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北大教授季羨林曾說,壞人是不可能變好的。你怎麼看?

周課通趙長松


感謝提出這個問題![祈禱][祈禱]

我們都認為好人會變壞,這是事實,而且大量的事實也證明,好人確實可以變壞!但是,壞人會變好嗎?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深思!

可是,我們都想想什麼樣的人才是好人,什麼樣的人才是壞人?標準是什麼?

舉個例子吧!比如秦始皇。這個人你說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呢?你說他好,可是很多人認為他為了修建自己陵墓死了很多人,說殺誰就殺誰。可是,又有人說,他統一六國,結束各國紛爭,為中華民族建立不朽功勳![微笑]那他到底是好還是壞呢?標準不同罷了!你有沒有發現,你認為的美,在別人眼裡可能一文不值,你認為的好,也不過爾爾!所以,不要輕易說好與壞,標準不同!

這個世界是分陰陽的,好與壞是相互對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沒有好,哪來的壞,沒有壞,哪來的好!是壞成全了好,是醜成全了美!誰也離不開誰!因為有正必有反,有曲必有直!

記得以前有一次看球賽,A方踢球射門,射進去了,可是反過來想,A方的成功射球,是由B方守門員的失誤造成的,如果B方不失誤,A方會進球嗎?

所以,人還是那個人,事還是那個事,只要你把標準一換,這個人就變了,也許變成了好人,也許變成了壞人。同樣的,事也變了,就變成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微笑][微笑]











思辰傳統文化工作室


《人無好壞之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01

有人問:

已故北大教授季羨林曾說,壞人是不可能變好的。你怎麼看?

首先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壞人確實可能變好,好人也可能變壞……

舉個例子,剛解放的時候,1949年,那時候打土豪分田地,說地主資本家老闆都是壞人,都是剝削階級吸血鬼。

現在老闆遍地,資本家改了一個名字,叫做企業家,成了人們眼裡的英雄人物。

尤其是華為任正非這樣的資本家老闆,甚至成了人們眼裡的民族脊樑。

各位,僅僅過了71年,地主資本家就從壞人,變成了好人,進而變成了民族脊樑,民族英雄……

這不就是典型的“壞人變好”了嘛?

資本家變成了企業家,從壞蛋變成了好人,這是事實。

02

相反,好人也可以變壞……

幾十年前,剛接放哪一陣子,提倡“越窮越光榮”……說起來“貧下中農”,那是很光榮的……

一說起自己家屬於“僱貧農”,那就臉上有光……

請問,現在誰敢說自己是“僱貧農”?誰敢說自己是“貧下中農”?

你要不嫌丟人,不怕大家看不起,你可以天天宣傳自己是窮人,窮的你老婆都娶不上,你就爽了。

這不就是“好人變壞”了?

以前越窮越光榮,越窮,越證明你是好人……越富裕,越證明你是壞人。

現在反過來了……

誰有錢,大家都高看他一眼……誰要沒錢,大家都捂住鼻子,躲著走。

所以啊,這個好壞,是不一定的。

03

其實,好壞是不存在的。

《道德經》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什麼意思呢?

很簡單,世間萬物沒有好壞之分……

在天地看來,人類和動植物,所有生物,眾生平等,沒有高低貴賤,沒有好壞之分。

所以天地一視同仁,不會對誰好,也不會對誰壞,對誰都一樣。

也就是說,客觀規律面前,人人平等;再進一步,客觀規律面前,好人壞人也是平等的。

劫富濟貧的江洋大盜,在窮人眼裡是好人,在富人眼裡是壞人,在法律面前是罪犯。

這就告訴我們,好壞是不存在的,所謂的好壞,只是用不同階層的價值觀,來評價別人,導致的錯誤判斷結果。

好壞,是我們人為的一種主觀的錯誤看法,現實中並不存在好人和壞人這種區別。

你認為別人是壞人,其實很可能你自己才是壞人。

陳旭知道,我說的上述這些話,很難理解,然而世界確實如此。

文 | 屠龍有術(tulongys)


