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陽光國學談《列子·楊朱》16.

請點右上關注,每天有最新的國學經典校譯.

2018年3月30日,二月十四,週五.

1938年3月30日,中國青年記者協會在漢口成立。

今天,我們一起分享《列子·楊朱》16.

楊朱曰:"豐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於外?有此而求外者,無厭之性。無厭之性,陰陽之蠹也。

忠不足以安君,適足以危身;義不足以利物,適足以害生。

安上不由於忠,而忠名滅焉;利物不由於義,而義名絕焉。

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鬻子曰:'去名者無憂。'

老子曰:'名者實之賓。'

而悠悠者趨名不已。名固不可去?名固不可賓邪?

今有名則尊榮,亡名則卑辱。尊榮則逸樂,卑辱則憂苦。憂苦,犯性者也;逸樂,順性者也。斯實之所繫矣。

名胡可去?名胡可賓?

但惡夫守名而累實。守名而累實,將恤危亡之不救,豈徒逸樂憂苦之間哉?"

——楊朱說:“高大的房屋,華麗的服飾,豐盛的食物,美色的女子,擁有這四樣,還需向外貪求什麼呢?擁有這些還向外貪求的,是貪得無厭的本性。貪得無厭的本性,是世間的禍害。

忠誠不足以使君主安心,卻恰恰足以危害自身;

仁義不足以使外物獲利,卻恰恰足以貽害生命。

使君主安心而不因為忠誠,那麼忠誠的名聲就消失了;

使外物獲利而不因為仁義,那麼仁義的名聲就消失了。

君臣皆安,物我兼利,這是古代的法則(規律)。

鬻子說:‘摒棄名聲的人沒有憂愁。’

老子說:‘名聲是實體的附庸。’

然而芸芸眾生總在不懈地追求名聲,名聲本就不可摒棄嗎?名聲本就不可當作附庸嗎?

如今,有名聲就會尊貴榮耀,沒有名聲就會卑賤屈辱。

尊貴榮耀,便可安逸享樂;卑賤屈辱,便會憂愁困苦。憂愁困苦,違揹人的天性;安逸享樂,順應人的天性。這樣,實體所依賴的竟然是名聲了。

名聲怎麼可以摒棄?

名聲怎麼能當作附庸?

只是厭惡為固守名聲而損害了實體。

若為固守名聲而損害了實體,那將憂慮即將到來的無可挽救的危亡了,這豈是僅僅安逸享樂和憂愁困苦之間的事啊?”

一米陽光國學·李先生,校譯於魯東大學新華書店.

《楊朱》原文,來自《列子》,僅代表列子觀點,諸之百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楊朱》譯文,一家之言,拋磚引玉,僅供參考。

《周易·繫辭》:“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一米陽光國學談《列子·楊朱》16.


本文來自大風號,僅代表大風號自媒體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