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並不是足球的始祖,多年前歐洲人比我們更瘋狂

中國並不是足球的始祖,多年前歐洲人比我們更瘋狂

提到中超,很多人都會想到廣州恆大、北京中赫國安和上海上港等投入巨大的球隊,他們的金元政策也是最引人注目的,近些年來這兩隻俱樂部投入鉅額資金引進著名球星,分別在中超聯賽中稱霸過。到了亞冠賽場也頗有競爭力,成為亞洲範圍內的豪強。但其實金元政策並不是在中國開始興起的,早在二十多年前,意甲就開始有豪門俱樂部實行金元政策了,在2006年隨著電話門事件意甲開始衰落後,西甲和英超開始扛起金元政策的大旗並一直髮展到今天。

中國並不是足球的始祖,多年前歐洲人比我們更瘋狂

世界足壇裡金元足球的鼻祖是意甲,世紀之交的意甲聯賽擁有世界最高的投入

曾幾何時,意甲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聯賽,當時意甲有七姐妹之稱的七隻俱樂部有爭冠能力,可見意甲聯賽競爭的激烈。這樣的聯賽是與資金投入分不開的,意甲豪門球隊以北方三強與羅馬雙雄為首,花費鉅額資金買入一流球星,打造出了強大的陣容。那個時候意甲球隊多次創造出打破世界紀錄的驚人轉會,各國球員也都希望去意甲踢球,因為那是展現自己能力最高的舞臺。

當時在意大利,有許多富豪希望向政壇發展,為了提高自己的名氣,花費重金打造自己的球隊就是最好的捷徑了,因為一旦打出好成績,便可以得到大量球迷的支持。但這樣的經營不能保持收支平衡,是不可能長久的,進入二十世紀以後,意甲聯賽的金元足球便逐漸開始衰落了,接下來走上第一線的是西甲和英超。

中國並不是足球的始祖,多年前歐洲人比我們更瘋狂

西甲和英超是最近十幾年金元足球的代表,並一直延續到現在

在意甲聯賽逐漸削減投入之後,金元足球並沒有消亡,作為世界第一運動,自然不會少了往裡面投入的資金。代表便是西甲和英超。

在西甲聯賽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皇家馬德里了,在近二十年中他們打造了數艘銀河戰艦,成為世界足壇的焦點。從齊達內、大羅到後來的C羅和阿扎爾,皇馬秉持的態度就是隻買最頂級的球星,這當然也有商業元素在其中,畢竟這可以提高球隊的知名度和形象,但這也確實對球隊實力有巨大提升,近幾年皇馬拿下的三個歐冠冠軍就說明了一切。

與此同時英超聯賽也毫不落後,在俄羅斯富豪和中東石油財團的鉅額資金支持下,切爾西和曼城這兩支原本僅僅算是中上游的球隊,也在短短几年之間買入大量球星,實力也得到了飛速提高,他們先後獲得了多個英超冠軍,打破了曼聯和阿森納對聯賽的壟斷,成為英超聯賽中新的力量,也擠入了豪門的行列。

中國並不是足球的始祖,多年前歐洲人比我們更瘋狂

這些俱樂部與當年的意甲不同,他們雖然投入巨大,但也重視收支平衡,因此俱樂部不會出現太多虧損,這樣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還能維持長久的經營,因此英超和西甲是目前在歐洲賽場上成績最好的兩大聯賽。

但是在中國,金元足球似乎又走上了意大利的老路。十年前恆大集團入主廣州以後,先是大力引進優秀內援,將廣州恆大變成了半支國家隊,後來又有大批當打之年的外援球星加入,最終稱霸中超和亞冠,這也引來中超許多其他俱樂部跟風,把中超徹底變成了金元足球。

但是在收支平衡這一點上,中超俱樂部恐怕沒有一支可以做到,雖然在足球上做資金投入可以換來一些政策上的支持,但這也並不是長久之道,並且這也會將中國足球推上一條畸形發展之路。目前足協推出的限薪令就是一個不錯的政策,這有助於中國足球迴歸正軌。

總之金元足球有一定的好處,因為它能提升聯賽的觀賞性,提高球迷的熱情,但另一方面,這畢竟不是健康的足球發展方向。僅僅依靠金元政策並不能挽救低谷中的中國足球,這至多能給在黑暗中前行的中國足球一點信心而已,其他方面並沒有什麼幫助。因為青訓才是足球的根本,在歐洲豪門俱樂部雖然他們也會花費鉅額資金買入球星,但他們也有非常發達的青訓體系,也許青訓球員短期並不能在俱樂部踢上球,但畢竟數量眾多,這些年輕人中只要有少數成才,便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都是中國足球所欠缺的。(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全民體育)

中國並不是足球的始祖,多年前歐洲人比我們更瘋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