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黑暗騎士》中的反派,你有什麼評論?

帥哥嗎


為什麼說小丑是最成功的反派?他在《黑暗騎士》裡的特別之處是什麼?今天就來研究一下,看看一部電影裡反派角色的功能是什麼,並且解構為什麼小丑是《黑暗騎士》裡最完美的反派。

成功的反派比主角強大

從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的《故事》中引用一句話就是:“故事主人公和故事情節引人思考以及使人感動的程度完全地取決於與之對抗的力量”

所以反派必須是強大的,反派越強大,我們的英雄的鬥爭就越困難,鬥爭越困難,故事就越引人入勝。可明明《黑暗騎士》中的小丑沒有任何傳統的力量,如金錢,力量和地位等,他不像《復仇者聯盟3》裡的滅霸,打個響指,人類就消失一半,他甚至很清楚自己根本沒有真正的資源:

約翰·特魯比(John Truby)在他的書《故事的解剖學》裡解釋的很清楚是什麼造成了反派力量的強大:“創造一個反派......使他非常善於攻擊你的英雄的最大的弱點”

而小丑的強大正是來自於他能夠用各種聰明的手段直接攻擊蝙蝠俠最大的弱點。蝙蝠俠的大部分能力來自於他的超強的體力,小丑卻沒把他的肌肉看在眼裡。影片中當小丑抓住雷切爾(Rachel)和哈維·鄧特(Harvey Dent)時,蝙蝠俠用拳頭暴打小丑,小丑卻哈哈大笑說:“你沒有,什麼也沒有可以威脅我的,你全身的力量一無所用......”

小丑把蝙蝠俠的力量變成了一個弱點。他可以這樣不是因為在體力上比蝙蝠俠強大,而是因為他根本不怕死,他甚至希望蝙蝠俠這麼做,因為他知道蝙蝠俠的原則是他不會殺人。

在小丑殺的人越來越多,造成越來越大的騷亂時,影片也揭示了蝙蝠俠的道德準則也可能是他最大的弱點,因為真正能阻止小丑的唯一方法就是殺死他,而這是蝙蝠俠無法做到的。

成功的反派揭示英雄本色

小丑的計劃不僅僅是為了擊敗蝙蝠俠,而是向哥譚市揭露蝙蝠俠面具下的真面目,他通過向蝙蝠俠施加壓力,逼迫蝙蝠俠做出困難的選擇,根據羅伯特·麥基所說,人類在壓力之下做出的選擇揭示了人的真實性格——壓力越大,越深層次,人的性格的本質越真實。

因此,在每一個故事中,對抗的力量必須對主角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迫使他們做出越來越多的困難選擇,這些選擇揭示了他們的真實本質。

影片中小丑在電視新聞頻道里向全哥譚宣佈:想要哥譚市恢復正常秩序,蝙蝠俠必須脫掉面具並自首,否則每天都將有人死亡。

一開始蝙蝠俠拒絕屈服於小丑這種恐怖主義的要求,只是想要阻止他的殺人計劃,但是小丑總是比蝙蝠俠領先



魅力非凡工作室


如今所有的英雄電影共同的通病就是沒有一個內涵豐富,個性獨特的反派。每每這個時候我會無比的懷念諾蘭版蝙蝠俠的小丑。小丑總是在戲虐人性,把人性陰暗的那一面無限的放大,他相信的信條是:人之所以不為惡是因為他們沒有受到足夠的誘惑或者逼入絕境以及不能忘記的奪愛之恨。

為了獨吞贓款殺同夥不留情面的搶劫犯,為了醫治親人出賣消息的警察,給至愛報仇不再相信司法程序正義的檢察官。

看似瘋癲的小丑對人性懦弱醜惡的那一面認識卻無比的清楚,這才是一個逼格反派該有的樣子。很多時候世間的醜惡善良和正義其實就是人性的兩面。

相信人性光明一面的蝙蝠俠有著清醒的認識,他需要拯救的不單是人們的姓名,更重要的是喚起人們對於正義的信念。所以他必須要背下檢察官的鍋,讓司法的正義永遠的收到尊重,而大俠式的快意恩仇永遠只能屬於他。人們並不需要知道什麼是真相,他們只需要堅定的相信哥譚市已經不需要像他這樣的英雄。

所以當一條載滿罪犯的船和另一條載滿普羅大眾的船各擁有對方那條船引爆器的時候。民眾不信任罪犯,而罪犯不憐憫大眾。誰先按下就能生存下去,當爭論歸於平靜,他們堅定的都選擇了不按下這苟活的按鈕。兩條船都活了下來,這就是蝙蝠俠相信的人性的光明面,當光明重回哥譚市的時候,黑暗騎士蝙蝠俠當然就不再被需要了。

沒有什麼會比人性兩面的衝突讓人更揪心更感同身受,光明來到的時候那種小人物的正確選擇也就最能打動人心,深受感動和久久不能平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