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長度單位誰聽說過?誰用過?誰知道是多長?

別的地方我不瞭解,不敢亂講。但出生在蘇魯交界一帶,年齡在四五十歲往上的人,也許記得在日常生活中,會用到兩種長度單位。

當然,大多數人可能會說這兩個字,也明白其中之意,但你讓他寫出來,恐怕十個人中倒有九個是寫不出來的。

我敢打賭,即便把這兩個字拿到大學中文系去,讓大學生們辨識,在不讓藉助外力的情況下,也會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識不得!

咱也不囉嗦了,直接上字。

這兩種長度單位誰聽說過?誰用過?誰知道是多長?

第一個字:拃。

這個字怎麼念呢?用拼音拼是zha,三聲。

這個字有兩種意思:1.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來量長度。 2.表示張開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間的距離。

以我的經驗,每次我來量長度時,用的是大拇指和中指而不是小指。也許有的人是用拇指和小指的!但不管用什麼,這個字的意思是表示一個長度,這點沒有爭議。

不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拃”,每個人的“拃”是不同的,因為你的身體條件不一樣,你的手也不同,於是你這個“拃”也必然不同。

這兩種長度單位誰聽說過?誰用過?誰知道是多長?

所以“拃”是一個長度,但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

“拃”只對應於每個使用人!橫向間無可比性!


這兩種長度單位誰聽說過?誰用過?誰知道是多長?

第二個字:庹。

這個字怎麼念?用拼音拼是:tuo,三聲。

這個字也有兩種意思:1.成人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之間的距離,約合5尺。2.張開兩臂,用兩個中指尖之間的距離為單位去丈量長度。

另外這個庹字,還有人以之為姓氏,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還沒見到過誰姓“庹”的!

這個“庹”字其實也是一個約略的長度單位,也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庹”!

你看這兩個字,作計量長度單位吧,也還是個漠糊數據。一看就是從原始社會傳下來的!那時節沒有測量工具,人們也不可能每天拖著根棍子吧,只好用自己身體的特定部位間的距離去丈量長度,之後你也用,我也用,時間久了,便成為人群通用的單位。我猜想原始人們的身體條件,在物質不豐富之前,應該差不多。物質豐富後,有人勞動有人不勞動,個體差異了逐漸加大,於是每個人的“拃”及“庹”的長度變化大,也就不好用了!

到近玩代,丈量工具的出現,尤其是西方先進精準的計量技術的發展,統一了度量衡,誰還會用自身的“拃”和“庹”呢?大概也只有在記憶深處偶爾會翻轉出這兩個字的影子了!

我覺得在此記錄下這兩個字,是很有意義的!人類不能忘記來時的每一個足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