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的書法學習影響最大的三位書家是誰?分別是臨的什麼帖呢?

光頭如一


學習書法對我影響最大的三個書法家:

1、神采,白蕉《蘭題雜存卷》,知道什麼叫晉人二王神韻。

2、字法,米芾《糧院帖》《清和帖》,知道什麼叫姿態縱橫的結字意趣。

3、章法,王鐸《行書憶過中條山語軸》,知道什麼叫跌宕起伏的佈局。





有竹居


對我影響最大的三個書法家是:

顏真卿

這個歷史人物,我不多說了。顏魯公的人品和人格你能在他的字裡看出來,剛正不阿,忠勇無雙。而且,他的書法打破了所謂的俊秀結構,形成了單憑字體結構就能展現書法之美的境地。我開始臨帖的字體就是顏體。他對我的影響猶如“擺正方向”。

趙孟頫

有人說趙孟頫在元朝做官,為人有問題。其實,書法的境界是可以突破政治結構的,不然蔡京秦檜之流的書法是會被徹底消滅的!而趙孟頫生不逢時,無從選擇。

他的字,給我一種陳年老酒的感覺,越品越香,灑脫自如!膽巴碑,洛神賦,赤壁賦更是讓我痴迷。雖然我是二把刀,但並不影響我對了解書法的熱情。他對我的影響猶如“久旱逢甘霖”,甘甜心肺。

啟功,梁詩正

近代書法家常常被人忽略,但他們的水平顯然是最符合我們行為習慣的。如同木牛流馬再厲害也比不上蒸汽機,而現代生活隨著時代變遷連蒸汽機我被拋棄了,但汽車的發明離不開蒸汽機的貢獻。書法也是一樣。古人的字不只是優美,更多的是沉澱。王羲之隨手寫的蘭亭序,在今人眼裡就是天下第一行書,而為了這個名頭,又有好多人不得不舉出各種佐證來鞏固。做這些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我比你懂!書聖表示,隨手一些,灑脫自如了一些,居然讓後代如此銘記,而我認真寫的卻沒人欣賞。

是的,近代書法家的認真和改革,並未得到廣泛認可。但書法是一種態度,一種不自覺的行為習慣,啟功先生,梁詩正前輩如果想臨摹誰的字,也一定可以惟妙惟肖,但,那不是書法,而是練習,寫字。只有將字寫出自我才是書法,當然這離不開對書法的傳承,更離不開對書法的崇尚。所以醜書和江湖體只能是具有強烈自我風格的字,而不是書法。

這兩位對我的影響是:讓我明白了書法如果過於倚重傳承而不去合理創新,代表了止步,甚至是退步。


銀河疼就


影響最大的是王羲之。主要是聖教序,臨習有兩三年了,從中悟得諸多筆法。蘭亭序學得不多,因為感覺聖教序的字比蘭亭序好看。目前在學習王羲之的十七帖,並且準備每日都來學習“黃庭經”,練習他的小楷。這樣,我以後應該更能理解王羲之的筆法,因為楷行草三體皆有學習。

人生短暫,王羲之之大已足夠終生研習了,感嘆:學海無涯,吾生有崖。

 

其次是顏真卿,臨習勤禮碑,從小開始練的,這個影響當然很大,但是我覺得勤禮碑適合學習筆法,而不是學習結體。

 

其次是歐陽詢,九宮醴泉銘,字形險峻而結體嚴謹,但我學不到家。

 

綜上所述,對我最有影響的是王羲之了。歡迎大家多多指教。以下我的習作,請各位方家指點。





覓千里放眼無邊


對我書法影響最大的書法家:

1.歐陽詢,本人臨九成宮將近20年,我的書法起步正是從歐楷開始,樂與苦盡在其中!

2.王羲之,本人行書從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開始,也有十餘載,其中也經常臨習蘭亭序集和王羲之其它手札!

3.趙孟頫,學習趙孟頫書帖有三五載左右,前後赤壁賦是的學習的重點

4.其它書帖也經常臨習,隸書主要是曹全碑和張遷碑,皇象急就章草書和智永千字文也臨習了一段時間。

其它書帖以瞭解為主,不怎麼多臨,感覺臨帖不在多,而在精!取法乎上,學習書法臨古人是唯一出路!


不惑小明書畫


歐陽詢、趙孟頫、田英章,臨摹的是歐陽詢《書法與作品欣賞》、趙孟頫《趙孟頫楷書千字文》、田英章《田英章作品精選》。


葉紫的品質生活


王羲之,讓我感受到章法的玄妙

米芾,讓我瞭解了結體的奧秘

智永,影響主要是讓我悟透了用筆


醜書學


三家分別是。顏真卿《顏勤禮碑》

蘇軾《寒食帖》

文徵明小楷《道德經》


杞人石生


王羲之,吳昌碩,吳玉如。臨《聖教序》《石鼓文》《迂叟手札》


123TYTW


三位書法家分別是:柳體的柳公權,歐體的歐陽詢,顏體的顏真卿。


曾銳教授


我是雨夜構想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書法初學者,對書法基本上就是門外漢,要說對我練字影響最大的還真是有。


第一個人就是龐中華,在當年龐中華的字帖最火爆的時候,我也參加進了這個狂熱的大軍之中。本著對書法的強烈愛好,開始了自己學習書法之路。那時候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書法,儘管現在也不是很懂。自以為是的認為,按照字帖寫了幾天字,就是在練習書法了,其實入門都沒達到。

剛開始練習龐中華的字,也許是不懂學習方法,根本就學不進去。不掌握方法的學習進步相當慢,斷斷續續的練習了幾年,基本上沒有進步,逐漸的隨著學習任務更加緊張,慢慢的就放棄了。雖然是中途放棄,可也不是一點收穫都沒有,在以後日常書寫的時候,總是時不時的會想到字帖上的字的寫法,並且會運用到日常書寫中去,感覺還是不錯的,這也許是一種積累吧。雖然龐中華的字我沒有學會,但是他的字畢竟是我第一次正式學習的字體,並且在以後的日常書寫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了我,直到現在。嚴格的來說龐中華就是我寫字的啟蒙老師,儘管我這個學生不合格。

從學校出來以後,一直忙於生計,根本就沒有時間練習寫字了。雖然喜歡也必須要放下了,這一放大概就是20年。這期間從來沒有正式的坐在桌子前正經的寫過字,當然也就沒有正式的學習了。直到最近幾年,生活壓力沒有那麼大了,也有了一些閒暇的時間了。又把自己這個最大的愛好找了回來,開始練習鍾紹京版小楷,《靈飛經》。《靈飛經》是小楷中的精品,筆畫一絲不苟,結構精細巧妙,楷書中帶行意,被眾多書法愛好者所推崇。之所以喜歡《靈飛經》,也是因為可以看到一點龐中華的影子,是我所喜歡的那種字體。並且《靈飛經》很容易上手,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快寫的楷書作品之一。最近1年的時間裡,每天都在視頻中學習,一天學習2到5個字。由於基礎不好,進度很慢,現在仍然堅持學習者。

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必將長期處在書法練習的初級階段,以後的路還很長,我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