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產油低成本超“想象”,石油之“戰”未必會敗

近期以來,資本海嘯突襲全球資本市場。市場對疫情衝擊經濟的預判、各國股市長年積累的風險釋放、人們對將來的未知恐慌等等客觀因素是資產暴跌主要原因,但在其中,石油價格戰成為人為“助推”資產暴跌的重要因素。

美國、沙特、俄羅斯是這場石油價格戰的主角。值得注意的是,三分天下佔其一的俄羅斯,不僅擁有龐大的石油儲備,售出的石油也可以與沙特相提並論,但是即便這樣也沒讓俄羅斯成為富足、發達的國家。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俄羅斯與石油的故事。


俄羅斯產油低成本超“想象”,石油之“戰”未必會敗


謎一樣的俄羅斯石油儲備

由於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地盤”十分廣闊,在這片未全面勘測、全面開放的土地上,誰也說不清蘊含的石油究竟能有多少,因此俄羅斯石油儲備的具體數字現在依然是個謎。

我們只能從一些資料中看出些端倪。

俄羅斯自然資源部長科比爾金(Dmitry Kobylkin)19年曾表示,俄羅斯北極地區的石油儲量達73億噸,凝析油儲量達27億噸,天然氣儲量約為55萬億立方米。而亞馬洛-涅涅茨自治區潛力最大,約佔北極地區初始總資源的43.5%。

有報告指出,該地區約41%的油氣資源位於北極大陸架。

科比爾金表示:“北極地區應被視為國家的戰略儲備地。對北極地區的開發會是一個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前的項目。這一切都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福利。北極大陸架應被視為俄羅斯礦產資源基地開發和油氣生產的戰略儲備地。”

據悉,截至2019年10月,俄羅斯大陸架共有140個許可項目在運營。根據相關法律,只有在大陸架上擁有至少5年工作經驗的國有控股公司(其中國家至少擁有50%的股權)才能申請開發俄羅斯北極大陸架。自2016年以來,離岸油田的新許可證已暫停發放,現在只有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俄羅斯石油公司被允許在該地區開發。

俄羅斯副總理兼俄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尤里•特魯特涅夫(Yuri Trutnev)早些時候預計,北極大陸架液態碳氫化合物儲量達170億噸,天然氣儲量達85萬億立方米。同時,他強調,對北極地區特別是對北極大陸架的地質勘探程度還很低。

戰鬥民族的“面子”

俄羅斯產油低成本超“想象”,石油之“戰”未必會敗


俄羅斯石油收入可以說是國家絕對收入,佔據外貿80%的份額。如果石油價格長期低迷,那麼對俄羅斯影響巨大;如果石油價格低於成本價,俄羅斯經濟會由此崩潰。

然而,倔強好面子的俄羅斯人為了反擊沙特,不顧降價受損,3月18日向歐洲西北部供應的烏拉爾石油價格,已經降到了每桶18.64美元。而在此之前,沙特為了精準打擊俄羅斯,向東北歐部分煉油廠出口的原油價格,低至10.25美元一桶,以上兩種價格其實都已經跌破了俄羅斯的成本價。

俄羅斯確實還留了一手,或許這就是戰鬥民族強勢的原因。

其實按照絕對成本計算,俄羅斯石油開採成本最低,俄羅斯石油稅收成本佔到了85%。加上稅收,綜合計算,俄羅斯的石油開採成本要遠遠高於沙特。石油稅收是俄羅斯諸多政策和外交的保證,俄羅斯海外戰場,每花一塊錢,其中有八角來自石油稅收。如果把稅收部分減去的話,成本之低可想而知。

現在,俄羅斯寧願同歸於盡,也不願意便宜對手。大打石油價格戰,給了美國、沙特一記重拳。隨著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擴散,世界石油市場也遭受了很大的波及。石油的價格創下歷史新低,甚至達到了每桶30美元的歷史超低價。而這足以讓美國頁岩油企業和沙特破產。

