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211,為了有一個研究生學歷去非211讀研有必要嗎?

用戶68044589


其實考研沒有所謂的值不值,關鍵在於你考研的目的和對自己的要求!

首先,如果你只是要一個碩士學歷,是不是211還是雙非其實並不重要,簡單快捷就行,那麼你可以選擇雙非院校去讀研,這沒啥不可讀的!

話說回來,雙非院校也有非常牛逼的專業,甚至比很多211院校相應的專業都強勢。

其次,既然本科是211,你為何要考個雙非呢?是自己水平有限,保研沒有機會?還是說連考本校都沒有信心呢?

通常來說本校生報考本校優勢是非常大的,無論是本專業還是跨考,可以說沒必要去跨考外校,不清楚具體你是如何考慮的,畢竟無論是聯繫導師、找在讀的學長學姐,還是找參考書、真題,都十分的方便,尤其是招辦的老師,更是歡迎本校的學生報考本校。

總之,選擇考研目的是什麼,你需要明確下來,不管是什麼樣的院校,它能達成你所想要的結果,那它就是合適的選擇。

在考研擇校上,我們常說一句話就是“不求最好,但求合適”,希望你的選擇是建立在自己真正想要的基礎上的!

加油!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查看更多專業考研回答,總有跟你情況相近的

你的轉發,我的10w+

我是張雪峰,一個讓學習變得更快樂的考研老師

大家出門一定要記得戴口罩,勤洗手,儘量不去人多的地方,減少外出


張雪峰老師


個人覺得,真是沒有這個必要!以我工程技術專業來講,我本科上的985,後來因為掛科,覺得很不服氣,大四的時候努力考上了另外一所985的研究生!畢業之後發現很多同事不是985,甚至不是211一樣把工作好得很好!因為工作中基本上用不到研究生階段的理論知識。


表弟的鄉村生活


昨天我女朋友對我說“好煩啊,畢業了還要看書考工作,真羨慕你妹妹,高中畢業後就結婚,然後在家抱孩子,什麼也不用操心”。我說,“你也可以選擇在家抱孩子,不同的是她只能選擇在家抱孩子,而你既可以選擇在家抱孩子也可以選擇考工作,你比她有更多的選擇”。記得小時候學過一篇寓言故事“井底之蛙”,青蛙呆在井底不一定就生活不幸福,至少在他的天地裡,他是幸福的滿足的。但作為鳥兒來說,他生活在井底一定是不幸的,在見識了廣闊的天地以後,井口那片天已經滿足不了他了。所以人應該提高自己,211和普通研究生怎麼比我不知道,但是若是研究生和本科畢業後一份不錯的工作相比我一定選擇研究生。當然人提高自己不僅僅指的是學校學習,一切提高自己技能的都是,一切能讓自己進步的都屬於學習,進步能讓人獲得滿足感,同時也更難以被滿足。


流年1549499240407


沒有必要,我記得校招時,有些企業的工資待遇好像是985,211本科和雙非研究生在一個水平,所以如果你沒有必要為了一個雙非研究生去浪費這些時間。

而且,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後,學歷只是敲門磚,想必憑著你211的本科學歷肯定能找到比大部分人都好的工作,進入職場之後,還得重新學習更多工作的知識,主要還得靠自己的努力。

與其讀一個雙非研究生,不如以211的學歷進入工作,到時候還多積累幾年的工作經驗,收入肯定比那雙非研究生好多了。


夜半生活


你好,孩子!本科211,要看什麼地方,什麼院校,什麼專業,如果是偏遠地區的,考一個發達地區非211是可以的,有個例子分享,2019年,我們這裡農大是211錄取分數線最低不到500分,而上海不是211的學校,分數大多重本最低570分,但畢業後,用人單位就是認啊

我感覺你剛開始的211也就一般吧,高考時就是奔著211名去的,現在回過頭了,就得沒啥意思,我猜測,別生氣!

我給你建議是:如果你想考公務員,或者進事業編,傳統國企!你還是保留211名分!這些地方注重出身的!


