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網課期間怎樣進行時間管理?

四節蝦


首先,管好休息時間。

停是為了更好的走,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務必按照學校規定的作息時間,該休息時就休息,養精蓄銳,為衝刺積蓄力量。勞逸結合,身體強健,精力充沛,才能使提高學習效率成為可能。

其二,用好你的課堂學習時間。

課堂,是師生交流的主陣地。首先要做到課間安靜文明休息,預備鈴後立即回到座位瀏覽下節課內容,做到聽課有的放矢,這樣的自主學習會讓你學習起來遊刃有餘,不至於無所適從。然後在課堂上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緊盯老師的一舉一動,和老師保持學科知識、思維的良性溝通,同時也要有自己的自主思考,把自主思考和老師的思考交融起來,對課堂要點領會為主,適當快速記錄。下課後要迅速回想總結一下自己本節所學內容,對一時沒領會的趕快追問老師,或者和同學討論。

其三,合理運用零散時間。

每天的零散時間加起來也是非常可觀的。但是我們發現,在這些零散時間中,有很多同學或者一味做題,或者一味打鬧,或者呼呼入睡。我們認為,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課間,我們提倡採用課間提問的方式,結對子的或者小組內的同學之間互相提問幾個學科的核心小問題,用這些小快靈的問題啟迪思維,活躍氣氛,趕走睏意,拒絕三閒。而做操之前、去餐廳的路上,幾個同學也可以互相提問,探討問題。這樣就會使我們的思維興奮點始終集中在學業上,不給閒心閒事以任何的機會。


夜月SH


能不能有什麼好方法,讓我們孩子做好時間管理呢?

其實時間沒有什麼可管理的,每天24個小時,每週7天,每月4周,每學期4個月左右……時間的總量和時間本身對每個孩子都公平無比。管或不管它都在哪裡,理與不理它都會悄悄流逝。

具體到某一個時間點上,每個孩子可能都會有些必須要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孩子們是否會做,是否能安排合理,是否能讓它們更有意義,其實是孩子們更需要去掌握和了解的。所以想請爸爸媽媽們瞭解,雖然我們經常談時間管理,但實際我們該關注的是孩子的任務和效率。時間管理絕不是很多媽媽拉出來的時間表。

單個事件組成了孩子的整體任務,而任務對應著孩子的目標,目標又來自於孩子內心對於未來的期待。

孩子們到底如何安排管理這些事件?如何更高效的完成任務?如何讓自己更開心?如何讓自己的每一件事更有意義更趨向目標?

不管是管理時間,管理任務,管理效率,這些管理方法都屬於技能的層面,再好的方法,也得孩子希望去管理他的時間才管用。孩子內心對於自己任務管理的這個WILL(意願)如果沒有建立起來,學習再多的SKILL(技能)他們也都只會束之高閣。有了WILL的SHILL,才能真正的發揮意義,綻放光彩。

1、建立基礎做人做事的意識是基礎

每天我都能經歷這樣一幕,爸爸媽媽或家裡阿姨或爺爺奶奶在樓下等孩子,孩子在聽到了有人在接他回家這個信息的時候,無動於衷,想幹什麼還在幹什麼,速度並不提升。排除他們想多和我呆一會兒的因素,我個人理解他們之所以可能讓大家等很久的原因,慢的原因,很多時候是意識問題。

所以每次我催他們需要快些的時候,我永遠不會只說:快點!我通常都會告訴他們:我們需要快一點,***已經在樓下等我們了。今天的天氣冷,***年紀又大了,所以我們有義務快一點,因為我們心裡需要有別人,要體諒別人的不容易。所以,我們今天快一點,好不好?

我的目的,其實就是告訴我們的孩子,時間需要快的原因,他們如果心裡有個概念,讓別人等我們是很不禮貌的,我們需要考慮對方的等待感受,那他就不會只顧自己高興,就會自己管理好時間。比我們催他一百遍都有用。

同理,我們催促孩子早上快一點,催促孩子作業快一點,都要孩子先有遲到意識和作業意識,怎麼催都不管用,因為我們還沒有幫助我們的孩子轉念,只有轉念,才有行為上的主動改變。

2、建立時間概念才談的上管理時間

建立時間概念不是說孩子會認識時間就行了,而是要他們對時間的長短有概念,他們要知道,哦,5分鐘只可以做這些事情,50分鐘原來對於預習來講這麼短。他們需要有時間感受!

這個我們需要從小通過日常的訓練完成。

很多孩子在接受任務的時候,會脫口而出沒問題。你問他,30分鐘能做完作業嗎?很多孩子說沒問題。但實際上,30分鐘一科兒作業都沒有完成。所以我們要練著讓他們對自己的實力有認知,對任務有認知。

建立這樣的認知可以從我們每次的時間記錄開始,也可以從孩子每次任務完成時的討論開始,都是可行的好方法。

這裡需要提示大家,要讓孩子體會自己的速度和效率,不要一味的去對比他人的速度。

3、建立任務概念

時間管理和任務管理是分不開的,管理時間其實就是意味著管理任務,而管理好任務的同時,也就管理好了效率。

這些關於任務的概念給到孩子:

什麼是任務?

