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企業未復工,疫情倒逼企業數字化升級

36%企業未復工,疫情倒逼企業數字化升級

進入2020年3月以來,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已得到了有力控制,新增確診和新增疑似病例呈逐日大幅下降趨勢,多個省市已連續多日本地新增確診為0或個位數,抗疫已經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

但近期海外疫情呈全面暴發趨勢,有的國家疫情嚴重程度甚至超過之前的中國,而各國採取的抗疫措施也不盡相同。

對中國而言,如何繼續打好國內防疫戰並嚴防境外疫情倒灌輸入,同時實事求是地推動有條件的地區企業復工復產,成為中國當前經濟發展的頭等大事。

為了解中國境內企業現階段復工復產的真實狀況,以及它們的擔憂和關切,《財經》雜誌近期推出的在線問卷調查《疫情給您的企業帶來哪些影響》,在7天時間裡共收到648份有效問卷,覆蓋全國60餘個城市的數百家企業,它們給出的回應,對政商學界更準確把握中國企業抗疫現狀,應當有參考價值。

參與此次問卷調查的企業中,71%為民營企業,其次是國有企業(佔比17.4%)。從行業分佈來看,參與調查企業主要來自制造業(20.4%);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1.4%);批發和零售業(10.8%);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9.6%);建築業(9.0%);金融業(7.2%);教育業(6.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5.4%)。

或許是因為受調對象裡,僅5%的企業屬於純線上經營模式,高達 59%的屬於純線下經營,剩下36%的企業屬於線上線下混合經營,因此,此次調查顯示,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可謂喜憂參半。

36%企業未復工,疫情倒逼企業數字化升級

截至3月13日,35.9%的參與調查企業還沒有復工,有13.8%的企業表示面臨倒閉風險,41.9%的企業預計上半年的營收將因疫情同比減少50%以上。

36%企業未復工,疫情倒逼企業數字化升級

儘管企業普遍面臨短期經營困難,但表示“不降薪也不裁員”的企業達到39.5%,“有降薪,基本不裁員”的企業達到21.6%,“降薪,並小幅裁員5%-20%”的達到18%,三類合計79.1%。

36%企業未復工,疫情倒逼企業數字化升級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經此一“疫”,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性已經成為共識,疫情期間,39.9%的企業採用了在線辦公工具維持業務運轉,12.8%的企業加速將業務遷移到雲平臺。

2月23日,中央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會議上表示,要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券資金和政策性金融,優化投向結構。一些傳統行業受衝擊較大,而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進一步強調,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要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這將深刻影響企業未來經營的方向。調查顯示, “增加現金儲備”(25.1%)、“加大數字化規劃和投資”(20.8%)、“調整供應鏈、分散風險”(20.4%)成為了企業災後經營調整的三大重點。

36%企業未復工,疫情倒逼企業數字化升級

企業擔心上半年經營情況

此次調研的數據顯示,參與調查的77.9%來自小微型企業(員工人數不足500),中型企業佔比17.9%,員工超過5000以上大型企業佔比為4.2%。

這與我國實體經濟結構基本吻合。中小企業是數量最大企業群體,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中小企業法人單位共有1807萬家,佔全部規模企業法人單位的99.8%,因此,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極為重要,中小企業穩則就業穩、經濟穩。

截至3月13日,35.9%的參與調查企業還沒有復工,部分復工,但人員到崗率不足50%的達到26.3%,完全復工的僅14.4%。

36%企業未復工,疫情倒逼企業數字化升級


疫情期間,13.6%的企業擔心年度銷售計劃難以落實,12.9%的企業稱訂單少於往年同期,有14%的企業擔憂面臨倒閉風險,42%的企業預計上半年的營收將因疫情同比減少50%以上。

36%企業未復工,疫情倒逼企業數字化升級

3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公開指出,當前企業復工復產過程當中仍然存在五點困難。

這五點困難包括:一是人員流動存在“痛點”,企業用工短缺依然存在,一些關鍵崗位員工受困於疫情嚴重地區難以返崗;二是物流運輸存在“堵點”,“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沒有完全解決;三是中小企業現金流存在“斷點”,政府出臺的各項扶持政策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但是在一些地方有一些企業反映這些政策看得見摸不著;四是原材料供應存在“卡點”,一些企業原材料不足,部分重要原料企業沒有復工復產;五是防疫物資不足存在“難點”。防疫物資產能產量雖然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面對復工復產帶來的巨量需求,供給依然存在不小缺口。