最美心情666


我也跟你的求學經歷相似,我感覺是有必要的。出生211,在非211的大學讀碩士,受導師科學素養的薰陶,在他門下選擇碩博連讀,一路走來,給你分享一下,希望對你有用。

在二流三流院校讀研究生,導師的選擇是很重要的,他的培養方法決定你爬多高,走多遠。選對了其實不亞於重點大學,關鍵要看導師在專業領域的權威性,一些二流院校也有一些導師在業界很厲害的,所以你就要做好選擇了。


飛躍滄海279


中國企業真的沒有你想的那麼理性,往往都是一刀切,他們幾乎沒有成熟的人才機制和考評體系,為了降低用人成本和所謂效率最大化,在選擇人才上無論大小企業都是一刀切,是否是985、211、雙一流,是否有經驗。所以,雙非大學的專業再好,企業也看不見 ,再加上地方政府對企業也有考核激勵 ,比如拿政府項目基金的時候要看你團隊都學歷高低,各地政府再宣傳上會說我這裡有多少高科技企業,這種高科技不在於你創造了什麼科學價值,而是各種高學歷人才的比重是多少,所以中國的單位現在都是看學歷不看能力!自然也談不上創新力。我有幸遇見地方政府檢查企業用人得學歷狀況,那時候我才知道為什麼這幾年有些單位連打掃衛生都想要本科生了。


幽冥界還陽管理處


本科在211工程高校就讀,為了獲得研究生學歷,去非211工程院校讀研究生,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必要的。最好的選擇是去211/985工程院校讀研,因為這樣你的收穫會更多。

當然,如果是去非211高校的強勢專業讀研,那就是另外一種情況,後文我會詳細介紹。

現在本科生和研究生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就業難。就業難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本科畢業生和碩士畢業生的數量增加了很多。今年,碩士研究生又擴招了,而且是擴招18.9萬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我記得2017年碩士研究生畢業人數一共也就52萬左右,可想而知,18.9萬的擴招人數是很多的。當然,今年碩士研究生擴招的一個因素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研究生擴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但是,就我個人觀點,前幾年的碩士研究生就業壓力也並不小,而且,大部分的就業壓力是在雙非院校的畢業生身上,因為211工程、985工程院校的學生就業還是很不錯的。

接下來,我談談你提出的這個問題。首先一點,你本科就讀院校是211院校,這充分的證明了你有比較強的學習能力。如果你去雙非院校讀研究生,我認為是不值得的,所以,我前面說沒有必要去讀。研究生學歷固然重要,你在非211工程院校讀研,三年之後畢業時,你的競爭力和211工程院校本科畢業生的競爭力相差不大,換句話說,你讀研這幾年的收穫不大。而你要是211院校本科畢業後直接就業,你在單位工作三年,你的成長也會是比較大的。

我為什麼說非211院校的畢業生就業壓力比較大呢?

你可以從不同高校的就業信息網得到答案。如果你在一個非211院校讀書,你會發現,到了畢業季,來學校招聘的企業大部分都是省內的企業,而且,其中的央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是很少的。這也就說明,雖然你讀了研究生,但是你的就業平臺並沒有擴大,當然,可能你剛就業的職位提高了,但我認為,對一份工作來說,平臺的大小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登錄211工程高校、985工程高校的就業信息網,你就會發現,其中的企業大部分都是耳熟能詳的央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等。舉個例子說明,北京理工大學的就業信息網每年都會推送一張圖,圖的名稱是“北理工某屆畢業生都去哪兒了”,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北理工畢業生到國家重點單位和世界500強企業就業人數佔直接就業人數的65.02%,而且2019屆接受畢業生最多的單位,全部是國家重要領域的頂尖單位,其中包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百度等等。但是,這些企業對於非211院校的畢業生來講,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當然,非211院校也會有一些同學進入大型企業,但是,那些同學絕對是鳳毛麟角。所以我認為去非211院校讀研究生是沒有什麼必要的。

從另一個層面來講,你本科是在211院校就讀,我認為你本科畢業直接參加工作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今,就業形勢一年更比一年嚴峻,你可以先就業,然後根據你工作的情況來確定你以後的發展方向。就拿我身邊的本科生同時來講,有一些同事,他們本科畢業來到單位,開始他們也是在技術崗位工作,後來因為自己有其他方面的特長,很快就被調到了其他部門,比如有一個同事,開始同樣是在技術部工作,後來因為他有很強的人際交往能力,一年半之後就被調往了事業部工作,事業部在整個公司來講都是很好的部門。還有一個同事,工作半年之後,認為自己不喜歡現在的崗位,他開始邊工作邊複習考研,最後考上了一所211院校的研究生。我說這些的意思是,你可以先就業,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工作情況來確定自己的發展路線,也許工作一段時間會激發你讀書的毅力,將來有充分的實力考取更好學校的研究生。而且,既然你本科都在211院校讀書,我認為,你絕對有實力考取重點大學的研究生。

