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潛艇(五)

蘇聯M級攻擊型核潛艇

M級(亦稱“麥克”級)是蘇聯海軍的新型攻擊型潛艇“共青團員”號的西方稱謂。該艇1981年開工建造。1983年5月下水,1984年底服役。該級艇十分著名,在設計建造時採用了10多項新技術,建成服役後表現出色。其主要技術性能為:水面排水量8000噸,水下排水量9700噸。長122米、寬12米、吃水8.2米。動力裝置由兩座核反應堆和1臺增汽輪機組成,單軸,總功率29400千瓦。水面航速30節,水下航速達40節。編制約95人。

該級艇裝有:6具533毫米或650毫米魚雷發射管,配備有魚雷SS-N-15、SS-N-16-導彈,特別是配備有最新的SS-NX-21巡航導彈,射程1600海里。該級艇航速高、潛深大,1989年4月7日。該艇在挪威海域發生火災沉沒。

世界各國潛艇(五)

蘇聯K級常規動力潛艇

K級(亦稱“基洛”級)是蘇聯第一艘水滴型常規潛艇。1982年建成服役。主要技術性能為:水下排水量3076噸。長73米、寬9.9米、吃水6.6米。動力裝置由兩臺柴油機和兩臺電動機組成,下潛深度240米。編制52人。該級艇裝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攜帶18枚53型反艦/反潛魚雷。


世界各國潛艇(五)

蘇聯“塞拉”級攻擊型核潛艇

“塞拉”級是蘇聯海軍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之一,本型艇是原蘇聯海軍時代研製的最成功的常規潛艇,主要用於在近海淺水區域進行反艦與反潛作戰,是目前俄羅斯出口量最大的潛艇等級。以火力強大、噪音小而聞名首艦於1988年動工,1990年建成服役。該級有塞拉I型(3艘)和塞拉II型(2艘)。其主要技術性能為:水面排水量7000噸(II型6470噸),水下排水量7900噸(II型10400噸)。長110.5米(II型111米)、寬12.5米(II型14.5米)、吃水9.5米。動力裝置由兩座壓水堆和兩臺汽輪交流發電機組成,單軸,水面航速18節,水下航速34節(II型32節)。編制100人(II型61人)。

該級艦艇裝有:8具650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53型和65型魚雷。可用533毫米魚雷管發射SS-N-15反潛導彈,用650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SS-N-16反潛導彈。

世界各國潛艇(五)

蘇聯“阿庫拉”級攻擊型核潛艇

“阿庫拉”級是蘇聯海軍新型攻擊型核潛艇,首艇於1981年開工,1982年下水,1984年服役。至2000年已建成16艘。其主要技術性能為:水面排水量8140噸,水下排水量12770噸。長110米、寬14米、吃水10.4米。動力裝置由兩座核反應堆和1臺減速蒸汽輪機組成,另有輔助柴油機兩臺,水面航速18節,水下航速33節,下潛深度400米。編制73人。

該級艇裝有4具533毫米和4具650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53型魚雷,可用管稱把650毫米的發射管降為533毫米,也可用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SS-N-21潛射巡航導彈和SS-N-15反潛導彈,用650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SS-N-16反潛導彈。


世界各國潛艇(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