2月中上旬,曾調研了珠三角地區部分科技企業。調查顯示,企業進出口供應鏈當時還沒有受太大影響,有一些大公司正籌劃將產能臨時轉移至海外分支機構,但隨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海外諸多國家也在陸續採取居家隔離、停工停學等方式阻擊病毒,全球產業鏈“中斷”風險勢必增大,這將給中國企業的復工復產蒙上新的陰影。

疫情會不會引發大規模地降薪和裁員也是備受關注的問題。調查顯示,“不降薪不裁員”的企業到達39.5%,“嚴重裁員(超過50%以上)”以及“可能需要關閉企業”的合計佔比達到15.6%。

短期:最盼真金白銀支持

為了幫助企業儘快復工復產,目前國家多個機構已出爐有關政策。

2月20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推出《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為企業階段性“免減緩”社保、醫保和住房公積金。人社部副部長遊鈞在相關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預計這次階段性減免共可減少三項社保企業繳費5000億元以上。

2月26日,中國央行宣佈新增再貸款、再貼現額度50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金融機構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共1114億元。

北京在3月16日出臺《關於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該措施共十條,從“食、住、用、行”4個方面為企業提供復工服務保障。例如,在企業用工方面,北京相關機構協調安排開通專車專列,目前已“點對點”協調開通77輛專車、8個列車專廂,從山東、四川、陝西、江蘇等省運送2735名務工人員返京返崗。

同一天,黑龍江省政府稱將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中小企業穩企穩崗基金,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堅持財政政策與金融、產業、就業等政策協同聯動,充分發揮基金引導和撬動作用,使中小企業獲得更多信貸資金。100億元基金中,有省級基金60億元,市縣基金40億元。

安徽省則從加快復工復產進度、加大穩崗用工保障、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7個方面,出臺22條措施,重在推動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整體配套協同復工。

調查結果顯示,在政府已經出臺的支持性政策中,多個企業留言表示“社保費減免”和“減稅”是企業認為能起到實際作用的。

但過半企業現階段希望得到資金上的“輸血”:選擇“有較大資金缺口(30%以上),急需融資”的企業達到39.5%;表示“略有資金缺口(10%-30%),需要融資”的企業達到15.6%。

36%企業未復工,疫情倒逼企業數字化升級

因此,種種救助扶持政策中,企業最青睞的與真金白銀相關:選擇 “減免相關稅”的企業佔比達到32.7%;26.9% 的企業希望能拿到“專項資金補貼”;20.3% 的企業希望政府及相關機構“提供中長期貸款及現有貸款展期”。

36%企業未復工,疫情倒逼企業數字化升級

多位被調研企業人士進一步表達了同樣意見,即希望政府的金融扶持真正的落到企業頭上,而不是被個別中介和大企業拿走,希望能惠及到小微民辦企業。

3月17日,人民銀行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再次強調,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要偏向抗擊疫情衝擊能力較弱的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支持生豬等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磷肥生產等春耕備耕關鍵領域,支持國際供應鏈產品生產等外貿領域,支持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旅遊娛樂、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也要做好金融支持工作。

此外,雖然各種政策密集出臺,企業在獲得和使用信息上可能存在信息不通暢。

調查顯示,36.6% 的企業“希望儘快獲得國家對於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和支持”;19.9%“能夠及時收到產業鏈中關於復工復產的進展”的企業達到20%;19.7%的企業希望“獲得金融機構對於企業融資的扶持政策”。

36%企業未復工,疫情倒逼企業數字化升級

記者的跟蹤調查顯示,目前已經有高新園區管理方注意到了企業的這一需求。

中關村軟件園是北京著名的高新技術園區,雲集了騰訊、百度、網易、聯想、IBM、科大訊飛等眾多中外高科技企業,在園從業軟件工程師超過8萬人。園區管理方,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財經》記者,園區將很快上線專項查詢平臺,讓企業一分鐘即能查詢到自己能獲得哪些政策與資金的支持,並快速或許相關申報文件。

中長期:超40%企業考慮增加數字化投資

新冠肺炎破壞力遠超2003年的SarS,採取防控措施也堪稱前所未有。慶幸的是,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科技水平比17年前進步很多。

