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若鏡柳如煙,紅杏映託白玉蘭——王海春原創詩七首

龍潭若鏡柳如煙,紅杏映託白玉蘭——王海春原創詩七首


七絕(新韻)

聞鄰家笛聲有感

.

笛聲嫋嫋透窗臺,

春怨幽幽情滿懷。

檻外柳絲頻擺手,

相期疫盡把門開。

2020年3月13日

.

七絕(新韻)

寬厚裡開街

.

古巷桃紅喜鵲飛,

遊人遮面沐春暉。

親朋相遇恐猜誤,

笑問先生去賞梅?

2020年3月15日

.

七絕(新韻)

五龍潭復開園

.

龍潭若鏡柳如煙,

紅杏映託白玉蘭。

人面櫻花互不見,

相約疫盡共開顏。

2020年3月17日

.

七絕(新韻)

賀援鄂醫療隊歸來

.

碧空如洗降銀鷹,

十丈水門飛彩虹。

戰疫英雄歸故里,

百泉千嶺賀豐功。

2020年3月19日

.

七律(新韻)

天使歸來

.

撇親捨命赴前沿,

浴火重生慶凱旋。

夫婦淚奔兒喜泣,

爹孃翹望弟歡言。

家如海畔溫馨港,

人是浪尖脫險船。

暗把遺書藏櫃底,

長祈國泰庶民安。

2020年3月20日

.

五龍潭的春天

.

沿著緩緩波動的小溪,

披著嫋嫋飄逸的柳絲,

漫步在花間的小道上,

陶醉在明媚的春光裡。

聽,黃鸝在枝頭歡唱,

看,彩魚在水底嬉戲。

輕輕地掬一捧龍潭的泉水,

心底泛起層層漣漪;

深深地吮一縷濃郁的芬芳,

胸中盪漾盎然春意;

悄悄地吻一朵欲開的花蕾,

滿眼繁花嬌豔欲滴:

白的如雪,

黃的如玉,

紅的若晚霞,

粉的似雲霓。

啊,煙花三月的五龍潭,

怎不教人如醉如痴?

.

徜徉在泉畔的亭臺樓閣旁,

白雲飄來遙遠的傳奇。

我彷彿看到,

國公府裡走出威武的大將,

正跨上黃驃馬絕塵而去。

他手持雙鐧身經百戰,

名垂史冊魂歸故里①。

我看到,

古歷亭下名士鹹集,

詩聖和太守正在舉杯吟詩。

美麗的歌姬撫琴淺唱,

留下穿越千年的情思②。

我看到,

月牙泉畔那座灰色小樓上,

正懸掛起鐮刀斧頭的旗幟。

兩位志士為勞苦大眾獻身,

錚錚誓言猶在我的耳際。

啊!古老深邃的五龍潭,

你藏著多少動人的故事?

.

一陣暖風撲面而來,

撩動起我塵封的記憶。

護城河畔的綠草間

藏著小夥伴戲水的笑聲,

月牙泉中的假山上

印著同學們跳水的足跡;

海棠花下的天鏡泉

曾映照她的青春倩影,

名士閣旁的櫻花樹

見證過我們的綽約風姿。

如今霜雪染白了秀髮,

芳容增添了歲月的印記。

我們依然在這裡放歌,

謳歌這片美麗的土地;

共賞花落花開,

笑看春來春去。

讓歌聲載著夢想飛向遠方,

讓鮮花永遠盛開在心底;

願人間歲月靜好,

明天的景色更加絢麗。

我懷著甜蜜的憧憬,

向花海深處走去……

.

注①:國公府——相傳歷城西門外唐翼國公秦瓊故宅,一夕化為淵,即五龍潭也。

注②:古歷亭——唐代“歷下亭”位於現五龍潭畔,杜甫曾應北海太守李邕之邀宴飲於此,賦詩一首,其中有:“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

2019年3月31日初稿

2020年3月23日修改

.

七律(新韻)

觀龍潭中老年模特隊走秀

.

魚躍鶯歌花正紅,

五龍潭畔麗人行。

旗袍輕擺透丰韻,

陽傘高擎掩俏容。

樹下芳姿拂細柳,

水中翩影伴驚鴻。

人生莫道桑榆晚,

一笑依然百媚生。

2019年4月3日

龍潭若鏡柳如煙,紅杏映託白玉蘭——王海春原創詩七首


【作者簡介】王海春(男),網名:海之春,山東濟南人,軍隊退休,曾就職於濟南軍區黃河三角洲生產基地、濟南軍區房地產管理局,系山東詩詞學會會員,喜歡寫點格律詩和現代詩與朋友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