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子“下地” 邵陽縣雙季稻試點村早稻育秧工作正忙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隨著天氣漸暖,我國不少種植雙季稻的地區已經陸續開始早稻育秧工作。位於湖南省邵陽縣的蔡橋鄉回龍村,村民這幾天正在田裡忙碌。從整地到搭建小棚,再到種子下地,村內育秧工作正值忙季。據該村村支書介紹,村內共有雙季稻田近500畝,早稻育秧工作將於本週內完成,預計30天后開始插秧。

水稻種子“下地” 邵陽縣雙季稻試點村早稻育秧工作正忙

回龍村村民正在進行早稻育秧。受訪者供圖


蔡橋鄉回龍村位於湖南省邵陽縣,是縣內15個雙季稻種植示範點之一。隨著3月氣溫逐漸升高,回龍村村民也陸續走出家門,開始了今年的早稻育秧工作。

回龍村村支書呂勇萍介紹,村內1100餘畝耕地中,有近500畝的雙季稻種植田。目前正在進行的是第一季早稻的育秧工作,包括整地、搭建小棚,以及將用於育秧的種子下到地裡。等待30天之後,再開始進行插秧工作。

水稻種子“下地” 邵陽縣雙季稻試點村早稻育秧工作正忙

目前主要進行搭棚、整地以及種子下地等工作。受訪者供圖


“早稻一般在7月成熟、採收,之後再進行晚稻種植工作,收穫季在10月。”據呂勇萍介紹,回龍村是於2016年開始恢復雙季稻種植,今年已經是第五年。

蔡橋鄉副鄉長鄧滌平主要負責鄉鎮農業生產工作,他告訴記者,回龍村水田在土壤肥力和水源供應上都具備一定的優勢,同時農田分佈比較集中,適合進行規模化農業試點。而在實施雙季稻種植之後,村民的種糧積極性有所提高。相比一季稻種植,雙季稻的農作時間更長,由於兩季豐收的特點,農田的單位畝產量也得到提升。

“一季稻種植,當時畝產量平均在1200斤,在開展雙季稻種植之後,兩季水稻畝產量分別能達到900斤和1100斤,晚稻產量相對更高,兩季總產量約有2000斤。”

新京報記者 張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