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1200萬,票房12億,《天才槍手》因直擊貧富差距的痛點成爆款

這些年,票房過10億的影片不勝枚舉,可票房過10億的青春電影屈指可數;而票房過10億,並且回報率過百倍的青春片,已經是鳳毛麟角。

這部片子,從一上映便口碑不俗:豆瓣評分8.5,IMDb評分8.3,爛番茄新鮮度100%,爆米花指數也達到了95%。而對比目前的全球票房冠軍《阿凡達》(製作成本2.7億美金,全球27.88億票房,10.3倍的回報率已屬不錯),該片的製作成本僅約人民幣1200萬,全球票房成績達到了人民幣12億元,超100倍的投資回報率在影史上實屬不多

這麼一部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佳作,便是於2017年上映的泰國電影《天才槍手》。


投資1200萬,票房12億,《天才槍手》因直擊貧富差距的痛點成爆款

天才槍手海報


這部影片根據2014年轟動一時的亞洲考場作弊案改編,沒有往日青春片中三角戀、車禍和墮胎的狗血劇情,也沒有青春疼痛文學中“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無病呻吟,更不似以往泰片《愛在暹羅》和《初戀那件小事》中的清新氣息,導演將焦點聚集於我們每個人的學生生涯中都會面臨的——考試,通過精彩的剪輯、配樂和運鏡,成功把一則學生考生“作弊”的故事,拍成了緊張刺激的“諜戰片”。

在我看來,這部片子不只是闡述了青春期的跌倒和成長,它通過考試作弊這樣一個事件,描述了泰國底部人民對於想要打破階層鴻溝的掙扎,揭示了導演對泰國階層、教育制度的反思和對社會資源分配的一些思考。

如果僅僅將這部影片當作講述兩名天才少年通過幫助同學作弊獲取鉅額報酬,事情暴露後做出不同選擇的故事,就未免有些辜負導演在片中精心設計的諸多細節。

臺詞直擊痛點

“班克,我和你現在都是失敗者,不像Grace和小巴,天生是贏家。我們必須付出更多,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

“你不覺得就算你誠實,生活照樣在欺騙你。”


投資1200萬,票房12億,《天才槍手》因直擊貧富差距的痛點成爆款

“你不覺得就算你誠實,生活照樣在欺騙你。”


這是天才少女琳在勸說另一個天才少年班克幫她一起利用時差進行美國大學入學考試作弊時所說的話。

琳憑藉過人的聰慧獲得學費全免的獎勵,成功進入當地的貴族高中。一次考試中,她驚訝地發現試題與富家女Grace的輔導資料內容一模一樣。監考老師一句“那些不會做的學生,讓你們掏錢來上我的輔導班你們不來,就等著後悔吧”,讓琳意識到:原來,老師通過“開小灶”將考試試題洩露給付費的學生,以此來達到斂財的目的。琳內心中原本構造的世界受到了第一次衝擊。

第二次的衝擊是琳在家中發現了鉅額的學校贊助費付款單。這讓她內心世界的秩序徹底崩壞。她以為自己是靠著實力免費進入了學校,但實際上,學校卻偷偷跟父親要了鉅額的贊助費。她以為靠自己努力便可以像小巴和Grace這些富家子女一樣享受同樣的教育資源,卻發現一切不過是幻想,這種努力得來的“公平”卻被學校和老師的“作弊”所打亂。


投資1200萬,票房12億,《天才槍手》因直擊貧富差距的痛點成爆款


教育本應是處於劣勢之人為數不多的可以改變命運的手段,可就是這樣一個在琳心中十分公平的所在,也開始向“金錢”傾斜的時候,琳的內心世界開始坍塌。

她意識到小巴和Grace這樣處於上層社會、家庭優渥的人,可以用金錢換取更多的資源,輕而易舉地得到自己花費很多努力才得來的東西。

當一個人長期堅持的東西包括理想,被鮮血淋漓的現實所擊碎的時候,他內心世界的秩序便開始失衡,搖搖欲墜的原則很難不被打破。

於是琳接受了小巴的提議,通過開辦“鋼琴課”的方式教大家通過暗號來傳遞答案。

光影襯托人心變化

班克無緣無故被混混拖至垃圾場毆打,醒來發現錯過了新加坡獎學金的考試。心灰意冷的班克接受了琳的邀請,去印刷廠與琳商議STIC考試(美國大學入學考試,現實生活中為SAT考試)作弊的事情。

他走進印刷廠時,導演採用的是慢鏡頭,班克頭頂的燈光忽明忽暗;在對小巴進行“作弊被抓後”的模擬審訊那一幕場景,班克站在角落的陰影裡。這兩處光影的使用,實際在烘托班克的內心已經由最初的全部光明開始向黑暗邁進。


投資1200萬,票房12億,《天才槍手》因直擊貧富差距的痛點成爆款

班克走入時,頭頂忽明忽暗的燈光


班克因作弊敗露被學校除名,原來懸掛在教學樓前的優秀學生宣傳幕布被丟進雜物間。而雜物間裡懸在班克頭像上方閃爍不停的燈 被徹底關掉了。當所有的希望都被掐滅時,被關掉的燈暗示班克徹底黑化,已經對這個看似公平的世界徹底失望了。

