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微觀——羅仁明的創業之路

宣漢縣峰城鎮黃木村3組的羅仁明,自1989年開始學習食用菌栽培技術一直從事至今,後又兼種菸葉、水果、養殖等,不但自己過上了富裕日子,還帶領全村人民脫貧奔康,為鄉村振興助力!

開始創業 潛心鑽研

1989年,羅仁明在宣漢縣峰城中學初中畢業,同年8月到萬源八臺與哥哥羅仁炳(宣漢縣天豐菌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學習食用菌栽培,主要種植平菇、金針菇、香菇等。食用菌栽培要求技術性強,針對剛讀完初中的羅仁明覺得力不從心,有些名詞術語晦澀難懂,但是他不棄不離。一是向廠裡的老技術員虛心請教;二是購買食用菌栽培技術書籍自學。白天和工人們一起參加勞動,晚上學習到深夜。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羅仁明掌握了食用菌栽培的全套技術。

1995年,為了照顧小孩唸書,他和妻子回到峰城,租用原峰城茶場廠房500平方米,利用在萬源學到的技術,從事食用菌栽培,種植平菇、雞腿菇、金針菇等,到2010年,年栽培食用菌6萬袋以上,每年食用菌純收入均在10萬元以上。由於技術精湛,產量高,品質好;加之生意做得活,深受消費者歡迎,峰城、桃花場鎮食用菌的銷售市場幾乎都是他的產品。食用菌的種植,讓他收穫了人生第一桶金。

擔任村官人人稱讚

2010年,黃木村委會換屆選舉,村民知道羅仁明年輕有為,熱心公益事業,一致選舉他擔任宣漢縣峰城鎮黃木村村主任。上任後,他結合黃木村實際情況,與村委會班子成員一道,鼓勵農民大膽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一是發展菸葉,在自家承包地裡帶頭種植菸葉7畝,年收入2.8萬元左右。同時帶動農戶種植菸葉,2012年全村種植菸葉300畝,總產量達11.5萬斤,總收入100.9萬元,成為峰城鎮菸葉生產第一名。二是發展脆李,2014年到蒼溪縣採購青脆李2000株,分發到各農戶,現已進入掛果投產期,年產青脆李10萬斤以上。三是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向上爭取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項目,改善了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對當地產業發展更具有推動作用。這些措施,讓全村群眾人均增收100元以上,羅仁明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廣大村民的一致支持和認可。

林下養鵝果禽雙收

2015年羅仁明又開闢種養結合的新路子,找挖掘機平整土地7畝,種上了宣漢脆李(青脆李、脆紅李)、枇杷、油桃等水果。他購買了《水果高產栽培技術》,並參加《四川省科技在線》欄目學習,掌握水果栽培技術。通過對果園施肥、整形、修剪、防病、治蟲等精細管理,果樹生長旺盛,短短4年,水果開始掛果投產。但是他發現雜草叢生,人工除草費時費力效果差,2019年初他孵化了200只鵝苗在果園中養殖,樹下雜草作為鵝的飼料,鵝糞提高土壤肥力,如此循環,四季皆可養鵝,省了果園除草費用,提升土壤肥力增加脆李產量、提高品質,還多了一筆養殖收入,一舉三得。2019年他家種植的宣漢脆李收穫1.5萬元,肉鵝銷售純收入1.7萬元,食用菌收入10萬,全年總收入13萬元以上。他說2020年水果和家禽收入目標是5萬元,全年收入15萬元以上。羅仁明通過林下養殖,發展循環農業嚐到了甜頭,他非常自信的說:“這條路我走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