屠龍有術


我們都知道河豚是有毒的,但是會做河豚的人就把河豚的毒去沒了。所以河豚就是人們餐桌上的美味。生活中的人也是這樣,有的人本質是不壞的,但是嚴酷的競爭現實,殘酷的生活壓力,所以說為了生存不得不裝成壞人,不得不也像一個刺蝟似的,誰犯我我就扎誰了一種狀態。所以我說有的人是不能用壞人一概而論的,因為有的人既做好事也做壞事,所以說這怎麼能衡量壞人永遠就是壞人呢?

我叔叔這個人可以說品質是非常壞的,在我們家族裡沒有誰願意理睬他。我記得小時候跟他的兒子頑皮,我期待他兒子的身上,他用大皮鞭把我身上抽的一道血痕又一道血痕。我爸爸媽媽心疼的直掉眼淚去找他理論的時候,他把大門關上,衝著我們還直罵。可一旦他家到月底缺糧少穿的時候,總是讓老沈陪著笑臉來借東西,但從來都沒還過。後來我的堂弟在一次車禍中不幸去世了。從那以後,我的老叔見到誰都好像是躲著似的。而且對待我們也不是凶神惡煞一般了。每年過年的時候早早的就把壓歲錢塞進我們的新衣服裡,然後像疼愛自己兒子似的對待我們。我記得有一年我上大學走的時候,父親送我一半兒是我的老叔,一到把我送到了大學校園。說一句實話就是他對我的好,讓我真的忘記了他曾經打過我的事情。就是這麼一個慈祥的老人,徹底的改變了自己做壞事的臭毛病,確實成了一個慈眉善目的老人。所以說有時候壞人也能變好的,我是相信的。


伊春美食美客


季羨林的原話是“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這有點像形而上學了。但是,我卻沒有辦法。天下哪裡會有不變的事物呢?哪裡會有不變的人呢?我觀察的幾個“壞人”偏偏不變。幾十年前是這樣,今天還是這樣。我想給他們辯護都找不出詞兒來。”

可見季羨林先生是基於自己的人生經驗而得出的結論,只是人生感悟,並不是嚴謹的學術觀點和哲學探討。更像是一句慨嘆,表達季羨林先生的無奈。

類似的觀點古來有之,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更相信人性是複雜的,不能用非黑即白的觀點去評論人,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人性中的慾望和本能,如果符合了道德良俗,便成了善,反之則為惡,人的行為受法律和道德的制約以及社會教化的影響才有所為也有所不為。正如歌德所說“所有罪惡的念頭我都有過,我只是沒去做。”不能武斷地說所有壞人都不會變好,不過一旦將罪惡的念頭付諸實踐,會想染了毒癮一樣難以自拔。



天子1993


王陽明先生曾說:人皆可以為堯舜。無論你是誰,只要你願意,都可以成就事業,成為了不起的人。

但是,看盡世事,飽經滄桑,學富五車的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卻說:壞人是不會變好的。

那麼,是王陽明先生錯了,還是季老先生看花眼了呢?我們對人性,究竟應該持何種認知?

昨天晚上,去赴朋友的酒會。

來接我的朋友在路上講了個故事:他家以前有個保姆,粗手大腳的那種,幹活很利索。保姆是鐘點工,每週來家三次,幫忙料理家務,偶爾做飯,孩子最愛她蒸的饅頭。

時間久了才知道,保姆讀過書,也曾年輕漂亮,愛慕者不知多少。但她對所有愛慕者都冷若冰霜。卻偷偷的愛上了一個男人,她甚至擔心,男人太高傲,不肯接受她。就主動表白,最終跟男人在一起了。後來,她感覺情形有點不太對。