還有一種情況,你報考的院校雖然是非211院校,但是這個學校有非常強勢的專業,這種情況就要另外說了。

確實有一些學校,雖然是雙非院校,但是學校有自己的王牌專業,比如西南政法大學的法學、首都師範大學的教育學、河北大學的新聞傳播學、東北財經大學的工商管理、燕山大學的機械工程、陸軍工程大學的信息與通信工程、長春理工大學的光學工程等等。這樣的話,讀研就是有必要的。因為這些學校的強勢專業在本行業是有很強大的就業競爭力的。

結語:你本科在211工程院校讀書,研究生去非211院校讀研的意義不大,我認為你有充足的實力考取更好的學校的研究生,如果你僅僅因為一張學歷證書,我希望你能夠再三考慮。當然,如果你所報考的是雙非院校的強勢專業,也是可以去讀的。希望你有一個美好的前程。加油!


大寶zm


一般來說,本科生考研都會選擇比自己學校更好的考研院校,再或者是選擇本校。很少會主動選擇一所比本校更差的院校報考,但是有可能是因為調劑的關係而去到了這樣的院校。

那麼如果本科是211院校,如果單純的為了有一個研究生的學歷,而去到一所非211院校讀研,是否有必要呢?

儘量不要報考比自己本科院校差的學校

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既然考研肯定要在自己本科院校的基礎上有一個提升,如果實在覺得沒有信心,那就報考自己的願望。

因為如果主動報考更差的院校,到時候即便考上了,不論是本科院校的同學,還是研究生的同學,都會或多或少有一定的鄙視。同時在未來求職應聘的時候,也可能會給招聘人員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而面對這些,你的內心是否能夠承受得了呢?

如果是調劑到非211院校,為了研究生學歷也可以就讀

雖然不建議報考的時候填報較差的學校,但是如果本身目前也沒有找到好的工作,自己還是想獲得一個研究生的學歷,被調劑到了非211院校,也是可以去就讀的。

研究生的院校沒有本科好,但是從學歷上來說還是要更高一等的,相比本科而言,在未來也是更加有優勢。起點會更高,選擇更多,同時職場的發展也相對更好。

如果可以的話,再戰一年考一所更好的院校

如果沒有被報考的院校錄取,只能夠調劑去到非211院校,那麼為何不選擇再備考一年考一所更好的院校呢?

本科是211院校,一般來說學生的基礎不會太差,又經歷過一次考研,可能只是沒有發揮好或者是沒有做好充分的複習準備。又有基礎又有經驗,如果再備考一年,機會也還是很大的。

當然,也會存在風險,所以這個需要考生自己做一個自我的評估。並且如果一旦選擇放棄調劑,決定二戰考研。那麼就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備考當中,因為再次失敗是很不划算的,而且未來道路也會更加艱難。

所以作為本科2 11的學生,在選擇考研院校的時候,儘量選擇更好的學校,但是如果是被調劑到非211院校,為了獲得研究生學歷,也是可以選擇去就讀的,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放棄調劑,再戰一年,但是需要考慮清楚,雖然考上概率較大,但同樣存在風險。


小劉老師說


有好多人都認為現在985,211出來的好搶手,但你們殊不知這種情況都是公司,社會造成的,形成思維定式,以前看出身,現在看學校,難道真的只有985,211出來的人是人才其他的學校出來的不是嗎,難道只有985,211出來的能給你們帶來效益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例:一個公司老總聘用普通大學的人才,需要的錢又少,這個普通大學出來的人才,因為有人賞識,感恩而拼命為公司產生效益,就不算感恩,為了工資普通大學的人才也會為公司帶來更多效益;反觀名校出來的,你拿聘用普通大學的工資,人家都不願意來,就算來了,也得把他們當“爺”一樣的供起來,請問那個公司老總願意請個“爺”。其實這些老總找名牌大學的人,根本不是看重他們是人才,專業學的厲害而是品牌效應,他們的品牌就是“985,211”,這跟買東西認名牌一個道理。公司花了品牌的錢,請的這些人,沒給公司帶來等量的收益,最後裁員的都是這類“985,211”這些所謂的品牌出來的,被外界看到,都是這麼傻眼的“985,211”出來的,然後被外界瘋傳連“985,211”都沒工作,好好學習,其實都是人自己造成的,和學校好壞沒關。先別急著反駁我,仔細想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