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 。

就说先穿衣服这件事吧,我所经历的纠结和和解有: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From:电影《芳芳》

从最先开始,是对某个特殊款式或某爆款的追求。

我15、16岁时候很喜欢棒球服、一字领连衣裙、牛角扣大衣,罗马鞋,也不管适不适合自己,反正见到了相似的款式就要买。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From:电影《芳芳》

大学开始发展到对某种风格的拓展。

高中时候上课不认真经常把《昕薇》、《瑞丽》夹在课本里看,所以大学时期的我,还是喜欢日系和韩系。

开始慢慢学会用某些单品和发型来营造和搭配出整体的风格,但是购买非常盲目,仔细想想这个阶段买10件衣服只有一件事是真正适合我的。

但不管怎么说,享受购物。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From:电影《芳芳》

工作刚开始,被豆瓣洗脑,突然断舍离。

崇尚高单价、重复使用的、质地精良的基础款百搭衣着,比如卡其色大衣、黑色风衣、红色、白色连衣裙、各种颜色的无装饰的针织衫。

但事实证明这是最不适合我的路线。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From:电影《芳芳》

高单价百搭基础款这类断舍离的思路起源于日本,这种风格和社会整体的低欲望氛围还是相对match的。

但我本身是非常喜欢在买衣服、试衣服、穿新衣服中获得快乐的人,压抑搭配欲望让给我觉得不快乐。

其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很难通过百搭基础款彰显自己的性格的。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From:电影《芳芳》

虽然断舍离现在想来不是很适合我,但是这个过程锻炼了我挑选衣服的调研能力。

以前总按照自己觉得好看的穿搭,一套购买单品,觉得差不多就能搭配出相似的效果。

但事实上是,领口只是大V和小V领的差异,颜色只是稍稍深了一个度的差异,搭配出来都南辕北辙。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From:电影《芳芳》

真正理解服装对于人的意义和理解,大概是现在。

学会通过线条、材质、颜色来构建整体氛围,构建出自我风格,而不是被别人推荐的某某款式或某某单品。

在多年来花费巨大的试错中确定了自己的整体穿衣思路。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From:电影《芳芳》

比如我只适合浅色系衣服,比如我只适合细密质地的,重量感较轻的衣服。

比如我以前追求大V领为了显得脖子长,但实际上过大的领口会让整个人的气往下坠,现在喜欢领子不是很大,但是让气息往上提的衣服。

比如无论穿什么样的衣服都记得要架起肩部的直线、包紧(靴子)或露出脚踝(脚踝不能被截断的高跟鞋)。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From:电影《芳芳》

在我心里, 质感不是通过花多贵的钱来构造,而是从理解衣服中的直线和曲线开始。

时尚感不是照搬杂志或网红单品,而是通过有差异感的材质,和赏心悦目的色彩搭配(可以照搬艺术品的颜色)来营造。

比如保罗科里这样的“黑+白+浅灰+脏橘"。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保罗科利作品

穿衣服这件事毫无捷径可走,好的衣品即是好的算法,都是靠大量的正确或错误的数据迭代出来的。

虽然在穿衣服上面花了很多冤枉钱,但我并不后悔,快乐就好。


01. 《恋爱诏书》[李欣频]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挺古早的一本书了,古早到都找不到比较好看的书原本的封面图。

看豆瓣书评有个人给这本书一颗星,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一本书啊。”

我倒是觉得,怎么会有一本这么有意思的书啊。

遗憾的是整月的书里我恰巧弄丢了这本书的书摘,但这本书值得大家亲自看。

其实我一直都挺迷恋李欣频的文风的。一个人的启蒙审美读物会影响ta终身的审美,所以生于90年代的我没办法抗拒这种勾起回忆的文风。

有人说她卖弄,堆砌辞藻,但我怎么看都觉得很华丽、很有灵性、而且带着一股90年代,台湾在“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那种,繁华中的淡淡的不耐烦感。

欲望满足之后的不耐烦感。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台北 西门町

不要奢求能在这本书里获得什么恋爱建议,反倒让我总是想起《如梦之梦》,这种层层叠叠,穿越很多种角色的爱情故事。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From:话剧《如梦之梦》


02. 《众妙之门》[赫胥黎]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非常神奇、非常好读、即理智又带我们进入幻想世界的一本书,像是人类迷幻史。