那個男人開家電專賣店,每天提貨的人拍成長隊,堪稱是日進斗金,財源滾滾。姑娘認定,這男人有如此商業眼光,如此過人魄力,絕非凡夫俗子。

等嫁過去,才發展情況跟她的判斷,完全相反。

這男人實際上是個大大的懶漢。他以前有工作,因為懶的上班,花點錢買斷工齡,過起了自由自在的日子。專賣店是他家族的以為有錢的大伯幫他開的,當年電子產品緊俏,賣的好,但後來市場發生變化,男人又懶散。所以不久就關門停業了。這時女人已經生下了孩子,男人每天無所事事,好吃懶做,還對女人破口大罵,甚至家暴。

女人通過多種方法,希望能挽回丈夫,但都於事無補。漸漸的她的心涼了,死了。帶著孩子離開了丈夫,來到北京做鐘點工養活孩子。

壞人變好,必須要有強大的外力,就如故人說的:惡人自有惡人磨。如果想讓壞人幡然悔悟,就必須比壞人更狠,讓他感受到人世險惡,生不如死。這時壞人只想從苦難中獲得拯救。根本沒時間琢磨害人的事。

可是你變壞了!

一旦為了改造壞人,讓自己變壞。就斷了己身向善之路。就會落得跟壞人一樣的結局。生活中再沒歡笑,沒有希望,只有怨毒之火。因為你壞,所以不會有真誠幫助你的朋友,不會有天倫之樂,人世間一切美好,從此與你無緣。

你不是聖者,不是佛陀。

壞人之惡,你度不了。

王陽明說,人須時時秉持向善之心。

季羨林補充說:但完不可太聖母心,存有做救世主的貪婪妄念!



慧生活慧讀書


好人與壞人的概念是有公論的,不存在壞人把好人說成壞人就也是壞人的道理,那是狡辯。世界上的事和人都是會變化的,但是需要轉換的條件不可能自然變好,也不可能自然變壞。也許季羨林老先生說觀察的壞人沒有遇到轉換條件,也許那些人已經壞到骨子裡了也就是壞透了。一成不變也應該是不存在的,否則,好人能變壞嗎?顯然是肯定的。就算是壞人也可能變得更壞。變化的原因是內因與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屬於哲學範疇。季羨林老先生所想表達的是對轉指的某些壞人的憎恨。不屬於哲學範疇。


傻老頭


一個道德無底線的人永遠都是敗類、文化水平高不代表素質高、北京跑步女就是典型、江蘇寒門學子面對父母生命垂危的呼喚、冷漠無情的讓人憤慨、夫妻倆在美國是都博土、缺乏人性畜生、會變好嗎?


塵緣1768


壞人自小缺少管教,靠通過暴力、油奸耍滑、坑蒙拐騙的德行獲得他人不少好處。這樣的人世界觀成型後,怎麼可能變好?為什麼變好?什麼力量使他變好?可以說在壞人眼裡,通過暴力、偷盜搶劫、坑蒙拐騙獲得的利益比通過正常努力途徑獲得的利益要來的快、容易的多。何必變好自討苦吃?再說,壞人沒有正常人謀生手段,變好就是餓死,所以沒有變好的可能性。


春風吹綠江南兩岸


如果壞人良心發現也有可能變好


高山流水141705676


就單純的回答,我認為對。有的人寫文章常常是四平八穩,力求中庸,顯得即全面又公平;但究竟沒有觀點。

壞人是不可能變好的,生活中有很例子。普通人犯了法,會受到應有的懲罰,服刑期間不敢再作壞事。但是刑滿釋放,壞的本牲又回來了。有的人“十年怕井繩”是知道法的利害不敢了,但本性不變。

農村人世代相處,誰是啥樣的人大家都明白。有的忠厚實在,堂堂正正;有的偷偷摸摸,心術邪惡。此種現象好像是遺傳,很多人仿老,生性也分好壞。“近朱則赤,近墨則黑”吧!

我們不可能把高梁變為玉米,把狼改變為羊。就括能轉變基因,其生長環境又如何?到時侯又是壞是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