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養,是天下父母最大的羞恥。

一、

電視劇《安家》終於落下帷幕,結局美滿和諧。眾多網友欣喜于徐姑姑創業團隊喜結三對連理,也吐槽編劇,為什麼不給觀眾"欣賞"潘貴雨的下場。

潘貴雨,對於房似錦而言,就是一個生而不養的債主。

剛一生下第4個女兒四井,就跑出門口準備往井裡扔。嫌棄她是個女娃,嫌棄她多佔了家裡幾口米飯。

要不是爺爺攔著,四井也不會成為似錦。


生而不養,是天下父母最大的羞恥。

在爺爺的保護下,似錦雖然得以活下來,卻隨時隨地要面臨輟學的風險。

對於潘貴雨這位生母而言,女孩子讀書就是浪費錢。就連似錦考上大學,也偷偷地打個電話給學校說不上了。

在似錦生父出車禍時,潘貴雨強迫女兒留下所有的錢,連卡里剩下的準備吃飯的錢,都想盤剝過去。

兒子房家棟吃個泡麵就心疼得不得了。女兒餓了一天一夜卻絲毫沒發覺。

對於潘貴雨,她只是在獸性的作用下懷上了一個孩子,生下了一個孩子,卻從來沒有承擔起一個做母親的責任,連一絲絲愛都沒有。生而不養,不配為人。

生而不養,是天下父母最大的羞恥。

二、

還記得那部電影《何以為家》嗎?

"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生了我。" 鏡頭前男孩平靜地說了這句話。


生而不養,是天下父母最大的羞恥。

男孩扎因,是影片的主角。出生在黎巴嫩的貧民窟,母親生了很多孩子。

他要幫父母去藥店買成癮性藥品,看著父母把藥片研磨成粉,融進水裡,浸透衣服,再悄悄地賣出去。

他要去房東開的店裡打零工,扛水,卸貨,以防被房東趕出住處。

他還要照顧年紀更小的弟弟妹妹,帶他們一起去路邊賣東西。

對於扎因的父母而言,男孩是養家的工具,女孩是待出嫁的貨物。

生而不養,是天下父母最大的羞恥。

剛來月經就被嫁掉的妹妹,因孕期大出血而死亡。父母也毫無反應,反而快速地又懷了一個孩子。

面對起訴,這對父母卻義正言辭:

"這不是我們的錯。"

父親說:"我也是這樣出生,這樣長大的,我做錯了什麼?"

母親說:"我這一生都為奴為隸,你還敢批評我?"

在他們眼裡,生而不養很正常。帶給孩子生命,讓他活下來已經很不錯了,還想要求什麼?


生而不養,是天下父母最大的羞恥。

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現在,有多少孩子長大成人,控訴父母控訴原生家庭的時候,父母都是義正言辭的一句話:

"我這輩子受苦受累,都是為了你!能夠給你一口飯吃,已經很不錯了!你個不孝子!"

幾句話,就把那些想逃離原生家庭、重構自己的孩子,打回到原生家庭的陰影裡面去。

似乎給了孩子生命,就可以名正言順成為要債人。


生而不養,是天下父母最大的羞恥。

三、

在廣東的某個山區,在二十幾年前,買賣孩子一直都很盛行。

有一個同事,自小也是被親生父母賣了。

若干年後,機緣巧合之下,同事和他的親生父母相認了。本來想借此享受親生家庭的照顧,傾訴自己缺愛的過往。可是親生的家庭卻不怎麼上心,還說:

"把孩子送人在我們老家很常見的啊!被送又怎樣呢?"

"是你命好,你現在有兩個家庭了,多好!"

生而不養,卻說出這樣的話?

原來,這世上的職業千千萬萬種,門檻最低的就是"父母"了。不用學歷,不用考核。

可是,有些人,就是沒有資格做父母。

而其實,他們也可以選擇不做父母。尤其是當自己沒有能力負擔養育孩子的重任時。


生而不養,是天下父母最大的羞恥。

2018年8月,一名剛出生兩個月的孩子被自己的親生父母賣掉。

2017年,江西贛州警方解救了一名被親生父母賣掉的可憐孩子。據犯罪嫌疑人鄒某(孩子的父親)交待,孩子賣了1萬9,然後他花了4千塊錢買了兩部手機。

南京一名90後女子在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生育了3男1女。每次生育至辦理出院前,兩人就把子女以送養的名義出賣給他人,前後4次,共獲利13.28萬元。



每一個孩子的呱呱墜地,都是歷盡艱險。平安出生已經是萬幸了,竟然還要被人渣父母當成貨物賣掉。

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當父母。

孩子不應該只是性衝動之下的產物。既然決定要了孩子,就得為孩子負責。


生而不養,是天下父母最大的羞恥。

有一個朋友,懷孕7個月了。最近剛剛查出來孩子心臟發育不好。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她完全懵了。自己精心呵護的胎兒,怎麼突然之間就發育失常了呢?

無奈,她只能忍痛把孩子拿掉。

因為她知道,如果硬要把孩子留住,這個孩子出生以後將要面臨困難重重的人生,自己也負擔不起這個重任。


生而不養,是天下父母最大的羞恥。

我們本只是兒子、女兒、公司員工、國家公民,只因為有了孩子,我們才能成為"父母"。

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擔得起孩子們叫的這一聲"爸爸"、"媽媽"?

我們沒有確定的正確答案。

但是,我們有一個確定的錯誤答案,那就是生而不養。

那是對這一聲"父母"最大的羞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