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我當記者時,有幸和一個很崇拜的前輩共事。


他寫的東西,常被我拿來做業內標杆,就連紙媒稍顯沒落的那幾年,他也總能寫出傳播甚廣的深刻文章。


但有次和他吃飯,幾杯酒下肚,他對我說,覺得自己很“失敗”


從讀書起,他就是個認真的人。


課間做廣播體操,一操場的人都在“差不多式”地伸伸手、彎彎腰,只有他“走心式”地在做標準動作。


他想,既然都花了時間,何不做得好一點,也達到了鍛鍊身體的效果。


可所有人都笑他是個“傻子”。


每天的課間操,成了全校同學觀摩他這個“奇葩”表演的時間。


畢業進了報社,工作算是清閒。


只要能按量完成任務,根本用不著996,每天都能準時下班。


唯獨他,回回都是真刀真槍地下基層、搞採訪,整理材料到半夜,第二天又抱著一堆稿子跟領導做報告。


久了,同事都排擠他,領導也煩他:“有些事走走過場就行了,犯得著那麼認真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裝樣子的人多了,認真變成了一件見不得人的事。


室友整天打遊戲,你泡圖書館,結果被孤立;


同事扎堆聊天打諢,你埋頭苦幹認真做事,結果被排擠;


朋友聚會聊的全是家長裡短娛樂八卦,你想說點深刻話題,結果被冷場。


沒有人願意活成一座孤島,於是,我們乾脆活成了一個“差不多”的人,說著差不多的對白:


“工作報告,做得差不多就行了,反正領導也不會看那麼仔細。”


“銷售利潤?大概是10%吧,差不多算算,不用那麼精確。”


“咱們今天就幹到這吧,差不多就ok,別太追求完美。”


“認真你就輸了”,成了所有人堂而皇之的藉口。


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我看了一部由大鵬、柳巖主演的電影,《大贏家》


在這裡,我找到了關於“認真”的最好答案。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大贏家》裡的主角,是大鵬飾演的嚴謹。


人如其名,他確是一個認真嚴謹的代名詞。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當過兵的他,在一家銀行工作。


職位雖不高,但他萬事都要做到一絲不苟。


走在路上,看見礦泉水瓶要隨手撿起來;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銀行大堂保安的帽子歪了,他要上前去扶扶正;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領導都說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貸款項目,他偏要按流程辦事,哪怕被罵得狗血淋頭,獎金也泡了湯。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這樣的人,在職場最不受待見。


但嚴謹堅信,凡事認真一點,總沒有錯。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一天,嚴謹所在的銀行和市公安局,聯合開展了一次應對突發事件的模擬演習。


嚴謹被抽中扮演搶劫銀行的“劫匪”。


所謂演習,不過是一場“秀”,所有人都準備“高興”地走個過場。


警察很高興,說“5分鐘解決戰鬥”。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銀行行長很高興,隨隨便便能上個熱搜。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職員很高興,早點結束可以放半天假。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就連採訪記者也很高興,照著通稿念念臺本,隨便拍幾個鏡頭就行。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也是,一場演習罷了,一年不知道搞個多少回,翻來覆去都是“警察制服歹徒”的套路。


全員配合演出就行了,走走過場,早點下班。


可嚴謹不高興。


這可是檢驗銀行安全的重要方式,怎麼能不認真對待?


於是,他全情投入扮演起“劫匪”來,甚至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增強體力。


嚴謹算了一筆賬:


百元鈔票一張1.5克,10萬就是兩斤半,一百萬就是23斤。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萬一多搶個幾百萬,有命搶沒力氣帶走可不行。


他便突擊增強身體素質,拖著幾十斤的箱子負重訓練。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第二步:統籌佈局。


每天在銀行門口蹲點,記錄運鈔車來去的時間。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大到周圍警車巡邏的規律,小到銀行門口監控探頭的位置,事無鉅細,一一記錄。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他太過認真入戲了,以至於被熱心群眾舉報,告到派出所。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第三步,敲定細節。


銀行安全系統嚴密,人員又多,怎麼控制人質,拿什麼威脅櫃員,有沒有備用的逃跑路線,這些都要做模型,做周全的安排。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這研究的勁頭,比真劫匪還認真幾倍。


但他的認真,在實際演習開始後,換來的卻是群嘲和辱罵。


警察勸他:只是一場演習,有必要搞得這麼認真嗎?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同事罵他:還真把自己當劫匪了,差不多做做樣子不就行了嗎?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行長也打電話質問:“這都幾點了,你就不能給警察留點面子嗎?”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所有人都習慣了形式大於內容的各種活動、會議,知道那不過又是一次演戲。


