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玉瓊琚,洵美且都 : 民國名媛盛佩玉唯愛一生,愛是包容與堅守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這是先秦的《詩經·鄭風·有女同車》的詩句。

而映照這一古詩句,使現代人印象至深的卻是,民國史上一位名嬡和一位浪漫詩人的婚戀傳奇。

佩玉瓊琚,洵美且都 : 民國名媛盛佩玉唯愛一生,愛是包容與堅守

三十年代的中國,是中國歷史上特殊的年代。在剛擺脫了封建社會的囚禁,西風漸進的時候。出現了一眾與傳統認知,不盡相同的人物。從而在民國的大舞臺上,呈現了一種別樣的風貌。其中,傳統與現代,新潮與守舊的碰撞與交融互合,必然是那個時代的特有印記。其代表人物,盛佩玉與新月派詩人邵洵美的婚戀傳奇,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

盛佩玉(1905—1989),江蘇武進人,盛宣懷的孫女,邵洵美的表姐及妻子。她四姑母的兒子就是邵洵美。邵洵美(1906—1968),祖籍浙江餘姚,出生於上海,出身官宦世家。晚清重臣邵友濂之孫,盛宣懷之外孫。新月派詩人、散文家、出版家、翻譯家。

百年前的上海灘,盛家是名副其實的名門望族。祖父盛宣懷,中國近代史上與李鴻章同為洋務派領袖與洋務運動的開創人物。而盛家是個大家庭,子女很多,不在一起居住,平時很少見面。

佩玉瓊琚,洵美且都 : 民國名媛盛佩玉唯愛一生,愛是包容與堅守


也許,是天註定的緣分。盛佩玉11歲那年,和10歲的表弟邵洵美第一次邂逅,是在陪送盛宣懷的靈柩到蘇州安葬時才見面的。邵洵美這個多情詩人的本性特質使然,自見到盛佩玉之後,就一見鍾情。並在旅館的走廊上偷偷為盛佩玉拍了張照片後,接著又寫了首詩:《偶然想到的遺忘了的事情》,以表達愛慕之情。

其後不久,又將他的本名雲龍改為洵美,其意取自《詩經·鄭風·有女同車》中的“佩玉瓊琚,洵美且都”。後來,盛佩玉問邵洵美為何改名?他答之曰:“你叫佩玉,我就叫洵美,我的名字要和你聯繫在一起。”可見其用情之深!

經過六年愛戀的長跑,1923年,17歲的盛佩玉與16歲的邵洵美在赴英留學前訂婚。1927年兩人在上海南京路卡爾登飯店,舉辦了盛大的婚禮,從而喜結連理。時年邵洵美21歲,盛佩玉22歲。當時的海上名人,徐志摩、郁達夫、陸小曼、劉海粟等都到場祝賀。《上海畫報》封面專刊了他們的結婚照與《美玉婚淵記》的文章,一時成為轟動上海灘熱議的話題。

佩玉瓊琚,洵美且都 : 民國名媛盛佩玉唯愛一生,愛是包容與堅守


近代中國的民國時期,國人正處於思想解放的階段。傳統與現代交融,封建與先進共存。在婚姻中,一方面是追求新思想,崇尚自由戀愛精神,一方面又以男權之上為首。當時,可一夫一妻的廝守,也不排除找情人的豔遇。自然,納妾也是那個時代的風氣,也是當時法律所允許的。

作為出身名門望族的名嬡,盛佩玉在當時思想混沌中,卻大有清晰的認知。面對愛情,她既有抗拒家庭反對的決絕,也有反對舊風氣的堅定。在與邵洵美結婚前夕,就與其約法了三章:“不可另有女人,不可吸菸,不可賭錢。”這在當時是很超前的意識。

佩玉瓊琚,洵美且都 : 民國名媛盛佩玉唯愛一生,愛是包容與堅守

然而,事實上世態的變幻,遠無法讓人掌控。一句口頭約定的承諾,完全不能保證實際行為的踐行。邵洵美在與盛佩玉結婚8年育有五子後,邵大詩人也未能免俗地擺脫時勢的慣性,而出軌與一外國女人同居。那就是美籍作家:項美麗。英文名艾米莉·哈恩。

據史載: 項美麗1935年作為《紐約客》的記者而來到上海。初次見到邵洵美,為他那鼻高面白,近似於混血的面容而心生好感,其後更為他一身才氣而傾生愛意。不久人就雙雙墜入愛河,並在上海福州路江西路拐角處,“都城飯店”正式同居。邵洵美還把項的原名“艾米莉”改為了“項美麗”。

對於此事,當時盛佩玉內心究竟如何想的?許多年後,她在回憶錄中說道:

項是單身女子,自由的很。洵美,我又不好放他出去,我應當要防一手的。因此我向洵美提出抗議,我說:“日裡出去你總得出名正言順的理由,但你往往很晚回家,我不得不警告你,如果夜裡過了11點你還不到家,那麼不怪我模仿沈大娘的做法,打到你那裡去。”所以他記著,不敢誤卯。(沈大娘是當時的戲劇人物,劇中為婚姻,而打上插足者的家門)


