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攝影,如何還原“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的畫面?

藍色希臘


感謝小姐姐提問!

最近總是在回答詩詞攝影的問題,感覺自己的攝影思路又拓寬了不少。我愛記詩詞,我喜歡攝影。我覺得二者並不矛盾,還可以相輔相成——當然也只限於我覺得。我也看到有些用戶,對於詩詞攝影一臉鄙夷,還罵罵咧咧的。對此,我只能說人各有志,人性不同。

我喜歡的東西,你可以不喜歡。我並沒有強加於你們。我只是寫我喜歡的東西罷了……請問我錯在哪裡了?你不會,我會,我就錯了嗎?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出自於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豐樂亭遊春·其三》。這是一首描寫春天賞景的踏青詩。全文如下: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直譯成白話文就是——

紅花開滿樹,青山隱隱中,日已偏西斜。廣漠長郊外,草色綿延長,綠意無邊際。

……emmm,我怎麼感覺自己把七言絕句給翻譯成了五言體?

沒事兒,詩詞直譯是為了理清楚拍攝思路。

拍攝思路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拍攝時間是在夕陽西下的傍晚,攝影題材定位為風光攝影。

攝影作品中出現的畫面元素:開滿紅花的樹(不一定全是紅花,有其他顏色也可以);暮色中若隱若現的青山;綿延連成片的碧綠色青草(野生的最好)。

這兩句詩詞是可以拍攝組圖的,當然,如果拍攝條件允許,也是可以把這些畫面元素都放在同一張照片裡的。

拓展思維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是具體的描寫。青山紅樹,是對比的寫法,落實在攝影作品裡,就是大紅大綠的顏色對比。狹義的“紅樹”,指的是開滿紅花的樹;我們也可以拓展的理解為,開著鮮豔花兒的樹。

青山,並不是指山上只有青翠的綠色。戶外野生的環境下,青山肯定也是色彩斑斕的。同理,“草色綠無涯”,也是再說,綿延不絕青草的綠色中間,也是可以有其他鮮豔的野花盛開的。

我們在具體拍攝的時候,要善於利用對比拍攝的手法。


柳侍墨


增光照,補光,瀝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