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才明白,為何釘釘能走向全球,微信只能在國內市場稱霸!

隨著智能手機在全球範圍內大面積普及後,如今社交軟件也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畢竟在相較之下,社交軟件無論是方便性還是快捷性都要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較早入局國內社交領域的騰訊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社交霸主。

直到今天才明白,為何釘釘能走向全球,微信只能在國內市場稱霸!


作為騰訊旗下的社交王牌,微信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11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社交霸,即便在這個過程中,有著羅永浩、王欣等流量大佬試圖在社交領域獲得一席之地,但依舊無法與微信形成正面較量。直到阿里巴巴旗下的釘釘出現後,才讓微信有了危機感。

由於國內疫情的爆發,導致絕大部分企業和學校延遲了開工和開學時間,使用在家辦公或上網課的方式來提高效率。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釘釘也成為了各大企業和學校優先選擇的平臺。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全國14萬所學校、290萬個班級在釘釘上開課,僅學生數量就達到了1.2億。

直到今天才明白,為何釘釘能走向全球,微信只能在國內市場稱霸!


實際上,釘釘除了在國內市場上迎來發展爆發期之外,同時也順利走向了海外市場。在近期,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緊急呼籲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的4.21億學生遠程上課,而釘釘也成為了聯合國首推在家上課的平臺。因此,直到今天才明白,為何釘釘能走向全球,微信只能在國內市場稱霸!

首先,所針對的用戶群體不同,微信作為一款綜合性社交軟件,更多傾向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適用人群也僅為個人和生活社交罷了,即便在工作上也使會使用到微信,但由於個人社交佔主體,所以涉及工作的比例並不大。反觀釘釘,作為阿里巴巴耗時多年打造的辦公型社交軟件,應用場景普遍偏向於商務溝通和工作協同,所以市場的定位直接影響了兩款社交軟件的走向。

直到今天才明白,為何釘釘能走向全球,微信只能在國內市場稱霸!


其次,大環境的影響。在全球市場上,類似於微信的社交軟件還有很多,比如Facebook、WhatsApp等,其中Facebook更是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社交軟件,所以在海外社交市場基本已經趨於飽和的情況下,給予微信海外發展的空間並不多。反觀釘釘,在全球辦公社交領域基本沒有什麼對手,畢竟釘釘也是在進行了市場調研之後才找準的定位。

直到今天才明白,為何釘釘能走向全球,微信只能在國內市場稱霸!


最後,個人想要說的是,無論是釘釘還是微信,雖然兩者都是社交軟件,但依舊存在著本質上的差別。雖然釘釘在疫情階段迎來了爆發式增長,但想要在短時間內反超微信也有很大難度,畢竟相比於辦公領域,個人社交的發展潛力要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