思成舉行婚禮時,由於她不喜歡那種西式的婚紗,就自己設計了一種旗袍樣式的禮服。這種禮服成為了當時服裝界的一種新時尚。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愛美,是對生活的不辜負。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結婚照


她熱愛生活的另一個表現,是對待任何事物都充滿了新奇感和探索欲。每到一個地方,她都會對那些小玩意兒戀戀不捨,比如一個小的梳妝鏡子,一塊有花紋的毯子等等。有一次,她進了燒陶瓷的窯,看著師傅塑造泥坯,她幾次要求師傅停下都沒能如願,最後看著師傅做成一個痰盂的形狀,她很失望。對事物的新奇和熱愛,讓她本身就充滿了活力。

在李莊,儘管經歷了飢餓和病痛的種種折磨,林徽因依然頑強地生活著,她太熱愛生活了。林洙說:“我幾乎從沒有聽到過他們為自己的病情或生活上的煩惱而訴苦。”

羅曼•羅蘭說過,“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還依然熱愛生活。”

林徽因就是真正的英雄主義者,她從來沒有被生活壓垮過。無論什麼時候,人們看到的她都是神采奕奕,談吐不凡的一個美女子。這也難怪金嶽霖為了她而終生不娶。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林徽因和梁思成

三、做事有原則。

林徽因做事有原則,最主要的體現在處理男女關係上。當徐志摩對他痴痴迷戀時,並決定和髮妻張幼儀離婚,林徽因清醒地意識到,“徐志摩當時愛的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想的那個人。”她反省自己,她清楚徐志摩是有家室的人,正因如此才毫無顧忌地跟他交往,她永遠不可能去破壞別人的家庭。

有這樣的想法,跟林徽因兒時的經歷分不開。小時候父親和母親的關係不好,給母親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這種傷害也深深影響到了林徽因,她不可能再走母親的老路。傳統的倫理教育和單純的生活閱歷,讓她對感情有了更清醒的認識。這也是她的底線。或許正因這樣的原因,梁思成更視她為寶吧。

一個有原則的人,到哪裡都會受到大家尊重。

最講原則的女性,非宋慶齡莫屬。大家都知道宋慶齡是孫中山遺孀,妹妹宋美齡嫁給了蔣介石。當時,宋家被稱為“宋家王朝”。蔣介石接替孫中山的事業,但他絲毫沒有按照三民主義履行職責,而是一味追求強權。宋慶齡看清了蔣介石的真實面目,毅然登報表示脫離國民黨。這讓世界震驚。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宋慶齡


宋慶齡是孫中山先生的堅決維護者,三民主義的堅決執行者。她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她不斷努力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祖國統一和文化教育等事業貢獻力量。宋慶齡受到了中國人民、海外華僑的敬仰和愛戴。

四、待人要真誠。

待人真誠而熱情,是林徽因的又一個特點。首先,她的真誠體現在對待愛人梁思成身上。

林徽因曾經很認真地跟梁思成說,她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麼辦好。我們想,如果是普通的夫妻,丈夫聽到妻子說愛上了別人,心裡肯定特別難受,不舒服,甚至大發雷霆,心生恨意,以至於對另一個人施加報復。

但是,梁思成沒有這麼做。他認為林徽因跟他說這些話,就把他當成了能給她拿主意的哥哥。雖然梁思成心裡很痛苦,很糾結,最終覺得是林徽因對他太信任和坦白了。於是他跟妻子說,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選擇了老金,他願意祝福他們永遠幸福。說完他們夫妻二人抱頭痛哭。

這種情況放在任何一對夫妻身上都是一種死結,林徽因和梁思成都用自己的真誠和信任,化解了最激烈的矛盾。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在雲南,梁思成病得厲害,不能工作。林徽因就到雲南大學教外語,一個月下來她拿到了40元的工資。面對吃不飽飯的艱難,她依然為丈夫花23元買了一個捲尺,這是他測量建築物用的到的。然後再花幾毛錢給母親和孩子們買了桃酥和糖炒栗子。

林徽因的真誠還體現在對待朋友上。在西山時,梁家成了朋友們聚會的地點。在雲南時梁家是朋友們聚會的地。解放了回到清華園,梁家還是大家聚會的地點。為什麼梁家會成為大家的“據點”呢?重要的原因就是梁家的女主人,林徽因女士,待人熱情真誠,開朗健談。當時梁家被成為“太太的客廳”,可見朋友們對林徽因的喜愛之情。

林徽因對待朋友的真誠,更體現在和美國朋友費慰梅夫婦的書信來往中。林徽因總把心裡最沒法跟身邊人說的話,說給費慰梅聽。朋友間的坦白真誠,註定了他們之間的友誼之樹常青。對年輕的大學生們,林徽因也是毫無保留,她常常把家裡最珍貴的書籍借給年輕人讀。梁家成了大學生們重要的“圖書館”。

