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務員的話應該提前多久準備?要從哪方面開始複習呢?

None______


原則上來講沒有嚴格標準的備考時間,畢竟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時間安排不一樣。

這裡重點說一下小白選手如果要備考公務員,並且是全職備考的情況下,大概的時間安排。

通常而言兩個月到三個月左右是比較合適的時間。

如果是兩個月的話,整體的複習大概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1部分,整體用時儘量控制在一個月左右,學習任務是對於基礎模塊、題型技巧,應試方法的掌握

以申論為例子,對於申論的做題的基本規律以及各個題型的做大層次,尋找要點的方法,以及一些考場上寫答案的形式進行掌握。

當然在進行基礎階段複習之前,非常有必要花一天或者半天的時間,把公務員備考的筆試部分行測和申論題目整體的來做一道兩套題,或者就做一套題去感覺一下題型,感覺一下時間上的把握以及這種考察形式自己哪些模塊大概是有一定的適應性。

第2個部分是題型的刷題以及套題的刷題

刷題和套題的訓練,至少應該留出10天到20天左右。

可以對各個模塊各個專題進行發題訓練,尤其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題或者是說常考的高頻那些題,儘管可能比較基礎,但是不能放過。

另一部分是一些難題,對於難題要儘量的做好錯題的記錄,難題的整理以及難題規律的整理。通常情況下而言,難題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難題重複考試也有一定的幾率,所以做好整理做好方法的歸類,加以複習,對於難題也有在考場上破題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味的放棄。

第3部分就是模考以及查漏補缺模考,嚴格參考考場上的時間安排來進行,模考的整體用時大概要花到10天到15天左右。

模考的過程當中注意題型難度的分配,既要選擇難度適中的同時,也要選擇5套題左右的難題來去公關一下,重點是通過難題找到考場上的比較有壓力的感覺。

通過模考來查漏補缺的話,重點要注意一下幾點,第一就是時間上的整體的把握,做題的節奏不斷調整,自己在哪些題可以快一些,哪些題可以慢一些,哪些題該放棄。

對於申論而言,要迅速的知道哪種材料、哪種題型可以答的又準又快又好,哪種題型可能需要稍微花一些時間,即使稍微花了時間,也不要因此而影響了整體的節奏,影響其他題目的做法。

查漏補缺的過程當中注意一下,對於經典的題目可以嘗試背誦或者是講解,對於解題技巧解題規律要進行復述或者搭建思維框架,可以嘗試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在白紙上或者在筆記本上原封不動的原樣的複數。

如果在查漏補缺的過程當中,發現某一模塊確實掌握的不太好,可以專門花半天或者一天左右的時間進行專門的理論的補充,以及專門題型的刻意訓練。

但是比較忌諱花2天、3天時間來專門針對某一模塊強攻。


曾鵬飛老師


您好, 備考是越早越好,可以自己制訂學習方案,然後堅持下去。

1、開始階段:選擇基礎知識點類的教材,系統學習理論知識,配合基礎練習冊,不追求做題速度,要保證正確率,打好堅實的基礎。

  2、題海鞏固階段:選擇與真題難度相當的練習冊,按知識點專題進行題海的練習。複習知識點的同時,查缺補漏。這個階段在上一個階段基礎上,通過做題提高速度。可以準備一個錯題集,以便查漏補缺,提高自己。

  3、真題解析階段:準備近三年的真題,計時做題。感受筆試真題難度,找準複習重點。計時做題,鍛鍊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試卷的能力,參透合理安排作答時間的重要性。

  4、模擬考試階段:準備模擬題冊,至少保證每三天要完成一套模擬題,包括做題和答案理解。


華圖教育雲浮分校


提前多久準備,這個因人而異。有的人準備三年五載,有的人準備半月十天,各人的情況不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自己確定了要走這條路的話,那麼就從現在開始,畢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那要從哪些方面開始複習呢?這個的話建議做一點真題,看一下自己的弱項短板在什麼地方,把強項變得更強,把短板補起來。那麼就會有進步的。


笑談四方


考公務員複習準備多少時間算長?多少時間算短?沒有一定的標準,不過肯定是越早越好,古語不是經常說: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現在人也常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何為有準備的人,就是不管何時考試,時刻都在準備著。臨時抱佛腳能拼得過持之以恆嗎?半路出家者能拼得過幼承庭訓嗎?不一樣的說辭卻是一樣的道理,公務員考試亦然。

公務員有國考和省考,國考每年大約國慶節後發招考公告,筆試時間早的話在十一月份中下旬,晚的話到十二月份上旬,各省考時間不定,但是近幾年四月份聯考,二十幾個省份同一天筆試,時間基本上也是固定在四月份,只有幾個沒有參與聯考的省份,考試時間不好把握。如果大學應屆畢業生,過完春節或者春節前就可以開始計劃複習,到四月份聯考時能夠複習的差不多,隨後的畢業手續辦理,如果沒有進面試,找工作也不耽誤,在這之間持續複習,還可以參加接下來的國考。另外選調生考試也是公務員考試的一種,近幾年主要針對“雙一流”高校和當地重點高校優秀應屆畢業生進行招考,競爭力相對公考小一些,但是各省招考時間不定,需要及時關注信息,如果是這些學校的應屆畢業生,更需要持續複習不能間斷,因為選調生筆試內容和公考內容基本一致,只是難度會低一些,因此只需要按照公考複習的內容來,不需要再另外複習。

公考準備分三部分內容:信息收集、筆試、面試。其中,面試可以稍微往後放一放,初期最重要的是前兩項。

1、信息收集:公考信息繁雜,從招考公告發布到報名、打印准考證、筆試,再到後面的出成績、面試確認、面試,以及體檢、考察、錄取等,都需要及時獲取,打算要考公務員的人,閒暇之餘要多關注一下公考論壇,知道哪有招考,招考通知上每一塊內容又有哪些信息,能夠反映出來什麼內容,另外,還能知道其他考生的複習攻略,經驗教訓,可以作為參考,有借鑑意義比如:複習資料、刷題軟件、培訓機構等。公考水深,多瞭解一些總沒有錯。

2、筆試:主要是行測和申論,有些崗位有加試內容,比如:體能測試、英語、寫作等,需要另外準備。首先入手學習資料,選擇的標準是目前市面上比較暢銷的、排版佈局自己喜歡並且能夠看下去的;其次就是著手複習,從基礎開始,而後鞏固消化,最後昇華;最後臨近考試前半個多月,魔鬼訓練,同時也是查缺補漏,練手感,保持最佳的做題狀態。行測複習重練習,申論複習重積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不得,一曝十寒更要不得,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方能有所收穫。

3、面試:大多數考生都是在知道筆試成績以後,能進面試了才開始準備,也有一部分人在筆試結束以後就會開始複習,仍然有一些人面試和筆試同時複習,其實哪一種方法都無可指摘,只是後兩種方法更有保障一些,因為複習時間長,有時間有機會準備的更加充分,而直到筆試成績以後,這時候離面試進行的時間非常短暫,半個月,最多二十幾天,倉促準備,即使報培訓班學習,自己的練習、鞏固消化時間也是很緊張,早一天做準備多一分保障。面試最重要的就是答題思路和練習,這需要在日常的學習中逐漸積累。

文章的篇幅畢竟有限,公考的內容和需要注意的很多,題主有空就多逛逛公考論壇、貼吧、公眾號等,處處留心,多瞭解,從中吸收精華,應用到自己的公考複習中,博採眾長。


願早日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