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月亮和六便士》:主人公斯特里克蘭,是那個拋妻棄子的月亮

北京時間3月21日

簡單說,《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講了一個偉大的繪畫藝術家的故事,該藝術家有些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在40歲之前一直都沒有深入挖掘自身的藝術細胞,對於繪畫的技法、技巧也幾乎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可就是這麼一個人,到了40歲的時候突然拋妻棄子,隻身前往巴黎去追求自己的藝術夢想。

而當時他的妻子、親戚和周邊的朋友,都認為他是為美色所誘惑,玩膩了就一定會回來。

在確認了他拋妻棄子的理由真的是為了畫畫的時候,所有人的都認為他瘋了。

這樣的反差對立的情緒,構成了這本書的主要矛盾。

評析《月亮和六便士》:主人公斯特里克蘭,是那個拋妻棄子的月亮

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四十歲之前的經歷是相當之平凡的,如果寫成故事的話幾乎無人會感興趣,因為壓根就沒有明顯的矛盾,他上學讀書,畢業之後做了證券經紀人,娶了一個喜歡藝術喜歡宴請藝術圈人士的老婆,生了一雙兒女。

在家庭生活中,無論是他還是他的老婆都從未有過半點出軌、敗家等事情,一雙兒女也是相當之聽話,都是標標致致的好青年。

從故事的角度,這樣的故事是乏味沉悶的。

之後全書的第一個大沖突便來了,這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斯特里克蘭,突然留下一張紙條離開了他的妻子兒女,並且在有生之年從未回來過,甚至是從未產生過要回家的念頭,他滿腦子都只有對於自己精神世界的追求,並試圖用畫畫來把這種內源性的激情給表達出來。

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跟誤會是多麼深吶,一開始他的妻子認為他是被別的女人給拐跑了,後來知道他是去畫畫,便更是怒不可遏,認為他是一個瘋子。

到斯特里克蘭死了成名了,他妻子依然只認為他只是追求畫畫藝術的人。

實際上斯特里克蘭本質上是由於內在的精神世界爆發出了一股子激情和熱浪,如火山爆發一般雄偉洶湧,非得找一個發洩口把這些東西給表達出來才行,而他所身處的家庭環境無法給予他發洩表達的條件,甚至連包容理解都無法給予,他便只能脫離這個環境。

至於畫畫,那只是一種表達手段,畫畫、音樂等等,都只是手段,關鍵在於內心的精神力量。

這樣的精神力量是他的妻子乃至於其他親戚朋友都無法理解的,因為他們從未有過這樣的體驗,最讓他們興奮的事情無非就是食色二事,混得好點的,頂多在加上一個權。

不要錢、不關心女人、不追求社會地位,而去搞勞什子的畫畫,在他們看來這就是瘋子,是個不正常的。

而斯特里克蘭顯然具備所有偉大藝術家所擁有的勇氣,他突破了內心枷鎖,把世間俗事通通完全放下,這是他跨境藝術大門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後面的事情,對於斯特里克蘭這樣的人而言,所需要的僅僅只是時間罷了。

評析《月亮和六便士》:主人公斯特里克蘭,是那個拋妻棄子的月亮

這本書的視角是旁觀者“我”的第一人稱視角,“我”作為一個旁觀者不僅要了解斯特里克蘭的所有事情,還應當對斯特里克蘭的行為作出評判,在不斷調查追尋斯特里克蘭的同時,“我”的觀念也在不斷變化,一開始是鄙夷,到最後是景仰。

作家毛姆的偉大之處在於把這本書寫得像是真實發生的記錄文學,“我”的設定是主人公和他妻子的朋友,並且也是文藝圈能夠靠著筆桿子生活的小有名氣的作家,通過旁觀接觸和了解,把主人公斯特里克蘭的大致面貌和內心世界呈現到大家面前。

這讓人讀起來的感覺,就彷彿這世界上曾經真的出現過一個叫做斯特里克蘭的偉大畫家一般。

這本書一開始是“我”參加文藝圈的聚會,並且被喜愛藝術卻毫無藝術才能的斯特里克蘭夫人邀請,由此接觸到了斯特里克蘭,之後斯特里克蘭拋妻棄子,“我”便在斯特里克蘭夫人的懇求下去跟遠在巴黎的斯特里克蘭聯繫。

由此,“我”才算是正式的進入了斯特里克蘭的生活。

剛開始的時候,“我”是按照傳統社會價值觀來理解斯特里克蘭的,那自然是無法理解,搞到最後總是在批判和勸誡,這實則就是“我”本質上也認為斯特里克蘭不正常,需要我的勸誡。

這是一種多麼自大無知又愚蠢的行為,看到別人的想法和生活方式跟自己不一樣,便自然而然的覺得別人的生活方式不對,由此想法引申出來的無論是幫助還是貶低,都只是一體兩面,其內心實則都是高高在上的。

好在“我”是一個作家,是擁有作家眼睛的人,相對還是比較善於觀察和思考,於是慢慢的便逐漸的理解了斯特里克蘭。

如果調查接觸斯特里克蘭這事不是“我”來做,而是斯特里克蘭的妻子來做,那麼越往後只會鬧得越僵,這主要是因為雙方的價值觀完全不同,且都是個死犟性格,壓根就沒有調和的可能!

斯特里克蘭追求內心世界的精神力量,而斯特里克蘭夫人追求對於現實物質生活的掌控和把握,雖然她經常宴請文藝界的人士,但這種行為恰好是因為她本身不具備藝術細胞而衍生出來的追求,她根本不懂何謂藝術,就連“我”也是持這樣的看法。

更別說斯特里克蘭了。

斯特里克蘭是飄在天上的人,像月亮,而斯特里克蘭夫人是紮根土地的人,就像六便士,兩者之間天地之隔,在正常的社會生產生活中,兩者都不可或缺,只是兩者之間的精神世界卻永遠都無法交叉,各安天命、相互不打擾,才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都喜歡月亮的朦朧美好,但月亮的影子相當之虛幻,摸不到觸不及,而六便士則是紮紮實實的東西,沒有這六便士就要餓死!所以月亮只有一個,而六便士則滿地皆是,只消不去欺騙自己,該過什麼樣的生活,其實是骨子裡面早都註定了的事情。

至於偉大和俗氣的評論,都不重要。

以上。

評析《月亮和六便士》:主人公斯特里克蘭,是那個拋妻棄子的月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