這些“聰明”人從不說破,心照不宣地配合組織者儘快完成。


可只有嚴謹這麼一個“笨”人,維護規則,認真執行,像個異端。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誰都沒想到,眾人眼中“有病”一樣的嚴謹,竟因為認真演習,真的找到了銀行安全系統的漏洞。


他用口香糖粘住攝像頭;


要求每個人質都交出手機;


交換人質時,一個孕婦等於兩個人......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一個個成了他“負隅反抗”的關鍵。


最後,“成功”打敗6名警察,控制8名人質。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為了對付他,特警也出動了,狙擊手也安排上了。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原定半小時的演習,拖到了晚上。


那些起初嘲笑嚴謹“死腦筋”的人,接連被他折服。


以為“5分鐘就能搞定收工”的警察,輸得心服口服;


只想拍領導馬屁、做做表面功夫的銀行行長,被“一槍爆頭”;


原本嫌嚴謹多事的同事們,看他的眼神裡都多了一分尊重。


就連公安局局長都誇讚他:“認真工作的人,就是大贏家。”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你看,認真的人還是贏了。


我想起曾經網上流傳的一張圖。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若是把每件事看作是1,1.01就是在完成1的基礎上再認真一點點,0.99則是在接近1的時候選擇敷衍一絲絲。


乍一看,1.01和0.99差不多,只差了0.02而已。


可365天之後,認真的人有了質的飛躍,敷衍的人渺小到根本看不見。


在這個投機取巧、人人走過場的時代,為什麼我們還需要認真這個稀缺品質?


這就是我從《大贏家》中讀懂的答案:


我們都是平凡之輩,拼勁全力,過著普通的一生。


但只要一直認真下去,不管有多少人曾經嘲笑過你的認真、你的無趣,終有一天,他們會對你的認真望塵莫及。


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這樣被拉開的。


柳巖大鵬假戲真做,“搶銀行”的背後,我看出了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灌籃高手》裡,櫻木花道說過一句話:


“別逼我認真,因為一旦我認真了,你就輸了。”



這個行業池子滿,蛋糕有限,誰都想加進來快速分一杯羹。


所以很多人勸我:“王耳朵,你看那些營銷號光靠轉載別人的文章,不也賺得盆滿缽滿,你每天認真看書、看新聞、寫原創幹嘛呢?”


是,這世界“聰明人”越來越多,捷徑越來越好走。


但我始終認定,越是認真稀缺的年代,越要穿山越嶺,涉險過河,一步一個腳印,才可能把別人甩在身後。


褚時健80歲為種橘子翻爛幾十本科普書籍,成了行業專家;


黃渤為拍攝一個角色跑爛37雙鞋子,成了百億影帝;


OPPO總裁陳明永為了研發手機,乾脆自己建工廠,折騰到滿意為止;


喬布斯為了一個PPT演講,能模擬個上百遍......


當這個社會變得浮躁,認真的“笨人”反而都贏了。


而那些習慣於走個過場的人呢?


複習考試,裝模作樣看看書,結果進考場2分鐘大腦一片空白;


立志減肥,只是去健身房拍照打卡,錢花出去了,一斤體重都沒掉;


團隊項目,不是自己負責就偷懶打遊戲,年終獎只有別人的三分之一......


沒有哪種讓人羨慕的生活,是靠“差不多”的努力湊合出來的。


請認真對待生活中的每一道考題吧。


“只是個形式”“差不多行了”“認真你就輸了”......當這些聲音如潮水包圍著你,誘惑你敷衍了事。


屈服於它,只能得到一個凡事湊合、馬馬虎虎的人生。


可當某一天,曾經不如你的人認真起來,奮起直追超過了你,你根本無法責怪他人的成功,只能憤恨於自己的不認真。


當這個社會變得虛偽,坦誠你就輸了嗎?

當這個社會變得邪惡,善良你就輸了嗎?

當這個社會變得浮躁,認真你就輸了嗎?


這個答案,其實就藏在電影《大贏家》最後,嚴謹的獨白裡:


我所經歷的事情,現實裡有很多人都在經歷著。


被家人冷落,被領導誤會,被同事排擠,感覺自己與整個社會都格格不入。無論自己怎樣努力,生活都不會有起色。


於是我開始不滿、抱怨,想要不勞而獲。


希望現在的我,能夠成為你們的前車之鑑。


努力如果沒有結果,那麼就請再努力一點。


我在西瓜視頻上看完《大贏家》之後,頗有感觸,於是寫下這篇文章,想要告訴你們:


認真有可能會輸,但一直認真的人,才是最後的“大贏家”。


再溫馨提示下: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鮮時光TV這些平臺,都可以免費觀看《大贏家》。


希望你們看過之後,也能有所啟發:


既然人生只有一次,請一定認真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