17年前,人們還處於2G移動通信時代,手中拿著的是諾基亞、三星等功能手機,今天的互聯網巨頭阿里、騰訊和百度等那時也都還處於創業起步階段。如今,5G即將大規模商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AI、雲計算、超級計算機在等科技技術在病毒溯源、醫藥研究、疫情監測分析、人員流動監測、社區管理和企業復工復產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

例如,在華為技術的加持下,深圳機場已支持旅客不脫口罩即可實現人臉識別和身份認證;藉助超級計算機,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10小時就完成了新冠病毒基因測序工作;武漢的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可以採用5G實現遠程會診;騰訊、阿里的健康碼成為普通民眾走出家門的便捷憑證;以及疫情期間被大量使用的在線辦公和在線教育系統,一直在支撐著社會的正常運轉。

如果沒有這些科技,在新冠病毒面前我們會更加被動。

調查顯示,疫情期間,39.9%的企業採用了在線辦公工具維持業務運轉,12.8%的企業加速將業務遷移到雲平臺。

36%企業未復工,疫情倒逼企業數字化升級

在線辦公工具以視頻會議、員工在線溝通與協調等功能為主,阿里釘釘最早看好該賽道,發力最早,用戶基礎最好,其次是騰訊企業微信。2019年,這一市場的價值被進一步看好,華為、今日頭條等科技公司相繼踏入該領域。

但誰也沒想到,是一場突發疫情,讓一個原本文火慢燉型市場瞬間沸騰。武漢封城後的第三天,1月25日,華為宣佈華為雲WeLink免費,華為雲總裁鄭葉來1月27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僅一天時間華為雲WeLink增加5000個企業用戶。

目前遠程協同辦公工具多以階段性免費形式提供給用戶,疫情之後,如何繼續粘住客戶,是這些公司的共同挑戰。

此外,數字化技術通常被視為用來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這次疫情讓人們認識到數字化技術還能夠幫助企業增加抗風險能力。

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在製造業,那些數字化程度高、對人依賴低的製造企業受到的衝擊就遠遠小於勞動力密集型企業。

還有一些較為傳統的行業也深刻認識到了數字化的價值。例如,教育培訓行業原本較為青睞線下教育模式,相當一部分中小型教育培訓機構此前多采用門店擴張方式來拓展業務,並沒有太多數字化技術能力。當疫情襲來,門店盡關,這些中小型教育機構只好紛紛藉助第三方直播平臺倉促轉向在線教育。

相比之下,教育巨頭好未來(學而思)因為2018年起即採用數字化技術實施線下與線上教育兩手抓策略,疫情爆發後,好未來的線下培訓課程迅速切換至在線模式,儘可能地留住了學生。

但並非所有教育培訓機構都能及時轉舵,2月6日晚,線下IT培訓機構“兄弟連教育”宣佈北京停止招生,員工全部遣散。

調查顯示:27.5%的企業認為數字化技術在企業抗風險方面“非常有用”,選擇“一般有用”的也達到了52.7%。

企業經營狀況普遍受衝擊,但企業們開始意識到數字化技術對企業增強風險抵禦能力、拓寬未來企業道路的重要性。調查顯示,未來一年對數字化的投資,37.7%的企業表示投資與去年持平,33.5%的企業聲稱投資增長10%,9%的企業甚至表示明年的數字化投資要增長30%以上。

36%企業未復工,疫情倒逼企業數字化升級

36%企業未復工,疫情倒逼企業數字化升級

不僅是企業自發重視數字化技術,整個國家災後建設方向也聚焦在科技上面。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

新基建包含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

新冠肺炎的蔓延加劇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越發凸顯。作為政府託底經濟的常用手段,基建發力的緊迫性也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隨著新興科技和產業升級的持續推進,以及居民消費需求向線上傾斜,5G、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行業迎來了絕佳的發展窗口期,“新基建”進程的推進也就水到渠成。

企業層面,數字化時代,快速、無處不在的科技創新,讓市場變化飛快,我們遲早會戰勝新冠肺炎,但企業的常態是,將面臨無處不在的挑戰、及更為快速的競爭。這將在無形中驅動著企業加強自身的數字化轉型。

企業生存狀況是社會經濟活動的晴雨表,數字化能力建設將不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或奢侈品,應成為企業肌肉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 | 《財經》記者 周源

-end-

歡迎關注 ,每天分享餐飲創新案例、工具、方法,諮詢專家給你的企業運營把關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