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愛民:學習國畫應該怎樣入手呢?


付愛民:學習國畫應該怎樣入手呢?


認真為更多的人寫一篇帖子吧!
一、中國畫的概念叢雜
1、用來掙錢的中國畫;
2、用來叫好欣賞的中國畫;
3、在畫冊和博物館裡的中國畫;
4、畫材商嘴裡的中國畫
5、付老師課堂上的中國畫


論:這個世上根本就不存在一頭叫中國畫的大象在那裡等著我們去摸,去看。畫就在你心裡,等著你畫出來,你的親人們等著看,你的友人們等著用他們的勞動所得換回一幅喜歡的,日日欣賞,他們欣賞的是從你的筆墨裡看到的自己。
那種欣賞,一如我看到明星將籃球扣入籃筐時的激動。
沒有那麼一頭大象在那,別忘了。
世界上最真實的事是,一直有幾個你愛的人,也是愛你的人,就在那邊望著你,等著你對她說,“我愛你”。
繪畫就是將你的情感用畫筆和形象來表達出來,給能感受到的人愉悅。
二、一切唯祖師爺、前輩是從的中國畫教育理論定在腦袋上的皆是偷雞摸狗之輩


補註:絕不是在打擊對傳統藝術欣賞的朋友們,切勿對號入座,我打擊的是心虛掛在一棵老樹上號呼別人跟他一起上樹的人——忽悠他人的人。
1、在宗親會上,我的一位尊敬的前輩說的最是真理:你果然熱愛你的祖先,果然熱愛你的家族,不是大家都穿著一樣的馬褂,都喝著一樣的酒,說著一樣的酒話......而是你努力去掙錢,讓你的兒子日子也過的好,讓世人看到,某位名人的子孫都生活的好,這就是對祖先最牛的獻祭!你才不愧是誰誰誰的後代。
2、借用其語,真的熱愛傳統藝術,千萬別到處爭辯,無論怎麼說都是我的老祖宗最牛!你就用薄水彩墨,簡單的薄紙,畫出最美的圖像來。讓更多的人喜歡,讓更多的人願意張掛欣賞,你就對得起祖先。
3、不可能全系統地學古代經典藝術,你只能截取部分。
4、學古代中國畫,不要再用畫譜,畫譜是木刻或石印的,筆墨狀態不是最好的表達;且當年編繪畫譜的畫家多是二流或一流二等畫家。古代是沒辦法才會印黑墨印刷的畫譜,是末等教學法。現代直接學高清圖裡的筆墨即可。
5、從傳統中,我們只截取部分技術和審美意識來學習、訓練。
6、再次強調!只是部分!!!

三、迷宮有三個入口,從哪先進?你初學後自己來決定!
1、造型基礎———————————————— 形象
2、筆墨基礎=視覺藝術語言形式語言基礎——— 筆墨
3、文學基礎=感受在先,踐行在後—————— 修養
論:古人文人畫的踐行者多是先從第三者開始的,他們都是先有文華,後有畫意,所以從來不多說第三項,那是他們的起點,故多談筆墨。後人讀書少,多為表面文章所誤導,誤以為筆墨為先。
三者誰在先?還是你自己做決定,別聽老師的建議


四、何謂筆墨?
1、菜要吃,即先有營養,後有食材之美味,再次是香氣勾引食慾,再次才是美色之美,最次才是審美意識的符號化完成,如風格和地域特點等。
2、一幅畫,要先給人家看畫的是什麼?即識別,即觀眾審美的發生起點,必須是形象,即食材的基礎營養,也就是王朝聞美學理論的內容決定說。
3、再次,是內容自身的美感,比如無肩美女、短項將軍、慈悲大士、猙獰惡鬼。有的藝術家此生依靠的是形象的美感,藝術語言上很簡略,你們發現了嗎?他們不生產美,只是大自然美的搬運工。


4、再再次,是形式語言的美感,即脫離了形象本身,它也有它的美感,故用“它”來表達。純形式美,是人類藝術最玄妙的東西,不過付老師將在“跟付老師學畫畫”音頻課程的後面幾講裡慢慢道出我的發現。形式美這一層,才是筆墨之美的開端。
5、再再再次,是形式語言的符號美。形式美反覆之後有經驗,經驗為更多的人所公認,即為符號,即為流派,即為師承傳授,即為經典。我們說的筆墨,多為此項也。說的更白一些,就是大眾汽車技術和豐田汽車技術間的那一小點點差異性。西方學者研究時命名為icon。
6、再再再再次,才是融合了筆墨形式語言以及藝術形象綜合渾然一體的大美意念。到這一層,又忽然戛然而止,前邊的5點全部消失為空,時間凝滯,世上最後只有這最後一點,為image。我們稱之為審美意象。
論:對於審美意象而言,一切的形式語言符號都等於零,遑論筆墨?
五、如何開始?
1、導航——藝術是海洋,你要出海啦!!!
2、加夠油——你準備到哪裡?夏威夷?或者就是去青島?
3、同行者——旅行不是目的,是跟誰一起去旅行?
論:你需要提前先解決的是,一個好的繪畫學習資訊圈子;足夠的時間計劃,不必聽別人的,按照你的生活節奏來設計;一起畫畫交流的朋友們,分享你的快樂和痛苦。


付愛民:學習國畫應該怎樣入手呢?

真心希望更多的人,不僅僅是學畫的人,都能認識到什麼是我們民族的中國畫,什麼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精華。我們民族的優秀,一定不是設法論證,我們的祖先生下來就比別的民族優越,就比別人聰明,比別人勤勞,比別人勇敢……我們一直要做到更謙遜,用最高的效率改善自己的行為和產品、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