我的任務都有哪些?

這些任務的內容是什麼?

這些任務的完成標準是什麼?

這些任務對我來說有難度嗎?

哪些任務我可以如何分類?(比如按重要程度,緊急程度,必做選做等)

我的任務這麼多,如果沒有實現的計劃和事項的安排和管理,那我可能要瘋了。這時,我們對於任務的計劃就會非常重要,計劃會幫助我們合理的安排任務,讓我們更輕鬆和高效的完成任務。

4、建立計劃概念

凡事都要有計劃。有計劃的坐在書桌前,會發現我們是一個做事特別有條理的小孩兒,不會在準備做哪件事前發現缺東少西;更會發現我們每件事都可以做的特別從容,不會出現丟三落四。

把我們的任務形成計劃,是每個孩子需要掌握的技能。

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我們可以先從每日的TO DO LIST開始。有標號,有具體任務,有檢查落實後的標記。這裡我要提的是具體任務的概念:要到我今天要做語文某練習冊的某幾頁到某幾頁。舉例如下:

學校作業 ( )

《新概念》第2-3課( )

跳繩100個 ( )

……

小學高年級的孩子以後,除了有任務清單之外,更應對任務做更加細緻的計劃。建議每日都有計劃,比如

序號

項目

具體任務

完成標準

必做/選做

5、建立效率概念

做事做完只是做完了,但我們需要思考下,我們是否可以做的更快更好呢?

這時候我們要了解一個詞,那就是效率,效率是指人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工作量的多少。

做事講究效率,可是體現了一個人的能力,一個能力強的人,他做事情的時間成本更低。比如,我們今天寫作業用了2小時,那我們看一看,我們是否可以在哪些點上提高效率?

也許梳理以後我們發現,可能我們只要1個半小時就可以了,這樣多出來的半小時,便是我們的自由支配時間了。

要想提高效率,我們就要有提高效率的方法,簡單說專注度、好的方法都是保障我們效率的直接方法。

6、建立承諾意識

訂立了計劃需要我們的孩子守承諾,我們就要給孩子責任和承諾意識。說到做到,如

果做不到,我們堅決不說。

上面和大家談的,看似是意識層面,其實意識中也會有方法的指導。教育孩子,我們能從根兒上抓起,才是最有效最持久的。對於孩子的成長規劃,我永遠堅持的理念就是從理念上幫助孩子樹立信念,然後行為上幫助孩子們塑造習慣。我們常常唸叨的時間管理,亦是如此。


青少年習慣養成陸老師


現在非常時期,所以進行了網課。網課有很多優點,比如足不出戶就能聽到優秀老師的課,能省很多時間去學習,休息等等。但是網課也會導致一個問題,很容易走神。有以下幾個方法進行時間管理。

第一,肯定是要做時間計劃表的。在上課前一天提前瞭解有什麼課程需要上,這是符合教學中的準備律的。並且網課的空閒時間,你應該怎麼安排,是休息還是繼續學習等等。

第二,在進行計劃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地履行。因為這樣能夠增加你的自我效能感,更有利於以後的學習。你可以設定鬧鐘,在每天結束後進行一定的總結,如果完成良好,可以給自己獎勵等等。

現在在家上課,需要莫大的自制力,希望你能夠好好把握這段時間,充實豐富自己。




missAngela


1.前一天晚上制定好第二天的一天時間安排,可以列個to-do list,完成打✔,很有成就感

2.早睡早起,保持好規律作息,不熬夜

3.網課期間集中精力,上課結束後給自己一段休息時間,可以搭配運動,勞逸結合

4.推薦app:番茄計時,可以看出自己一天的時間都花在了哪裡,你會感嘆時間就這麼被浪費,也會同時監督你完成一項項任務。

另一個app: forest, 當一棵棵樹木變成森林時,非常有成就感,如果中途不集中注意力, 想玩手機,小樹苗就會死掉


Felicia的流浪星球


給自己制定個合理可行的時間計劃,除了正常上課外,應將其餘時間利用好,當然不一定全是文化課,可以適當調節,比如讀些名著、傳記等,或培養一兩項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如果充實的度過每一天,你會發現時間真的很快,不要辜負韶華。


從零學電子


時間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它不會因為你的隨意,任性而等待,也不會因為你的分秒必爭而延長。時間管理是一種對時間的態度與思維,從而產生的一種行為方式管呢。因此,進行時間管理,首先增強時間觀念。其次,樹立一個目標。第三,規劃好每天的時間安排,包括起床,學習,休息,鍛鍊,作業,自主時間等,時間安排已10分鐘為最小單位,不能太籠統,否則效果不佳。第四,最好找一個人進行監督,做的好鼓勵;有問題提醒,藉助外力幫助自己堅持,慢慢形成好習慣。


中學思政趙老師


在家網課時間一定要根據老師的課表進行合理的作息時間安排,做到勞逸結合。


開心雛鷹教育


製作時間表,手機鬧鐘事宜安排的提醒設置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