佩玉瓊琚,洵美且都 : 民國名媛盛佩玉唯愛一生,愛是包容與堅守

由此可見,盛佩玉對其夫的婚外戀,還是心存芥蒂的。但作為一個大家閨秀,她對於丈夫的出軌,並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要死要活地鬧騰,而是冷靜地處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和項美麗交往的頻繁,兩人還成了形同姐妹的好朋友,這在當時也是絕無僅有的。

邵洵美的小女兒邵陽在一次報紙採訪時,就此事曾言之:

“三個人都是好朋友。但是爸爸和項美麗之間絕對沒有過婚約,更不要說是我媽媽同意的了。”

至於盛佩玉與項美麗為什麼會相處融洽,除了邵洵美在兩個女人之間,善於平衡之外。更多的因素,是盛佩玉識大體懂得寬容有很大的關係。儘管,她與項美麗存在著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差異。但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中國女人傳統的溫良恭儉善良的品行。

佩玉瓊琚,洵美且都 : 民國名媛盛佩玉唯愛一生,愛是包容與堅守

盛佩玉對於邵洵美的愛是無私和寬容的,對於家庭是有責任和擔當的。邵洵美從事過各種職業,特別是在文化出版事業上耗費巨大,是盛佩玉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著。一次次地把自己的陪嫁變賣,以資邵洵美的文化事業。在婚後十年時,她曾說:

“自以為聰明的我,算了一下經濟帳,從來沒有盈虧相抵這種事。由於洵美的花樣多,而我每次聽到他提出的要求只要是光明正大、合情合理的,我總會全盤接受。”

她對丈夫邵洵美的寬容與大度,是十分的顯著的。除了對丈夫出軌之事的容忍外,她幾乎容不得旁人說丈夫的一個“不”字。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一文中諷刺邵洵美:

“因為祖上的陰功,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

但盛佩玉不止一次地為丈夫解釋辯解:

“洵美和我過的日子是窮而又煩躁的。生病!添孩子!弄得他腦子不得安靜,其實他是一籌莫展、愁悶在心,才會這樣子的。”


佩玉瓊琚,洵美且都 : 民國名媛盛佩玉唯愛一生,愛是包容與堅守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邵洵美為避禍也為了幫助項美麗完成對宋慶齡的採訪,與項離滬同赴香港。在這期間,盛佩玉獨自擔起了《論語》的復刊工作,並將一家的生計全挑在了肩上。

盛佩玉固然出身於貴族,但本性是一個善良、包容的偉大女性。對丈夫的愛,是始終如一的。建國初期,邵洵美因家庭關係與政治原因,倍受批判,家產也悉數上交國家,生活十分拮据。

那時候,盛佩玉想盡一切辦法,來維持家中的生計。她曾回憶那段日子的情形說:

我把金的、銀的、銅的、錫的甚至木的陸續換了錢來過日子,當了首飾,也不影響我的顏色。”


佩玉瓊琚,洵美且都 : 民國名媛盛佩玉唯愛一生,愛是包容與堅守

五十年代末,邵洵美因有其和項美麗的書信往來,被打成美蔣特務,而進上海提籃橋監獄。而監獄之外的家中,盛佩玉仍然用其一片執著的愛,獨自支撐著一個家。後來,經多方努力,邵洵美被解除關押釋放。在接邵洵美回家的那天,盛佩玉內心是百感交集的。她回憶道:

“我在南京接到電報叫我去上海看守所接洵美回家。我高興得心跳,叫女兒到單位裡去借了些錢,因為賣東西也來不及。見到他,可憐他的身體真所謂骨瘦如柴,皮膚白得像洋人。能回來就好,我們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不會做人。”

1968年5月,一代多情詩人,出版家邵洵美去世。此後數年中一生唯愛他的髮妻,盛佩玉。在江蘇南京、浙江湖州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晚年的她,依然保持著貴族名嬡的典雅氣質,善良而多有禮儀。

佩玉瓊琚,洵美且都 : 民國名媛盛佩玉唯愛一生,愛是包容與堅守

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筆者曾和邵洵美、盛佩玉之小女兒邵陽,在浙江湖州陳英士故居里幸為鄰居。那時年幼的我,曾見過盛佩玉。還跟著她家的孩子,叫她:“外婆。”每次她都用軟糯細語回應我們:“乖囡囡。”她身上的優雅氣質,至今讓我記憶深刻!

1989年9月24日,為愛堅守了一生的一代名嬡,盛佩玉離世,享年84歲!

愛是什麼?是天長地久恆古不變,或是浪漫的傳奇?盛佩玉與邵洵美的婚姻與愛情,雖說,具有一絲時代造成的傳奇性。但從他們的經歷中,特別是從盛佩玉的身上,領略到了中國女性的傳統特質:善良與包容。她用一生唯愛邵洵美的經歷證明:愛,就是不管困苦與波折,而始終如一的堅守!

參考資料: 陳子善主編: 《洵美文存》,盛佩玉回憶錄《盛氏家族一邵洵美與我》和邵洵美后人口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