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規律就是用已發生的必然,去實現將要發生的應然

規律是個耳熟能詳又很高大上的詞。

人們經常講,要發現規律、研究規律、把握規律,總而言之要按規律辦事。老老實實遵從規律者,往往就能成事;而不順從規律或者違背規律者,往往可能壞事甚至敗事。可謂是得規律者得天下。

規律是個什麼東西?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定義,有的高深莫測,有的晦澀難懂,有的牽強附會,有的以偏概全,正如“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五花八門、各式各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說白一點,規律就是必然。也就是建立在相互聯繫的一定條件基礎上的必然,有什麼因就有什麼果,比如正常條件下持續給水加熱至100度,它就會沸騰和汽化,同樣降至0度則要結冰,在中國是這樣,到美國也是這樣,這就是規律。

作為社會的人,要想有成就就必須要多學習、勤實踐;作為生物的人,每個人最終都要死亡,等等,這些也都是規律。

另外還有諸如其他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都有著本領域、本學科的規律。

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能夠被人們所認知和把握的。對於規律,人們只能是去發現,而不能去創造。人們發現規律當然是為了應用。

研究和把握規律的目的,本質是用過去已發生的必然,去實現或者避免將要發生的應然,要麼把各種必要的條件創造充分,要麼破壞掉相關條件之間可能產生的鏈接。

如此之規律才是有用的規律,否則就不是真正的規律,不是對你沒用就是你沒有用到的規律。

把握規律就是用已發生的必然,去實現將要發生的應然


把握規律就是用已發生的必然,去實現將要發生的應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