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7年攢下50萬,想要高收益,應該如何進行個人理財?

會計職場


個人認為可以參與股市的操作,選擇的標的必須是符合國家戰略需求的,政策支持的行業,比如半導體,5G,人工智能等,如果對個股把握不好,可以選擇買些綜合指數,比如515050,5Getf,因為5G是國家最近兩年的戰略行業,所以目前介入是很好的時間點,當然投資有風險,做好分散投資,分散風險。


星火三萬


美國教授西格爾統計1802年到2012年各個市場收益率情況,股票年化收益率8.09%.長期國債年化收益率5.07%.短期國債年化收益率4.16%.黃金年化收益率2.14%.所以首先選擇股票。

如果不會買個股可以買指數基金,或者以藍籌為標的的基金,保證收益,同時還有安全性。


有原則的投資者


理財的高收益,有兩種方式

一、可以去進行炒股,進行股權投資,業績表現好,是一支績優股的重要指標

即可以保障收益 ,又可以實現價值投資

二、一些簡單的基金投資也是不錯的,收益相對於穩定,操作起來簡便,且不需要很多心思管理

三、年化理財產品,一年大概百分之五的收益,是最穩的投資

想追去高收益,也會有高風險,投資需謹慎



財不理我的財財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拿出20萬到銀行辦一個大額存單,再拿出10萬到支付寶辦一個定期理財,然後拿剩餘的20萬去投入到股市中,當然,進入股市前最好先學習一些基本知識,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股海一博


疫情尚未消退,荷包已經見底。想要理財增收,更需警惕防坑!

沒有具體的理財產品推薦給你,給你幾點防坑建議吧!

01“保本保息”的曲解。

早在2018年,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就聯合發文,明確規定,資產管理類業務不允許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

直白點說就是,理財類產品不允許承諾“保本保息”!

常見的銀行理財產品種類:保本浮動型、非保本浮動型。按照字面就很好理解,一大類是保本但是利息浮動的,另一大類是不保本利息浮動的。

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保本保息”型理財產品!任何宣稱所謂的“保本保息”產品,都是違法相關法規的!

所以嘍,小夥伴要注意啦,但凡有人跟你推介“保本保息”的好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多長個心眼兒。

你看中的是產品的“高息”,別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理財雖好,風險記牢!


02 保險理財和銀行理財不是一回事!

有小夥伴傻傻分不清保險理財和銀行理財的區別,往往誤以為買了保險理財就和買銀行理財一樣。其實不然!

首先是期限不同。大多數銀行理財投資期限在1-12個月,在此期間資金大多是鎖定的,無法贖回。而保險理財的期限則會更長一些,一般都在3-5年!

和銀行理財不同的是,保險理財可以猶豫期後至到期前這段時間內提前退保贖回,但是——大概率是要虧本,甚至會損失很大!

其次是投資範圍不同。銀行理財中的中低風險等級產品,主要投資在債券市場,基本不涉及股票,相對來說風險更低,收益也低,但穩定性更高。

保險理財的投資範圍是包括股票的,不同險種的股票投資比例在10%-90%不等,波動性會更大,收益可能會很高(也可能很低),相對銀行理財來說風險要高,收益的不確定性也更高!

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以及風險承受能力來進行選擇,不要盲目的只看收益!


03 高收益背後蘊藏高風險!

任何投資產品的收益和風險都是並存的,一定的風險等級會匹配相應的收益水平。高收益低風險、高收益無風險產品都是不存在的!

任何一種投資產品,募集資金後必然會投向特定的實體資產。簡單說就是,只有實體資產能實現穩定的正向收益,才有能力支付給這批資金相應的收益或利息。

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最近幾年頻繁有人推介10%、12%、15%甚至更高的投資品種,不斷有投資人重金參與。

但是很少有人關注過,這些產品具體投向的實體資產是什麼,更不清楚這些實體資產的年化收益是多少。

以收益率極高的房地產項目為例,最近1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只有不到8%,扣除各項中間環節的費用,能給投資人的收益很難超過6%。

想想現在的經濟大環境,有幾家實體企業能每年穩穩盈利15%-20%?

再想一想,能每年穩健盈利15%-20%的企業,往往都不會太缺錢,根本不需要到市場上高息融資!

相反,越是缺錢的實體,才越著急來做高息融資。這些實體本身就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一旦問題集中爆發,他自己都自身難保,遑論來對投資人負責呢?

如果再面對這些動輒15%、20%年化收益的“稀缺產品”,請大家千萬要加以警惕!


葉雨昶


高收益就是炒股炒期貨


小小山人參


可以定投基金


小辰炒股日記


現在房子是不行了,目前股市大跌,正式買到便宜籌碼的時候,所以買一部分股票放著,記住千萬別買前段時間大漲過的,買些5g 新能源汽車方面的,選擇地位橫盤很久的。風險小,沒什麼下跌空間了,一但漲起來,就是牛股


炒股濟民


要看你對高收益的理解,是年收益在百分之二以內還是沒有限制

1.如果你想讓收益飛起來那就炒股和買期貨,這樣看個人能力,在行情好的時候收益是不可限量,他的缺點也很明顯,高收益嘛就要承受高風險

2.如果你對收益和風險都有顧及那組合理財或買基金相對風險會小的多,這裡說的基金是股指基金,收益高風險也相對高。

3.年化理財產品,一年大概百分之五的收益,是最穩的投資

想去追高收益,也會有高風險,投資需謹慎,量力而行





建剛小吃


按照這個收入和時間比,個人判斷還不能承受太高風險的產品。建議年化理財產品作為一筆穩定的投資,另外可以在支付寶購買一些混合型基金產品,相對場內基金來說,風險小一些,對專業知識和操作水平的需求也沒有那麼苛刻,可以定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