從現在情況看,俄羅斯顯然並不準備妥協。比起俄羅斯可以承受更低的油價,美國和沙特反而開始慌了。美國更是想通過會議談判,來說服俄羅斯接受制裁,配合美國和沙特減產石油。然而,硬核的俄羅斯也立刻放出狠話,宣稱:即便降到每桶25美元,也完全無所畏懼。可以說,這正是俄羅斯希望看到的。

目前,俄羅斯對內穩定秩序,對外軍事輸出,都需要石油價格堅挺來支撐。如果石油價格降至5美元一桶,俄羅斯國家機器會全部崩盤。即便一直持續在40美元一桶以下,俄羅斯也吃不消。當然,石油戰持續,沙特和美國也消耗非常大,現在疫情嚴重,美國內部也充滿了變數,最先熬不住的,也可能是美國。

普京大秘書佩斯科夫聲稱,俄羅斯有充足的外匯儲備,並不怕和沙特打價格戰。可以看出,美國,沙特,俄羅斯三個國家,都在為將來的價格戰做充分準備。

石油為何沒讓俄羅斯成“富豪”

俄羅斯產油低成本超“想象”,石油之“戰”未必會敗


談到“富豪”國家,人們都會想到中東石油富國,這些國家每年賣石油都足夠讓百姓富裕發達的。

在世界範圍內,很多國家,因為靠著資源的豐富,成為發達國家。如挪威,靠賣石油天然氣,國家非常發達,還有盧森堡,靠賣鐵礦資源,也成為最發達國家之一……

但是對於有些國家來說,雖然資源很值錢,但是錢都很難體現在百姓收入和國家發達上面。俄羅斯就是其中一員,每年石油收益多達萬億,但是卻無法成為一個發達國家。

俄羅斯可以說那是資源價值最多,國家發展最具潛力的國家了。不說其他資源,俄羅斯光是石油資源的出賣,現在每天的量多達1000萬桶,一個月保守都是3億桶,一年起碼是36億桶。

如果分給百姓,那麼俄羅斯立刻就是富得流油。但是到現在俄羅斯為何不但沒有發達,反而還是很窮呢?這個錢都到哪裡去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

1、填窟窿

在蘇聯解體的時候,蘇聯那是因為債務給壓垮的才解體的,而在蘇聯解體分家的時候,俄羅斯那是繼承了最大的權力,包括核武器和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但是也自然繼承了蘇聯的全部債務。

而解體後,俄羅斯又歷經長達10年的國內混亂,車臣戰爭,休克療法等,又是欠了一屁股債,整個窟窿非常大。所以俄羅斯的錢還要去填補窟窿,在1998年5、6月的時候,俄羅斯內債和外債餘額已經高達2000億美元,這在當時就是天文數字。而到2017年,俄羅斯在蘇聯時期欠的債務才還完,所以石油收益要用來還債。

2、軍事的花銷

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強國,擁有世界第二的軍事力量,以及龐大的核武庫。所以光是軍事維護的成本就是十分巨大,而且每年還需要採購新的裝備,還需要進行武器的研製。更加花錢的是,俄羅斯的對外戰爭,如格魯吉亞戰爭,烏克蘭戰爭,敘利亞戰爭等,都需要大量花錢。

而光是敘利亞戰爭,俄羅斯就花掉了50多億美元,這個錢那是十分的龐大的。所以在極端的軍事花銷下,石油收益大部分用在了這裡,而且為了提升俄羅斯的實力,俄羅斯還不得不加大在軍事上的花費,以維持軍力。

3、長期的制裁

蘇聯解體後,西方繼續圍堵俄羅斯,而且因為烏克蘭戰爭,所以對俄羅斯還加大了制裁。而在制裁之下,俄羅斯工業和經濟下滑一度達到40%,所以損失巨大。因此,俄羅斯即使石油收益很大,但是因為經濟的倒退,整個工業不但不能發展,反而越來越不行。

所以即使有那麼多錢,也用不到經濟發展,用不到百姓身上,而石油收益絕大部分用來還債,用於軍事,用於填經濟窟窿了。俄羅斯那麼龐大的石油收益能用在經濟發展的很少,所以跟伊朗一樣,很難發達,很難有錢,所以只能是受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