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幾段歷史或是哪些方面的歷史最缺乏研究?

記憶死在那離別的冬天


歷史這條長河中交織著興衰繁榮,光明與黑暗。我們不能只記住繁榮昌盛,好了不能說太多,我覺得中國最缺乏研究的幾段歷史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一、夏朝時期

這是我國的朝代開端,是有記載的第一個由禪讓制改變為世襲制的朝代,從此開啟了接近四千年的“家天下”,但是由於存在太過久遠,歷史文獻記載、留存遺址不多,就算是有記載文獻也是生澀難懂,給考古研究帶來較大的困難,但是也正是由於這種神秘感,也更加吸引歷史愛好者去研究。

二、晉朝時期(西晉八王之亂與東晉五胡亂華)

由於晉朝晉武帝重新採用分封制的在全國範圍內分封了數十個同姓王,後因為爭權奪利爆發了以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為首的八王之亂,既摧毀了西晉的民生經濟,也給了北方外族南下入侵的機會,也由此發生了五胡亂華,漢族在這一時期差點亡族,這裡不便過多描寫。

三、隋朝時期

隋朝,特別是隋煬帝時期,他的確是偉大,但是修通大運河、三次發兵高麗等等事蹟背後是由多少百姓堆積起來的,據記載,擴建皇宮,每月役丁多達二百萬人。修大運河時“詔發天下丁夫,男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俱要至,如有匿之者斬三族”,前後一共投入役夫達543萬餘人,死傷過半。從公元611到628年間,兵變、民變、宮廷政變就高達130多次,在公元606年全國人口約4602萬人,而到公元639年只剩下1235萬。

四、清滅南明時期(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當時清軍攻入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上吊自殺,消息傳到南京建立了短暫的南明政權,以兵部尚書史可法為首繼續抵抗,清軍繼續南下,勢如破竹,兵鋒直至包圍揚州,由於遭到強烈抵抗,清軍佔領揚州後,縱兵屠掠,十日封刀,據統計死亡人數約在八十萬之上。江南名鎮揚州一時間成了血流成河的屠宰場。後人稱之為"揚州十日"。清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軍再下剃髮令,命令十天之內,江南人民一律剃頭。“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在強烈的民族感情下,江南地區的人們紛紛起而抗清。而且尤其以嘉定人民的抗清尤為頑強激烈。起義爆發被鎮壓後,嘉定前後三次被屠城,死亡人數約在兩萬人左右,而這期間無一人投降,此氣節令人敬佩。史稱”嘉定三屠“


我們要不黑不吹,辯證的去看待歷史,研究歷史,敬畏歷史,但是更加不能遺忘。


舊人何時歸


中華民族號稱有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這樣豐富的文化遺產既給我們無限的驕傲和自豪,卻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麼長的歷史裡,我們存在著很多研究盲點;相比起來,除了幾個著名朝代以外,盲區反倒成了多數了。

一、夏、商和西周

這段歷史確實沒辦法,因為記載的文獻太少,距離今日也確實太遠。相比於文獻學的研究,有關夏商周的歷史研究更多還需要考古學的發現。

二、東漢

相比於大名鼎鼎的西漢王朝,東漢的熱度就要低了很多。因為它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外戚和宦官纏鬥的歷史,除了劉秀以外,既沒有武功蓋世的帝王,也鮮有大名鼎鼎的文臣武將。再加上其最後幾十年的歷史又被劃入三國之列,使得我們對這段歷史實在知之甚少。

三、五胡十六國

還是一樣的問題——文獻記載匱乏。現有的文獻裡,除了《十六國春秋》和《晉書》的載記部分以外,對五胡十六國的記載基本全部散佚。這為我們研究這段歷史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四、十國

作為正統王朝的五代,有兩本《五代史》為其作傳;然而南方的那些割據政權,卻鮮有學者予以研究。它們存在的時間不長,影響也不大,自然容易被拋諸在腦後。

五、遼、金、西夏

這三個由遊牧民族建立起來的王朝,由於長期與宋朝對峙,使得這段歷史的敘事主體一直以宋朝為主。其中最慘的是西夏,遼和金起碼還有一本正史來記錄,西夏則是連一本史書都沒有。再加上成吉思汗對西夏實施了亡國滅種式的屠戮,使得這段歷史已經完全斷檔。



青言論史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清山峻嶺常青松


有個小朋友,覺得我不懂他們歷史學專業的傳統,也可能覺得我在惡毒隱喻些什麼,因此大張旗鼓地說了一通話,此處不再贅述。拜這位口氣太大的小朋友所賜,我想起了一篇文章:《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為何是這篇?工作了一整夜之後,突然回想了起來。這是二十年前一位老師教我們去讀的。這篇文章是名作,不同領域的人有不同的評判方向,但這位老師希望我們理解的事情,我在二十年後終於想明白了,是“人的歷史”。


親也愛地理愛旅遊嗎


第一:上古時期,正確來說是虞夏商周,我始終相信這前兩個朝代的存在,但年代久遠,歷史記錄也很少,考證麻煩且複雜,在久遠一點神話居多。

第二:五代十國時期,時間很短但是很多東西或者記載並不完善。

第三:元朝,我們大多數人知道元曲但是沒幾個人知道短短八十年發生了多少事!

總結,除了上古時期,戰亂時期的歷史斷層最為嚴重!





澀不隱公子燃


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歷史的研究,可以預見未來。在歷史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五千年的文化,還有那些片段,沒有被我們所認識?

1、先秦史

年代比較久遠,資料比較匱乏。

2、少數民族史

少數民族的歷史,保護他們的獨特文化。

3、九鼎

秦之後,象徵權利和合法性的是“傳國玉璽”,而在秦之前,象徵天子合法性的是“九鼎”,而東周滅亡後,九鼎的去向成迷。

4、蘇毗女國

在唐僧去西天取經的過程中,在我國西藏阿里地區附近,有個蘇毗女國,據史書記載,它是一個女人掌權的國家,唐朝以後,它在歷史中就消失啦。

5、天京寶藏

曾國藩攻破天京後,洪秀全搜刮來的寶藏,至今是個迷。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在不斷剖析歷史的過程中,不但知道了我們從哪裡來,更多的是,我們也知道了,我們要到哪裡去,這或許是歷史研究的意義。





S說文解史S


元朝。從我們的電視劇中就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因為幾乎只有元朝沒有拍過電視劇


當烈焰戀上雪


中國有哪些方面的歷史最缺乏研究?

中國最缺乏研究的歷史是——中國哲學誕生和發展的歷史!其中包含著哲學繁榮發展的規律和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