而此後,班克不再是最開始那個即使家裡窮也要堅持自己原則的少年了。他意識到曾經秉持的夢想和信仰,在金錢面前顯得那麼不堪一擊。那些富二代或是處在上層社會的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粉碎他所有想要改變命運的希望。

信號燈預示男女主人公的人生走向

在出發悉尼考試前,班克發現是小巴花錢僱人打他,害他錯失去新加坡留學的資格,負氣出走,琳也在氣憤之下決定不再幫助小巴和Grace進行考試。而班克在離開的路上看到了“洗衣液將會取代洗衣店”的廣告牌,想到家裡要靠逼仄的洗衣店為生和母親佝僂的身軀,他決定為了100萬的“作弊”報酬孤注一擲。

班克返回的路上與琳在天橋上相遇,請注意男女主人公來時的方向、對話時的站位和天橋上信號燈的關係。


投資1200萬,票房12億,《天才槍手》因直擊貧富差距的痛點成爆款

天橋上的信號燈與選擇


琳從紅色禁行燈的方向走出來,班克從綠色的通行燈方向走來。琳告訴班克她要退出,而班克說:“我什麼都沒有了,幹完這一票,我至少還有錢。”此時,兩人的站位發生了變化,琳站在綠色通行燈的一面,而班克卻站在了紅色禁行燈的那一方。信號燈和站位的變化暗示了兩人因各自的內心選擇最終會走向不同的人生。

利用對比進行反諷

導演通過幾處細節的處理來增強影片對於泰國階層分化和巨大貧富差距的諷刺。

整部電影的核心事件是“作弊”,而琳、班克和小巴Grace四人制定作弊計劃的地點卻叫“誠信商務印刷”。

琳和班克用盡全力想要與上層社會的孩子在同一片天空呼吸,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最終卻都因看到“真相”而打破自己的原則陷入利益的漩渦,與之形成對比的是:STIC考試的作文題目——曼德拉的演講《如何構建一個美好的未來》。


投資1200萬,票房12億,《天才槍手》因直擊貧富差距的痛點成爆款

商議“跨時區”作弊計劃的印刷廠


影片看似寫了兩個天才少年利用時差幫助富家子弟進行越洋作弊,用高智商獲取百萬報酬的故事,實則利用琳和班克的變化,揭示了泰國巨大的貧富差距所產生的階層鴻溝和價值觀的扭曲。底層人民試圖通過教育來改變命運和進行掙扎,卻發現這一個看似神聖、公平的途徑也披上了“交易”的外衣。

琳和班克原本建立的內心秩序被血淋淋的現實打亂,他們發現真相遠比自己想象的殘忍。曾經的信仰和寄託,在階層分化的壓迫和金錢的腐蝕下,顯得那麼卑微和無力,所謂的“公平”也只不過是泰國上層權貴建立起來的規則。


投資1200萬,票房12億,《天才槍手》因直擊貧富差距的痛點成爆款

琳與校長對贊助費的爭論“交鋒”


從琳和校長關於“贊助費”的正面交鋒中可以看出,琳開始正式向世界的既定規則“宣戰”,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抗、去重新構建身邊世界的規則,討回自己應得的“公平”。

“從明天開始,這個世界我們說了算。”

當班克發現幫人作弊可以不用坐牢甚至能夠賺很多錢的時候,這個曾經堅守原則的天才少年在紅色禁行燈的那一面越走越遠。所有改變命運的希望都被湮滅,只剩下眼前“作弊”這一條路,班克在嚐到“掙快錢”的甜頭後,向曾經不齒的“掙錢”方式進行了妥協。

而琳發現因為自己導致班克在利益的漩渦中越陷越深,內心充滿了無盡的愧疚和自責,最終在父親的鼓勵下,決定勇敢面對曾經犯下的錯誤。這也呼應了琳從天橋上紅色禁行燈走向綠色通行燈的那一幕場景,她的內心秩序從堅定到被擊碎崩塌,再到重新構建,她完成了對自我的重新救贖。


投資1200萬,票房12億,《天才槍手》因直擊貧富差距的痛點成爆款

琳在回國的機場與小巴和Grace見面


“大學裡的考試不是選擇題。”

“選擇”,是琳和班克最終走向不同人生道路所反映出的一個內核。

當考試變成一場價值百萬的交易,你是做還是不做?

當人生變成一場豪賭,你是選擇繼續還是選擇回頭?

影片中提到曼德拉總統的演講題目——《如何構建一個美好的未來》。曼德拉曾因捲入學生會抵制學校不合理政策事件入獄,但他在獄中通過努力獲得了倫敦大學的法學學位。而這個題目的出現由此延伸出的曼德拉生平,也正是琳由錯誤走向救贖的烘托。

從想要打破階層鴻溝的一腔憤懣,到企圖利用規則改變命運的野心,再到重新找回內心世界的答案,琳終於跟自己和解。

再次直面世界的矛盾時,她決定用正確的方式去改變本該“淨土”中的不公平,就像她爸爸那樣。

“我準備好了,這是我的選擇。”


投資1200萬,票房12億,《天才槍手》因直擊貧富差距的痛點成爆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