更為讓人感動的是,林徽因得知林洙要結婚時,把存摺拿出來給林洙用。林洙因此把林徽因看成了最親的人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林洙


五、肯堅持讀書。

讀書,是林徽因一輩子都在堅持的事情。從小就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骨子裡流淌著仁義禮智信的精髓。但她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教育,所以她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的女子。正是這種不同文化的影響,她身上處處散發著迷人的光彩。

讀書,不僅讓她對建築和美學更有見解,對文學和藝術也有了更高的修養

林徽因即使臥病在床時,依然讀那些古典文學和歷史書籍。這讓她對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有了更多幫助。她不僅校對文字,還讓專業性的語言有了藝術的美感。

在兒子女兒小時候,她會用英文給孩子們讀《米開朗基羅》和《貝多芬傳》。這讓孩子們感覺自己的母親就是一個故事的寶庫。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再冰和從誡有這樣的母親該是多麼幸運的事兒。有句話說得好,要想孩子成為什麼樣子,自己就先要成為什麼樣子。父母的言傳身教勝於任何說教。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傅雷夫婦


好的父母都是用行動來影響孩子的。比如傅雷夫婦,他們用言行影響了孩子一生,不僅教給他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如何做人。曾國藩,也是自我學習和教育孩子的典範,從曾國藩家書裡,我們看到,這不僅僅是叱吒風雲的一代名將,更是一個嚴父,慈父。他寫給家人的信中,不僅有如何讓孩子學習,更有如何為讓孩子吃飯穿衣,如何尊敬師長,如何待人接物……

林洙來到林徽因家時,林徽因跟林洙談起了《戰爭與和平》《泰戈爾詩集》《安娜卡列尼娜》……還跟林洙談起了沈從文的《湘西往事》等文學作品。這讓林徽因在林洙的眼裡更加優雅而富有內涵。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朱安。朱安在和魯迅結婚之初,魯迅曾勸她到學堂讀書,可是朱安覺得女子就要恪守婦道。結果一生都沒有得到魯迅半點憐愛。試想當初朱安聽從了魯迅的建議,去讀書,那麼我想她也不至於孤苦一生吧!即便是沒有魯迅,也會有她的同窗好友孫迅、王迅吧……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六、敢行萬里路。

行萬里路,開拓了林徽因的視野,使她有了比常人更高的眼界和審美。

林徽因16歲就隨著父親去了歐洲,跟隨女房東去寫生,樹立了自己學習建築的理想。她的一生,都追隨著丈夫為這個理想而奮鬥。1924年,她和梁思成去美國留學,專門學習美術和建築的課程。學成之後,林徽因和梁思成去歐洲旅行。在旅行過程中,對各種各樣的建築進行拍照、記錄等工作。這樣的遠足,無疑給林徽因和梁思成取得巨大成就奠定了堅實基礎。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林徽因的一生,可以說是在深刻踐行著這句話的內涵。這或許就是她熠熠生輝、光彩照人的根本原因吧。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年輕時的林徽因


在金嶽霖的印象裡,文弱秀氣的徽因具有獨特的精神氣質,那既是詩一般空靈飄逸的神采,又是具有忘我獻身精神的科學熱情。這種氣質,讓金嶽霖先生一生為她著迷。後來,在雲南見到徽因時,金嶽霖給費正清寫信說,“她還是那麼迷人、活潑、富於表情和光彩照人——我簡直想不出更多的話來形容她。”

再後來,到了李莊,老金給朋友說:“離開了梁家,我就像沒有了魂一樣。”可見林徽因在老金眼裡是多麼珍貴。

當然這種珍貴不止是在老金眼裡,在梁思成眼裡更是如此。林徽因病重時,梁思成給費正清寫信,稱林徽因“我迷人的病妻”。在《中國建築史》前言中,他又寫到,“我要感謝我的妻子、同事和舊日的同窗林徽因。二十多年來,她在我們共同的事業中不懈地貢獻力量。

正因為有這樣優秀的男人,才讓林徽因顯得更加優秀。所以女子想要自己更優秀,就要跟優秀的男人在一起。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為何林徽因會成為優秀男人眼裡的寶貝呢?原因就是,她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

這種獨特的人格魅力從何而來呢?我已嘗試著總結出了以上幾點。

每個人都想成為最優秀、最成功、最幸福的人。可你想過沒有,這些的得來,都是先要付出努力。只有不斷努力,才會讓自己越來越好,慢慢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有句話說的好,“你若盛開,清風自來。”願善良的你我用不斷地努力,迎接更加美好的自己……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作者簡介:延延,70後,喜歡讀書 ,喜歡思考。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相信故事能溫暖你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