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家影院,31000元,影院復工“錢”路漫漫


507家影院,31000元,影院復工“錢”路漫漫

在影院全面“停擺”近60天后,全國500多家影院也進入了復工潮,並交出了首週六3萬元的全國票房成績。

近日,隨著各行各業都進入了復工潮,人們也一直在期盼著電影院何時復工?

3月16日,新疆中影金棕櫚影城宣佈營業,成為因疫情停擺近兩個月後全國首家復工的電影院。

據數據顯示,3月22日全國電影總排片約415場,較21日減少7場,據估算,這個週末全國電影院總票房只有6萬元左右,甚至不如平時一家影院的票房,也不如北京一平米房產的價格。

一天3萬元,相比以往每個休息日動輒2億元的票房似乎杯水車薪,但對於備受疫情衝擊的影視行業而言,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了。

1

500多家影院迎來複工潮

據貓眼專業版報道,截至3月22日12時統計數據,3月21日全國共有507家影院復工,較3月20日增加21家,全國復工率達4.47%。全國單日票房3.10萬元,環比增幅125%。

其中,各地影院票房最高的五個地區為:新疆、內蒙古、四川、青海、廣東。新疆29家影院貢獻2.51萬票房,內蒙古、四川日票房達2000元以上。

507家影院,31000元,影院復工“錢”路漫漫

票房慘淡,一方面與人們對於院線相對密閉空間的安全性有所擔憂有關,但跟目前院線沒有新片上映,缺乏吸引力有較大關係。

從上映的影片來看,近期依然是以之前放映過的電影為主,包括《戰狼2》、《流浪地球》、《狼圖騰》等4部國產電影和《何以為家》一部版權買斷的引進電影。

其他復映片還有《美人魚》《捉妖記》《十二生肖》《北京愛情故事》《一條狗的使命》《少年的你》《夏洛特煩惱》《綠皮書》《白蛇:緣起》《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

此外,還有《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次重映推出了4K修復3D版。

2

老電影助力“復甦”?

“經典重映,你會二次消費嗎?”

目前看來,經典自有其魅力。去年《海上鋼琴師》和《千與千尋》重映時,就有網友表示,相比當下商業性至上的影片,經典影片的重映可以喚醒觀眾的情懷,“經典電影有其不可複製的地方,被賦予了獨特內涵,經久不衰”。

我國的經典重映,最早是2009年《東邪西毒》在內地重新上映,最終斬獲票房3400萬,2011年的《大鬧天宮》拿下了5100萬票房。真正讓經典重映成為撬動市場不可小覷的力量,是在2012年,《泰坦尼克號》和《2012》的重映分別斬獲9.46億和1.37億票房,前者至今仍是內地重映影片票房榜的冠軍。

507家影院,31000元,影院復工“錢”路漫漫

不過,在2013年《侏羅紀公園》拿下3.49億的票房後,經典重映出現了長達三年的低調發展,期間只有一部《一代宗師》票房近億,而這段時間正是電影市場高速增長期。之後2017年至今,《千與千尋》《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龍貓》等五部影片重映,也再次讓市場看到了經典的魅力。

十年時間,經典重映從掀起新潮流到幾經發展,但迸發的市場價值已然不容小覷。目前內地重映影片TOP10累計票房超過26億,其中《泰坦尼克號》登頂2012年內地票房榜第二名,《千與千尋》問鼎2019年進口批片冠軍。

坐在大熒幕前重溫經典,體會最初的那份感動,成為越來越多觀眾的選擇。

不過,雖然當下疫情低風險區的影院復工已然有條不紊得開展,但是目前看來,觀眾走進影院的意願並不強烈,更遑論是對經典影片進行二次消費。隨著疫情進一步得到有效控制,全國影院有序復工,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為代表的更多影片加入復工浪潮,會不會帶來局勢好轉,則有待觀望。

507家影院,31000元,影院復工“錢”路漫漫

3

全球票房損失超100億美元

2020年的春節檔原本聚集了一批備受觀眾期待與關注的優質電影,比如動漫《姜子牙》,陳思誠導演的《唐人街探案3》、徐崢導演的《囧媽》以及林超賢執導的海上救援動作片《緊急救援》等等,這些影片在上映前具有良好的口碑,並且也為春節檔做足了了充分的宣傳工作。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各大娛樂場所閉門歇業,公共場所禁止人員走動,影院也關門整頓,讓觀眾就算是有看電影的心,也無處可看。

在中國市場,從2020年春節前夕開始,就出現影片撤檔、影院集體關門。數據顯示,2019年內地春節檔票房為59.1億元。如果沒有疫情,多位業內人士曾預測,2020年春節檔票房有望突破70億元大關。

其實不只是中國,此次疫情對全世界的電影行業都有著不小的衝擊。包括《花木蘭》、《速度與激情9》、《碟中諜7》等在內的多部大片紛紛受到挫折,或延期上映或停拍,影響相當大,全球票房預估損失可能超過100億美元。

507家影院,31000元,影院復工“錢”路漫漫

作為全球電影的大贏家,2020年迪士尼本有20多部影片上映,平均每兩個月有3部,檔期非常緊湊。

但由於北美、歐洲、中日韓等重點票倉全部都是疫情重區,所以改檔被業內看作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壯士斷腕之舉。

而隨著疫情的全球蔓延,更多國家和地區的電影院也相繼關閉。其中,當下處於疫情防控關鍵期的意大利,已關閉全國範圍內的電影院,同時印度、波蘭、挪威、丹麥、希臘、黎巴嫩和科威特等多個國家也關閉了影院。

4

五一或迎來拐點

受疫情影響,原本陣容豪華的春節檔多部電影紛紛撤檔,除《囧媽》轉嫁網絡平臺免費首播外,目前其他影片上映仍遙遙無期。此前有消息稱,公眾較為期待的《唐人街探案3》可能會推遲一年,選擇明年春節檔上映。

考慮到線下觀影尚未完全恢復,諸多電影新片似乎也不敢此時冒險上映。3月20日,繼《囧媽》之後,又一部影片《大贏家》選擇賣給網絡平臺,免費首播。

507家影院,31000元,影院復工“錢”路漫漫

根據貓眼研究院調研結果顯示,觀眾對疫情過後觀影的意願增強。近七成觀眾選擇在疫情結束之後“聚餐吃飯”和“去電影院看電影”;並且半數以上觀眾在經歷疫情後影院觀影的意願增強,27%的觀眾表示“特別想去看電影”。

同時,受影院復工影響,部分影視股迎來小幅上漲。3月20日,阿里影業漲9.28%,報1.06港元;貓眼娛樂漲4.72%,報8.88港元;IMAX中國漲2.61%,報13.36港元。A股方面,幸福藍海,中廣天擇,吉翔股份,皇氏集團等四股漲停。北京文化,長城影視,金逸影視等三股漲超5%。

不過有消息稱,4月將有適合長線放映的新文藝片進入院線。而業內人士推測,如果順利,五一開始會有更多新片進入市場。

來自雲掌財經 素材來源:北京日報、娛樂獨角獸、東方財富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