描述了人类用艺术、宗教、酒精、大麻对于幻境的制造和亘古追求。

嗑药之后的心理感受是这样的:

“有时可能出现超感官的知觉。有的人则会发现一个具有幻象之美的世界。还有的人会见到荣光,见到无限的价值与意义,是来自裸露的生存物,来自非概念化的既定事件。

在最终的无我状态中,会出现一种“模糊的知晓”:“一切”都在一切之中,“一切”其实就是每一个。我认为,这是一种有限的心智就“知觉到宇宙各地正在发生的一切事情”而言所能达到的最接近境地。”

“我的意识突然被内心的光照亮,很生动地看到整个宇宙是由物质的分子构成,这些分子无论可能多么枯燥又无生命,却无论如何充满这种强烈又有活力的美。

有一两秒钟,整个世界就像是一团燃亮的荣光。当它消失时,我心中留下永远不会遗忘的印象,不断让我想到那种美——被束缚在我们四周每小片细微的东西之中。”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灵性艺术

我还在这本书里,意外找到了我迷恋马蒂斯的原因。

“柏拉图以及后来宗教艺术发达时期的圣托马斯·阿奎纳都坚称,纯洁、明亮的色彩是艺术之美的本质。

如此,一件马蒂斯的作品可能在本质上胜过一件戈雅或伦勃朗的作品。”

“明亮、纯洁的色彩是“另一世界”的特点。因此,以明亮、纯洁的色彩完成的艺术作品,在适当的情况下都能够把观看者的内心转送到它的两极。

明亮又纯洁的亮光,不是一般的美的本质,而是一种特别的美——幻象的美——的本质。”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马蒂斯作品


03. 《稀缺》[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稀缺(scarcity)存在于各种方面,无论是时间,金钱,关系等等。

而稀缺的状态会造成人的短视行为,过于专注于目前的事情,会让你忽略长期的规划,而现实中的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更让这种稀缺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难以有所改变。

简而言之:我们容易陷入“稀缺-带宽窄-容错率低-挤压原有的计划-自己计划完不成-挫败-更加稀缺”的恶性循环里。

所以更多时候,我们会挣扎在这种稀缺的感觉里无法脱身。

对于时间管理这件事来说,我尝试了很多种书籍去阅读,我觉得这本书,加上凯利·麦格尼格尔 《自控力》、以及乔西·戴维斯的《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

大概能帮助大多数人经过实践,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时间管理闭环。


04. 《呼兰河传》[萧红]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小学读过这本书,但是忘记了内容。又拿起来看是因为看到我喜欢的作者的书评,说萧红是真正的、女神一样的人。

所以拿出来重温。

但是重温时脑海中想的,都是大学时候看过的《黄金时代》。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汤唯在《黄金时代》里扮演萧红

就像其他书评里写的。

萧红对于世态炎凉的观察讽刺虽然老练,可人却非常天真,既敏感又不安,时常被男人骗。

可大概只有这样非常复杂的人生经历和矛盾的性格才可以写出呼兰河传来吧。

“下了雨,那蒿草的梢上都冒着烟,雨本来下得不很大,若一看那蒿草,好像那雨下得特别大似的。

下了毛毛雨,那蒿草上就弥漫得朦朦胧胧的,像是已经来了大雾,或者像是要变天了,好像是下了霜的早晨,混混沌沌的,在蒸腾着白烟。”


05. 《变量2》[何帆]

一个女孩从20岁到25岁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场“围城”


经济学家何帆每年记录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本书,类似于美国崛起史《荣耀与梦想》,想同样用30年记录中国的腾飞与发展。

但这本书说实话,远没有第一次看《变量1》时候让我震撼。

也许是2019中国商业领域确实乏善可陈,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也许现在不止是经济内卷,连学科也在日益内卷,只能制造新的专业名词和术语,但没有提炼出真正给人一些看待社会和世界的新角度。

不过,何帆给创业者提出的建议,我觉得和我的价值观还是非常相似的,干起来再说。

“找到这条思想创新的线索,你会发现,这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一个核心方法论:干起来再说。

如果你去看中国的体制,一方面, 你会发现有强调计划、自上而下的传统;另一方面,你又能发现强调实干、基层创新的传统。”

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看吧,不放过任何一个能了解中国社会或中国经济的机会,我们永远对它的恢弘和复杂程度知之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