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李嘉誠戴的表,是西鐵城表。

市價1000港元,他已戴了十幾年。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無論是發佈會、外出活動,還是演講,

扎克伯格永遠都穿著最普通的T恤和牛仔褲。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臺塑集團王永慶一條毛巾用了27年;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娃哈哈宗慶後一年消費不超過5萬元;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吉利李書福很少穿500元以上的衣服;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世界船王”包玉剛一張白紙要分五次用。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人活到極致,就是如此,一定是素與簡。

一個人越是炫耀什麼,內心就越缺少什麼。

內心真正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

他不告訴別人讀過什麼書,開過什麼車,

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裳,

買過什麼珠寶,因為他沒有自卑感。

內心越是豐盈,生活越是素簡。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看瓷器猶如看人生。

有人鍾情於單色釉的神秘,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龍泉窯梅子青釉蓮瓣紋蓋缽 宋代


有人鍾情於花色釉的活潑;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雍正款仿鈞窯變釉海棠式花盆 清雍正


有人窮盡一生

希望活出釉下彩般的超然物外,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青花纏枝扁菊紋玉壺春瓶 元代 觀復博物館藏


有人日日勞碌

希望收穫釉上彩般的大富大貴;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粉彩麻姑獻壽折沿盤 清雍正 觀復博物館藏


但很少有人,一開始就能欣賞白瓷的美。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邢窯執壺 唐代


白瓷的美,是一種宛若初心的美,

在浮躁的氣息中讓人安神定性。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洛京窯風格蓮花足燭臺 唐代


它雖觸感冰冷,

但上手卻是細膩平滑,溫潤如玉。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影青玲瓏碗 清乾隆


或通透,或圓潤,或敦實,

或略帶胭脂美。

柔中帶剛的曲線,指尖觸摸光滑的胚質,

能覺出大地泥土的心力。

只需一眼,便能在眾物中愛上它。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德化窯白釉觀音像 明


素與簡,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

更是一種人生哲學。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定窯白釉花鳥紋盤 北宋


白瓷中蘊含的,就是能包容世間萬物,

不與他人爭名奪利、爭芳鬥豔的樸實無華之美。


人與瓷的極致,一定是淡與雅

定窯白釉唇口碗 五代 上海觀復博物館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