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晦與皎潔

《安家》自開播以來,幾乎天天都能刷屏霸佔熱搜,一直想借此寫一寫關於銷售崗位的感觸。人生百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晦與皎潔。

人生百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晦與皎潔|淺談《安家》中的銷售學

01

我們對銷售工作存在誤解:房似錦為了買房,給宮蓓蓓打了很多電話,最後追到單位。而宮蓓蓓認為她這種糾纏式賣房簡直是一種騷擾。房似錦不瞭解宮蓓蓓高負荷工作了一天時間寶貴,宮蓓蓓不瞭解房似錦奔波一天,連飯都沒吃。

房似錦是為了佣金,所以她活該嗎?就像那位關車門夾她手的老爺爺一樣,認為她待人看看房,輕輕鬆鬆收佣金,掙錢很容易?你不是別人,不要狹隘的設想別人的工作,同理心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否則會覺得人生處處是陷阱,每一個接近你的人都不懷好意,那生活何來樂趣?

02

今天一大早聽同事抱怨,一客戶嫌她報價高一再講價,而同事明明給出的低價無法降價,客戶很生氣惱羞成怒,說同事太囂張,一點也不降價,拒絕以後的合作,而這是雙方的損失,我們失去了客戶,客戶失去了我們長期積累的資源。

同事本是一個實在人,因為是老客戶,報價的時候就給的就是低價,但這個老客戶每次報價完都會再講價,可見同事並沒有取得客戶的信任,儘管她盡職盡責為客戶著想。我想這一定是雙方溝通的問題。

人生百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晦與皎潔|淺談《安家》中的銷售學

03

而房似錦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宮蓓蓓的信任,她是怎麼努力的呢?充分地瞭解客戶,充分地瞭解客戶的需求。房似錦一方面瞭解到宮蓓蓓買房是為了大孩子能享受更好的學區教育,也為即將出生的老二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於是將高質量育兒武裝到房子。另一方面瞭解到生活繁忙的宮蓓蓓渴望專屬的私享時光,哪怕只是片刻,於是看到了有愛的閣樓。

銷售說到底還是要清楚客戶的需求,如果客戶自己不清楚自己的需求,需要多溝通,先探尋客戶基本需求,通過縱深提問挖掘需求背後的原因,激發出客戶的需求,引導客戶解決問題,拋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成交之後與客戶建立朋友關係。

銷售應該記住一句話,成交是與客戶關係的開始而不是結束。通過劇集我們瞭解到為了賣出苗阿姨女兒的房子,讓對門輔導功課的母親賣房搬家,從而成功賣出這兩套房子。新鄰居後來因為生活習慣不一致吵到店裡來,這本來不是房產中介的事,但徐文昌完美的處理了,劇情多少有點脫離實際,但

維護好老客戶要比成交新客戶更重要,這個是不爭的事實。

04

銷售是最有可能接近年薪百萬的職業,但也因門檻低而良莠不齊。銷售需要進攻性,懂得主動出擊,而做得好的銷售不僅懂人性,更守原則。就像徐文昌說的:我們賺的不僅是佣金,還有良心。不要覺得客戶人好說話就欺負客戶,更不能什麼生意都做。比如徐文昌不給闞老闆的小三找房子,出於私交和道義。比如房似錦沒有跟風水大師合作,則是權衡短期跟長期利弊。只有不違心,才能萬般自在。

一房產中介朋友跟我說:他一客戶看上了一套房子,本來價格談好了,房主突然說不想賣了,臨時抬價。他真心看不上這種人,他並沒有為儘快賺取佣金勸客戶加價購買,因為在他看來,談好的價格比較公正,加價對客戶不公平。他不僅僅是客戶的經紀人,也是房源的維護人,他希望他成交的單子都是相對公平的價格,不辜負雙方的所託。正是他秉承著這個原則,多年來他一直是門店銷冠,老客戶的轉介紹非常多。

人生百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晦與皎潔|淺談《安家》中的銷售學

關於銷售還想寫更多,作為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在這個智商過剩的年代,走心是唯一技巧。因為人設問題房似錦前期將賺錢寫在臉上,有時候確實吃相難看。後期又想轉換人設過於聖母,反被別人利用。我想可能還是心態不夠成熟,過於想成就自我造成的。在我看來一個成熟的銷售應該是徐文昌那樣“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